立立電子命運塵埃落定,投資者惋惜之余,也終于盼到了自己的打新股理財產品結清本息的日子。
產品
受累“立立電子”延期清算
2007年年末,家住皇姑區的韓女士,在銀行購買了一款打新股理財產品,去年12月到期后,卻被告知產品本息不能全部清算,原因是該款產品參與了新股“立立電子”的申購中簽,而“立立電子”卻不能按時上市。韓女士告訴記者:“我一共買了21萬的理財產品,到期后按照預期收益得到了7000多元的利息和大部分本金,銀行表示,等到立立電子上市后,才能把所差的本金全部返還。”
此外,還有多家銀行打新產品因“立立電子”,而發布了產品被迫延期結算的公告。
原因
資產形成有瑕疵導致被撤發
4月3日,證監會否決了立立電子的上市申請,立立電子也由此成為中國證券史上第一例“募集資金到位,但IPO最終被否”的公司。究其原因,記者了解到證監會負責人有過此種說法:“立立電子相關資產的形成有瑕疵,這個瑕疵的存在可能導致重大權屬不確定性。”
“萬分之一的中簽率,2600萬股的‘迷你’盤,如果能夠順利上市,這將是筆不菲的‘打新’收益。”得知立立電子不能順利上市,韓女士惋惜的同時,也為監管的進步而高興。
收益
客戶收益率有望高于原預計
隨著立立電子命運的塵埃落定,多個中簽的銀行打新股理財產品也終于可以完成最后的清算。昨日,記者致電銀行理財經理劉先生,他表示,目前所差本金還沒有打入投資者賬戶,銀行會關注此事進展,如果資金到賬會即時通知。按照中簽比例,預計投資一萬元還差投資者7元。
另一家銀行負責人表示,該行對申購的立立電子采取了成本估值法,即在立立電子申購本金退回后,產品1.038的凈值收益已經實現,客戶收益率不受影響。
考驗
銀行理財產品合同有待完善
“立立電子事件太特殊了,不少銀行打新產品的合同里都沒有相對應的條款,這是否是銀行的一種漏洞呢?”投資者韓女士這樣質疑。銀行理財師表示,涉及立立電子的銀行理財產品對投資者來說的確損失了一些機會成本。因此,銀行在設計打新產品以及相關合同條款時,應更加嚴謹。運作打新股產品,對金融機構的能力也是考驗。
據了解,除了銀行理財產品,涉及立立電子的還有多家公募基金。一月至今,股市大盤漲了不少,所以被套基金收益可能因此受到的影響更大。
本報記者 呂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