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閆蓓 北京報道
消費者維權日“3·15”前后,情急之下,外資銀行加派了“防舉報”密探。
外資行衍生出這一不尋常的密探,與其不斷落敗的理財產品密切相關。金融海嘯下,據普益財富統計,現有運行的337款中,外資行291款QDII產品凈值不斷創新凈值最低紀錄。截至3月13日,來自外資銀行約有142款QDII理財產品虧損超過50%,幾乎占納入統計的QDII總量的一半。
面對可能引發的大面積投訴和訴訟,外資行理財產品在銷售與維護環節的問題暴露殆盡,一系列銀行理財產品丑聞正在輿論的推動下演化成一場公共事件。據記者了解,銀監會今年會有更新的整治行動。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相關人士透露,監管當局正在醞釀對理財產品重新實施市場準入方面的措施。銀監會在收集外資行理財產品發售以及投訴數據,將考慮對造成投資者損失嚴重的銀行進行理財業務的限制調整。
半數QDII產品腰斬
根據普益財富統計,截至2009年3月13日,正在運行的337款QDII理財產品中,實現正收益的QDII理財產品僅有14款,這意味僅有占比5%的理財產品處在微弱盈利水平,其它產品尚在盈利線上掙扎。
統計顯示,外資銀行QDII理財產品表現較國內銀行產品更為糟糕。納入統計的291款QDII理財產品中,實現正收益的有9款,其余282款均跌破凈值。綜合虧損表,虧損超過50%的有142款,占比接近50%,其中虧損介于50%-60%的有51款,介于60%-70%的有85款,虧損超過70%的有6款。
位居最大虧損表上的前五名全部集中于匯豐銀行產品,他們分別是:貝萊德美林世界礦業基金掛鉤(IPFD1045)虧損幅度達到-70.34%;匯豐中國股票基金掛鉤(IPFD1021) ,虧損幅度達到-69.18%;貝萊德美林世界礦業基金掛鉤(IPFD1065),虧損幅度達到-69.09%;貝萊德美林世界礦業基金掛鉤(IPFD1055),虧損幅度達到-68.47%;貝萊德美林世界礦業基金掛鉤(IPFD0031)虧損幅度達到-68.29%。
危機不是一天釀成的,一位“防舉報”密探坦陳,作為投資經理,在一款產品虧損了10%的時候,就應該明確通知投資者,是否要求贖回了。“我們總是期望下個月會發生市場逆轉,而有好的收益,但遺憾的是,下個月的情況往往更糟,糟到更無法向我們的客戶告知真實投資情況。”回顧了去年整年的心緒,該人士稱,也有一些做事情利落的投資經理,他們會保持與客戶的聯系,但是這種聯系就好像是拿著刀,不定時往客戶身上扎一刀。
該密探向記者傳授安撫秘訣:“大部分成功勸服的投資者是接受了外資行投資經理顯得落魄、有點謙卑和謹慎的歉意態度。客戶被告知:當所有壞消息落地后,市場正在轉好。如果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可望減少損失。”
“年中的時候,外資行大約有近百款產品要到期,這些產品都經歷了2007年到2008年市場的最壞時候。”上述密探認為,接下來的日子對外資行來說將會非常痛苦,其工作難度也將更具挑戰性。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按照到期時間推算,認為,從近期來看,次債危機的影響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世界經濟已經進入下行區間,使得QDII產品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獲利,銀行和投資者都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未來的世界經濟周期的反轉。他說,從歷史經驗來看,這一反轉所需要的時間基本是1至3年。
同樣密切關注的是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據該部門相關人士透露,銀監會在收集外資行理財產品發售情況以及投訴數據,還在等待合適時機采取進一步行動,維護投資者利益。監管當局正在醞釀對理財產品發售銀行按照好壞銀行分類,并將重新實施市場準入方面的措施。該人稱,目前銀監會還沒有制定劃分好壞理財銀行的標準。作為主管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部門,該部門去年4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賣者有責”。
“漲跌無懼”,在乎顏面
對于理財產品到期的收益處理,“防舉報”密探回答記者有兩種結果:其一是如果投資產品為保本型或者收益保證型,則履行簽署的投資協議,支付到帳本金;倘若是不保本型產品,客戶往往難以接受銀行到期日的收益。此時,銀行會和客戶商量解決方案,通常的做法是轉存該銀行其他保本型理財產品,核心宗旨就是留住客戶,延長產品投資期。“為了更容易讓客戶接受,銀行會對老客戶降低投資門檻,多數客戶都接受了這種安排。”該密探向記者詳細分享經驗。
“無論上述哪種解決方式,對于銀行來說,損失都不大,銀行最擔心的就是名譽受損,我們工作的難點就是安撫有組織性的投資者,單個的投資者是最容易被安撫的。”該密探還向記者揭開了銀行理財“漲跌無懼”的秘密:“其實銀行理財產品是利用其利息做期權投資,由做產品設計的投行進行投資。這一過程中,銀行的職能在性質上,更類似于理財中介或者銷售終端,投行往往不會按照產品設計方案進行投資,只是在與投資者結算的時候按照產品收益結算罷了。”
具體來看,郭田勇認為,銀行采取這種方式的目的,本意是依托對方豐富的管理經驗、成熟的團隊以及過往業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預期收益。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這些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境外股票基金,突破了股票投資不超過50%的上限,使得其投資策略變得比較激進。在今年海外市場風雨飄搖的大背景下,其慘淡的表現也使得投資者大失所望。更重要的問題是,這種方式讓很多銀行成為海外基金的銷售終端。導致銀行在投資決策上喪失主動性,也無法培養和積累相應的海外投資素養。
眾所周知,銀行自設研究部,為什么外資行偏愛投行產品,而不依靠自身研究部研發產品呢?一位花旗銀行投資高管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銀行采納投行產品,出售給投資者,其產品分成比例,可高達千分之五。他給出了一個生動比喻:投行產品部設計出眾多產品,提供給銀行就好像是一個產品超市,銀行研究部或者產品開發部就像到超市購物的消費者,有些銀行還會收取管理費,則實現了兩頭賺錢。
渣打銀行投資總監梁大偉在采訪中告訴記者:“盡管沒有具體數據統計,我能感覺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從房市和股市退出來,回歸銀行理財。較之景氣好的時候,景氣差的時候,客戶更容易記住你。”
遺憾的是,當投資者現在向外資行投資經理詢問他們的熱點新投資產品時,他們會顯得有點尷尬:他們似乎沒有什么新產品。他們給的建議常常集中于綜合性保守配置。外資行幾乎雷同的對市場表示無奈:“市場將會繼續動蕩,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我們需要關注那些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客戶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將隨時為他們服務。”
“我們現在反倒建議客戶轉投國內A股市場,幾乎完全停止了花旗客戶海外投資建議。”花旗銀行私人銀行部一位副總裁這樣告訴記者。相比郭田勇的投資恢復時間表,海外投資經驗豐富的外資行陷入“不確定”的投資猶豫。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