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的黃金牛市使投資者眼紅。昨天,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各品種再度全線上漲,國際金價則挑戰(zhàn)1000美元/盎司大關。在這輪黃金熱潮中,個別銀行開始動手"做文章"。
東亞銀行保本理財激進先行
昨天,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推出一款專供該行私人銀行客戶的保本理財產品。這款結構型產品掛鉤國際黃金基金,只要在9個月內掛鉤基金的漲幅不超過20%,投資者就可以分享該基金漲幅的0.8倍。如果掛鉤基金的漲幅超過20%,投資者到期則可以獲得相當于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如果掛鉤基金下跌,則投資者的最低收益是活期存款利息。
這是今年以來國內銀行推出的第一款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東亞銀行該產品的合作方是美國高盛集團。高盛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有3個因素支撐黃金牛市:首先,全球經濟衰退,投資者擔憂貨幣貶值和歐美國家債務違約,選擇黃金作為資金"避風港";其次,經濟衰退雖然壓縮了消費者對黃金飾品的需求,但也使黃金的投資需求大幅上揚,從而支持對黃金的整體需求;最后,面對當前動蕩的金融市場,全球富豪們在配置資產時紛紛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以降低整體風險。
中資行慎對掛鉤產品
對于掛鉤黃金和石油的結構型理財產品,中資銀行持保守態(tài)度。去年,中外資銀行的結構型理財產品頻頻曝出"負收益",尤其是個別金融機構踩中了雷曼兄弟破產的"地雷",至今仍使銀行心有余悸。光大銀行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張旭陽指出,現(xiàn)實的因素是國際金融市場尚未恢復平靜,而結構型產品需要和境外金融機構做衍生工具交易。鑒于境外金融機構接連倒閉或被重組,中資銀行仍然在等待時機。
張旭陽指出,中資銀行不會放棄結構型產品,保本或部分保本的結構型產品是不錯的投資工具。理想的產品設計思路是"進可攻、退可守":大部分本金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證券,以保證本金安全和最低收益,剩余小部分本金投資于衍生工具,用于博取相對高的收益。
T+D業(yè)務重啟
盡管暫未推出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但中資銀行黃金業(yè)務的拓展并未停步。興業(yè)銀行定于本周和上海金交所聯(lián)合發(fā)布個人黃金現(xiàn)貨延遲交收業(yè)務(T+D業(yè)務),實現(xiàn)個人投資者通過保證金交易的方式以小博大,并實現(xiàn)"做多"和"做空"的雙向交易。
去年8月份張衛(wèi)星的公司炒金爆倉事件曝光后,國家監(jiān)管部門立即叫停個人黃金T+D業(yè)務,禁止上海金交所會員向個人開辦該業(yè)務,直至本次興業(yè)銀行重啟。目前,多家銀行正在積極爭取開辦該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