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上周,理財市場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華夏銀行員工私售理財產品事件,該事件因為一款高達1.19億元的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投資者大鬧銀行維權而東窗事發。這給理財市場再次敲響警鐘,投資者如何規避風險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億元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
12月3日,因為一款高達1.19億元的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多名投資者聚集在上海的華夏銀行大廈門前進行抗議。據報道,這些客戶通過銀行購買的宣稱收益率高達11%的投資產品在到期后不僅沒有獲利,上億元的投資反而血本無歸。
據投資者介紹,他們是在華夏銀行嘉定支行理財經理的推薦下,在嘉定支行辦公場所購買了名為“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計劃”的系列理財產品,產品承諾收益率在11%至13%之間。中鼎系列產品共4期,由通商國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募集,募集期從2011年末開始,歷時半年。今年11月26日,中鼎系列第一期產品到期,投資者的本金全未拿到,目前中鼎系列4期產品全部無法按期兌付。交涉無果,數十名投資者及其親屬到華夏銀行嘉定支行及上海分行抗議。
華夏銀行給出的解釋是,這些產品不是華夏銀行自有產品,也非華夏銀行的代銷產品,而是由嘉定支行前理財經理私人銷售,相關理財經理正被公安機關調查。
目前,華夏銀行與投資者溝通未果的核心在于投資者要求100%賠付本金。可以參照的是,備受關注的雷曼迷你債在香港法院認定銀行銷售誤導的情況下,投資者最終獲判80%-90%的賠償。
這一事件中如此巨額的資金虧損,讓很多投資者震撼。陸續出現的理財產品虧損,也讓投資者把更多目光轉移到如何規避風險。
看合同辨別是否私售
目前華夏銀行員工私售事件還有很多細節不明晰。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華夏銀行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導致了不規范售賣理財產品的情況出現。業內人士介紹,這種情況其他一些銀行也有,理財經理憑借掌握的客戶資源,來私自銷售理財產品,從中賺取外快。如果達到相應的收益率,各方自得其所不會捅破,但像華夏銀行這次事件由于虧損嚴重從而使問題浮出水面。
據了解,根據規定,銀行理財經理只能代銷與銀行簽訂了合作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發行的產品,銀行的專業團隊將對產品的投資渠道、投資風險等進行評估,選擇一些優勢的產品給客戶。
那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如何判斷理財經理是否私賣產品呢?銀行理財經理介紹,最簡單的方式是看銷售合同,有沒有“某某銀行”或者“某某銀行代銷”的字樣。另外,還可以在同一銀行的不同網點問問是否有同一款產品的信息,側面來求證,避免銀行員工做私單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銀行購買的正規渠道代銷的理財產品,一定是在柜臺上完成相關手續,并且銀行會出具相應的業務憑證。
預期收益率不是最終收益率
當前,隨著資本市場日益成熟,市場上的理財產品眼花繚亂,有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基金、信托,股票、債券、外匯、黃金、期貨以及各類衍生產品。華夏銀行這次事件中,不少投資者是沖著11%-13%的高收益去的,但風險與收益并存。理財師介紹,有很多人并未擺正理財觀念,把預期收益率當成最終的收益率,當然,有的理財經理也存在誤導嫌疑,過于強調收益而對于風險強調不夠。
按風險和收益特征給銀行理財產品分類,大致可分為保證收益型產品、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最好選擇保本類投資產品,這類產品相應的收益也會少些。非保證收益類產品的收益潛力較大,風險也較高。
中國工商銀行資深理財師梁華麗介紹,個人投資者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流動性的需求,合理規劃自己的資產。銀行相關的風險承受能力測評有助于認識自己,如果你是保守型且財務實力較弱的人,就選擇一些預期收益比較固定的低風險理財產品。如果你財務實力雄厚、有較高的風險偏好并且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可以購買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追求較高理財收益,如期貨、外匯、文物收藏。如果是平時的日常開支,投資要注重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