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韓復齡:給銀行定性壟斷未必準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6日 11:07  21世紀經濟報道

  史進峰

  高利潤光環下的中國銀行家們終于明白了“物極必反”的道理。4月1日-3日,溫家寶總理在廣西、福建等地考察調研時,公開批評“銀行獲得利潤太容易了”、“少數幾家銀行處于壟斷地位”。而總理點名批評的背后,一場對銀行“壟斷”與“暴利”的指責儼然已成新的流行批判話語。

  這里存在兩個問題,2011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實現稅后凈利潤1.25萬億元,這些都算是壟斷下的暴利么?如果承認壟斷存在,那么此種制度性的壟斷又應當如何破解?

  制度性壟斷

  “溫總理給銀行定性壟斷,我覺得未必準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韓復齡在其微博上的一段點評或許代表了銀行業的心聲——“按現行規定,銀行準入受限,但銀行總體數量不少,比起石油、電網、電信僅幾個運營商競爭激烈得多。”

  不過,如此言論不免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

  按照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和進入壁壘看,中國銀行業很難擺脫壟斷的指責——銀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突破113.3萬億元,其中,工、農、中、建、交等大型商業銀行市場份額高達47.3%,占到了半壁江山;從盈利角度看,2011年我國商業銀行業共實現凈利潤1.04萬億元,同比大增36%;而五大行凈利潤達到6808億元,占到全行業的六成之多。

  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企業融資成本高企,在于“少數幾大家銀行處于壟斷地位,只能到它那兒貸款才貸得來,別的地方很困難。我們現在解決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根本來講,還是要打破壟斷。”

  從準入門檻角度,盡管監管機構曾表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金融機構渠道通暢、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礙。但毫無疑問,銀行業嚴格的政府管制始終存在,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業牢牢地控制在國家的手中。

  從破產機制而言,中國金融業不僅不存在“大而不倒”的問題,即便小如農信社這樣的機構也不能倒閉,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就曾指出,中國要重視的不是美國“大而不能倒”的問題,恰恰是“小而不能倒”的問題。

  另一方面,盡管銀行家們為“利差保護”這一壟斷性紅利一再辯護,但誰都不能否認,中國銀行業高達七八成的利潤來自于“息差”這一鐵的事實。

  “銀行高利潤時代的結束,銀行業內都有共識。”3月30日,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向記者坦言,第一,哪一家銀行都需認識到中國宏觀經濟增長趨于平穩的事實,經濟趨緩是個大概率事件,如此背景下,存貸款增速都會放緩;第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化,銀行業利差逐漸縮小也是一個趨勢,在這兩個趨勢下,銀行業高利潤會緩和一些。

  借用韓復齡的話說,中國銀行厚利主要是因為利率管制、未市場化,出口端貸款對企業實行市場化,入口端儲蓄對儲戶限定低利率。

  降低民資準入門檻

  如何破除銀行業的壟斷,溫家寶總理說中央已經統一了思想,給出的破解之道之一,便是“要打破壟斷。”近期通過的《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便是試水,“溫州的試點,有些成功的,要在全國推廣,有些立即可以在全國進行。”

  溫州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改革方案,對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做了清晰界定——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為村鎮銀行——如此一來,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就成了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主要渠道。

  按照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副部長劉曉勇之前的說法,從法律上講,我國對民間資本沒有明確的限制,沒有歧視性的規定,政策上是鼓勵的。但銀行是一個有特殊規制的行業,監管部門從準入到退出都會進行全程跟蹤。

  不過,在村鎮銀行,這一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重要渠道上,銀監會仍然設立了20%的門檻。即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村鎮銀行主發起人,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目前這一要求并沒有放松的計劃。

  這一規定之下,2008年以來,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想要轉制村鎮銀行也面臨現實的利益障礙,一位小貸公司老總就曾告訴記者,“小額貸款公司好歹是我自己說了算,轉為村鎮銀行后,意味著要把公司的控制權部分轉讓給引入的銀行。”

  當然,監管有監管的考慮。在監管機構眼里,民間資本“入股困難”的主要原因是有入股動機不正當,企圖通過入股、控股銀行機構套取信貸資金;或者自身治理結構不健全、主業不突出、信用狀況不佳、不具備持續出資能力等原因,導致不滿足股東資質要求。

  在社科院金融所劉煜輝(微博)看來,降低準入的機構試驗是可以的,但同時要防止制造新的制度套利的機會。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