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東
千呼萬喚始出來。日前,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免除部分服務收費的通知》出爐,宣告近年來此起彼伏的銀行各項收費終于有了約束性規定。
雖然該通知一經披露,即因大部分項目不太重要或早已免收而被眾多消費者視為“雞肋”,但不可否認的是,此舉為銀行業快速增長、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亮起了紅燈。“給力”與否暫且不論,相關部門正視百姓呼聲,走出限制銀行亂收費的第一步,還是應該獲得更多掌聲的。
統計顯示,在銀行服務方面,排隊時間長、服務窗口少、誤導用戶等傳統問題依舊普遍的情況下,各家銀行紛紛提高服務收費標準、擴大收費項目一直受到市場各方詬病。用戶對銀行服務集體打分偏低,與銀行服務收費的愈演愈烈有著直接的關系。
下至普通百姓,上至專家學者,近年來均不斷呼吁針對銀行亂收費予以限制。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就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今后在服務中還應該在成本可承受的服務項目中,為低收入階層、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免費和低收費服務。銀行商業化運作和社會責任兩方面在零售銀行領域都應該體現,應把二者高度統一起來。
如今,相關部門終于出手了。此次免除的34項收費可謂林林總總。
盡管跨行取款費用等尚未列入其中,但這畢竟是相關部門針對銀行亂收費走出的第一步。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時間推移,在此舉獲得相應的效果和反饋后,不排除相關部門會繼續推進此項工作的可能,屆時那些對普通消費者更為敏感的消費項目也有望調整。而此次文件的發布,充分表明監管層限制日益增長的銀行收費項目的決心。這也將對那些熱心開發收費項目的各家銀行造成壓力,從而抑制新收費項目的不斷推出。
作為服務收費的主體,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關。要知道,避免片面追求業績頻推服務收費項目,充分考慮和提升用戶感受,提升銀行“軟實力”,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