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瑩瑩
多位專家于2日出席新浪金麒麟論壇時表示,當前我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未轉變方向。但是,未來經濟增速一旦趨穩,貨幣政策也應趨于穩健。另外,當前我國經濟需關注三大問題,包括房地產宏觀調控、通貨膨脹和地方債務。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未來制定貨幣政策時,應更多地考慮資產價格的因素,讓證券市場吸納長期沉淀在銀行的流動性。
貨幣政策方向未變
李稻葵表示,當前我國的貨幣政策并未變調。未來一旦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態勢被遏制,那么,政策方向可能會有變化。貨幣政策應從適度寬松轉為穩健,但應符合一些條件,主要的觀察點是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是否已完全穩定下來,且不再出現大規模下滑。他判斷,我國經濟趨穩跡象已愈發明朗。
李稻葵指出,當前我國貨幣存量已成為全球第一,超過十萬億美元,且GDP占比達200%,今年增速為19%。貨幣存量過多,勢必會帶來潛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必須高度關注三種形式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一是資產價格過快上漲,形成資產泡沫;二是大規模金融機構經營狀況下滑,會給經濟帶來沖擊;三是短期內資金倒流,對經濟的影響不堪設想。
李稻葵表示,必須通過改革來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第一,一旦經濟增長穩定,貨幣政策可以從現在的適度寬松轉向穩健甚至謹慎;第二,大力推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讓證券市場吸納長期沉淀在銀行的流動性;第三,推動資金有序外流,逐步推進我國企業對外投資,也包括家庭和機構有序的對國外證券市場的投資,把部分外匯儲備轉變成民間投資。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焦瑾璞認為,我國的貨幣政策從中長期而言,應該是穩健略強的貨幣政策,不僅有利于人民幣和投資貿易“走出去”,還有利于發揮人民幣在國際經濟市場、金融市場,包括一些衍生品市場的作用。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焦瑾璞表示,要完善當前的匯率制度,就要完善人民幣“走出去”戰略,包括貨幣政策改革、外匯改革、匯率改革及支付清算等方面的改革。應進一步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銀行間市場,從而為人民幣、對外貿易、投資便利化奠定基礎。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未來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會加快,關于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的“雙軌制”的設想、國際板等方案都將提上日程。
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表示,必須制定相應的國際化配套政策,使企業在國外投資時得到相應的保障。
李稻葵表示,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本質是誰控制升值主動權。如果未來我國外貿順差GDP占比能降至2%甚至以下,則匯率爭議將逐步消弭。
我國經濟面臨三大問題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今年全年我國CPI能控制在3.5%以內。他指出,當前我國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是食品價格上漲,食品價格占物價上漲總水平的70%。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而且按照宏觀調控的意圖繼續發展。
姚景源表示,未來我國要控制通貨膨脹,需持續在三方面做出較大努力:第一,控制經濟過熱;第二,關注農業,特別是糧食減產;第三,防止貨幣超量發行。
李稻葵認為,當前我國處于溫和的物價上漲的格局,可能持續5年時間。原因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及國際格局變化都趨于同一方向:農業生產成本提高,必然會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全球流動性泛濫,導致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成本上升,導致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將持續一段時間。
姚景源認為,當前我國的房地產調控已見成效,還需進一步加大調控,保持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當前我國公共部門債務按照名義指標只占GDP的20%左右,也沒有還本付息壓力較大的短期外債。我國地方融資平臺負債應在8萬億元左右。當前我國公共部門實際的負債率應在50%上下,低于60%的控制線。當前我國公共債務中有一半以上為地方債,應注重我國債務結構和運行機制問題,關注高風險的地方融資平臺債。
賈康表示,要積極考慮制度建設因素,以更規范的地方公債來置換規范程度不高的隱性負債;在《預算法》的修訂過程中,規定相關的約束條件和合理的地方債發行機制;同時引入更有效的公眾監督和專業性的管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