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銀行 > 銀監會出臺銀信合作業務新規 > 正文
銀監會日前發文規范銀信合作業務要求商業銀行應將表外資產在2011年底前轉入表內,按照150%撥備覆蓋率提計撥備,大型銀行按照11.5%、中小銀行按照10%的資本充足率提計資本,還要求開放式產品要停止新申購,信托產品期限不得低于一年。
中信證券認為,此舉將擠占5000億信貸額度;對此前擔心的銀行將受到巨大壓力,專家表示,此舉對銀行業績總體影響有限。
影響一 將擠占5000億信貸額度
據中信證券測算,融資類理財產品存量規模約達到1.6萬億左右,占銀信合作產品的總規模達到80%。由于目前很多信托公司均已超過30%的監管指標,預示著融資類銀信合作將不能再開展,此類信貸出表的模式將難以再發生。
分析師指出,轉入表內的隱形合作理財產品預計約會擠占5000億信貸額度。中信證券估計,在存量融資類理財產品中,約有三成5000億左右屬于期限不匹配的情況,在理財到期日需轉入表內,將擠占今、明兩年銀行信貸額度。不過,占比不到今年下半年3萬億信貸額度的1/6,且預期轉入表內信貸量將平穩增長,不會產生隱性信貸驟減對市場的嚴重沖擊。
海通證券金融業分析師佘閔華分析認為,銀行放貸賺取利差,表面看叫停銀信理財產品使得銀行的貸款額減少了,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業績。“但實際上,銀監會下發這個通知的初衷并不是為了限制銀行的貸款,而是為了控制銀行的風險,說不定未來貸款又放寬了。”
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銀信理財資產轉入表內,相當于以后就不能做這塊業務了,跟貸款一樣了。“銀信理財產品大多是短期的,2年內都會自動到期。要求今明兩年內入表,應該主要是給出2年的寬限期,怕忽然間收緊銀行一下吃不消。但是實際上兩年后,大部分產品應該都已經到期了”
影響二 一年期內短期產品將消失
不過,用益信托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李旸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對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出表堵上了口子。但是,信托公司還能夠發行集合理財產品用于購買銀行的信貸資產,然后通過銀行的渠道賣給銀行的高端客戶。
“由于是真實的購買,所以涉及的信貸資產并不計入表內。集合理財一般起點較高,只針對高端客戶,以后窮人基本上就買不到信托產品了。”李旸表示。
此外,文件還規定,信托不得發行期限低于一年的信托產品、不得發行開放式信托產品。單一有明確到期日的信貸類理財產品的期限應與信貸資產的剩余期限一致,資產池模式不少于30%理財資金投資于高流動性低風險產品。目前市場中的信托產品多為一年內發好幾期的短期產品,這次規定相當于限制死了信托公司不能發一年內的產品,同時規范了理財產品期限與信貸資產剩余期限不一致時的情況。
影響三 對銀行業績總體影響有限
相比信托公司,本次規定的殺傷力主要集中在銀行身上。“考慮轉回信貸資產管理部分,將按照1%計提組合撥備,與一般貸款投放相同。根據公募發行對銀行聲譽風險的重大影響估計,此部分資產質量應為優良,而市場資金供給減少將提升銀行下半年資產的盈利能力,反而有利于凈息差的提升。”中信證券研究部分析師朱琰表示。
對于中間業務收入,中信證券分析表示,銀信合作理財產品銀行端主要收取通道費,其中包括前端費0.3%~1.5%、托管費用0.1%,以及資產轉讓利差收費,考慮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較小和來源的多元化,規范理財業務對銀行的經營影響十分有限。
廣發證券分析師也認為,由于規定要求在兩年內完成,銀行一般都是在最后期限前才會采取實際行動的。預計短期內對下半年的信貸情況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和沖擊。
■名詞
銀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和信托公司聯合設計推出的理財產品。銀行為了擴大信貸規模,通過信托平臺將存量貸款從表內轉至表外,這是商業銀行規避貸款規模監控的有效途徑。但嚴重沖擊了宏觀調控的成效。
南方日報記者黃倩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