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戰略大轉型(上):向內是否過猛?
徐以升
“有一些我們的客戶,就被中行挖過去了,也有我們這里審批還沒下來或者下不來的項目,也被中行拿走了。”一位國有銀行總行公司信貸部的人士,和筆者提起了他得知的中行今年的國內信貸市場大拓展,令人咋舌。
一個廣為業界熟悉的案例,是中行參與的香港珠海澳門大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376億元,其中中央政府和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資157.3億元,中行作為牽頭行,負責約220億元項目貸款的融資安排和銀團籌組。但由于該項目期限長、單一利率,工行和建行對這個項目都選擇了主動退出。
一筆筆信貸投放,造就了中行今年的信貸行業內最高增幅。中國銀行多年來幾乎從沒做過信貸規模增長第一名的角色。
過去一年,中行實際上執行了一個“向內”的轉型調整戰略。
中行向內轉型的壓力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的2008年即已集中表現出來。這一年,中行凈利潤為643.6億元,同比增長14.4%,利潤規模幾乎只有老大哥工行的一半,工行去年凈利潤1112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35.2%。中行利潤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海外業務的利潤萎縮。
在2008年年報中,行長李禮輝即指出:“2009年仍然是銀行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不確定、不均衡、高風險、低回報’將成為銀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而所謂的“不確定、高風險、低回報”主要即指海外投資業務,而“不均衡”即是指本土業務與海外業務的對比。
“經過戰略分析,我們認為中行在主要業務方面,包括人民幣貸款業務和其他業務,市場占比是偏低的。根據我們制定的戰略發展規劃,未來幾年我們希望可以逐步提高這個市場占比。”今年8月中報發布會上,李禮輝回憶時指出。
在這個背景下,中行向內的轉型計劃正式提出,2009年3月,董事會審議通過了中行制定的新的發展戰略規劃。規劃明確提出,中行要立足本土,將加快國內業務發展,做大做強。董事長肖鋼在此間強調,未來幾年,中行要擴大資產和負債規模,但同時,本外幣資產結構、資產負債結構等都要調整。
這個戰略轉型非危機下的一時之策。中行副行長陳四清強調,在人民幣升值、中國經濟仍將持續高速發展十年的大背景下,至少在2009~2012年,中行將繼續做大規模,做大人民幣業務。
正是在這樣一份戰略規劃的指引下,才有了中行今年的信貸大發展。今年上半年,中行人民幣貸款增加8963億元,增長38.32%,在全部金融機構中的市場份額提高了0.88個百分點。在證券投資方面,中行壓縮外幣證券投資,降幅超過13%,但同時放大本幣債券投資,增幅31.72%。
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人民幣資產占比為73.28%,較上年末提高8.02個百分點;人民幣證券在證券投資中的占比為71.82%,較上年末提高9.2個百分點。中行內外“不均衡”的情勢得到改善。
中行向內的戰略轉型,可以說是被動之下的主動。但這種大幅度結構調整,在半年時間內即取得這么大的效果,還是有過猛之虞。
節前,中國銀行“被發行”央行票據450億元,這是央行對今年來信貸高增長銀行的懲罰性行為。這是監管部門對中行在人民幣信貸上過猛發展的限制性舉措。
市場擔憂的是,與這種信貸大擴張相比,中行的風險管控能力能否匹配。在新增貸款中,中行大部分貸款投向了政府相關項目,包括國有企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地方融資平臺等。而恰恰是這類貸款有巨大的潛在風險。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2009年年中工作會議上,曾援引央行的調研數據表示,據初步統計,全國有3800多家政府融資平臺,2008年初,全國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負債總計約為1.7萬億元,而到了今年5月末,此類政府融資平臺負債已上升到了5.26萬億元,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增加了3.56萬億元,其中85%來源于銀行貸款。
1993年、1994年大規模政府投資最后給銀行體系帶來的壞賬隱憂,目前正懸在中國銀行業上空,而近一年大幅向內轉型、信貸擴張最為迅猛的中國銀行,在這個潛在風險面前則首當其沖。
在危機面前,中行向內戰略轉型是積極的,但顯然現還不是評價這個激烈轉型成敗的時候,市場則擔憂“過猶不及”的情形發生。(作者系本報評論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