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萌
一顆很好的種子,生長在一片肥沃的土壤中,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卻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煩惱。而眼下,國內商業銀行也同樣遭遇著“成長的煩惱”。
2007年,一篇《國有銀行排隊現象嚴重平均等待時間為85分鐘》的文章引起了普遍關注,一時間,媒體上關于商業銀行“店大欺客”的批評不絕于耳。2008年,隨著資本市場的急速下跌,部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虧損,少數銀行員工在銷售理財產品時的不規范行為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2009年初,一些外資銀行出于自身流動性考慮拋售中資銀行股票行為也一度引起了資本市場的猜疑。
商業銀行為何頻現公眾危機?針對商業銀行聲譽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銀監會此時出臺《商業銀行聲譽風險指引》可謂正當其時。
商業銀行作為高風險、高信用金融企業,聲譽管理比業績更重要。一旦遭遇聲譽危機,不僅會直接損害商業銀行的信譽,影響上市銀行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導致銀行品牌價值損失,甚至會危及商業銀行的生存。我國商業銀行聲譽風險管理剛剛起步,缺乏可操作性的實施辦法和細則,在聲譽風險管理上存在不少問題。
中國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商業銀行聲譽風險指引》的發布,將聲譽風險納入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框架,是商業銀行適應新時期市場變化的需要,對于保護消費者權益,樹立誠信銀行,督促商業銀行處理好與媒體和公眾的關系,增強信息批露的透明度,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有著重要作用。
他說,商業銀行與一般企業不同,聲譽決定了客戶的信任度。如果缺乏公眾的信任,商業銀行的運營將困難重重。有的商業銀行在面臨重大問題時,缺乏與公眾的溝通,在公眾質詢面前刻意遮掩,反而會欲蓋彌彰。
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商業銀行聲譽風險指引》有這樣的規定:商業銀行要及時準確地向公眾發布信息,主動接受輿論監督,為正常的新聞采訪活動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
另據記者了解,2006年,銀監會將聲譽風險監管要求和評估方法寫入《銀監會非現場監管指引(試行)》,聲譽風險成為銀監會日常監管的要素之一。而此次以指引形式發布,更是銀監會加強審慎有效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