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2新浪金麒麟論壇于11月20日在北京JW萬豪酒店召開,本次論壇主題是:“新周期中的經濟改革”。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在發言中表示,學習領會十八大的精神,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金融未來10年的發展方向,這就是更加開放的全球化、更高層次的市場化,中國的銀行業面臨巨大的機遇,也面對嚴峻的挑戰。以下是李禮輝發言實錄。
李禮輝:
我想以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建設世界水平的跨國銀行為題,就新格局下中國的商業銀行的發展道路談談我自己的想法。
黨的十八大剛剛結束,十八大報告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按我的領會,這個部署可能是歷史以來最全面的一次,包括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完善盡管監管,推動金融創新,提高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競爭力,維護金融穩定,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提高抵御國際經濟風險能力。
學習領會十八大的精神,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金融未來10年的發展方向,這就是更加開放的全球化、更高層次的市場化,中國的銀行業面臨巨大的機遇,也面對嚴峻的挑戰。
一,市場化加劇商業銀行被脫媒。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金融改革和創新過程中,商業銀行在金融體系中的比重會相對下降。
二,全球化促進商業銀行更給力。
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程度日益加深,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第一大的出口國和第二大的進口國,到去年年末,中國境內企業非金融類的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已經達到3574億美元,是2007年1013億美元的3倍多,今年的頭9個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的結算量累計已經超過了2萬億人民幣,為了適應新的變化,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我國的商業銀行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走出去就必須適應所在國的經營環境,包括明顯的法律差異、潛在的文化鴻溝等等,有的地區還要面臨基礎設施落后、社會治安動蕩等等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必須直接面對全球化的經營風險,國際化的金融監管和差異化的客戶需求。
一是全球化的經營風險,經濟金融全球化必然導致銀行經營風險的全球化,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別風險、合規風險、生意風險等等,遠遠大于本土經營,法律差別、文化差異引起的風險凸現,這對銀行建設全方位、高效能的產品創新能力,建設跨領域、高水平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世界經濟不穩定的因素仍然很多,歐債危機問題難解,美國可能要面對財政懸崖,日本再現經濟衰退的跡象,新興經濟體面對高通[微博]脹的壓力。近些年來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程度不斷地加深,各國間貿易和投資往來頻繁,全球股票、債券、外匯、大宗商品等現貨和衍生品市場的交易規模呈幾何級別地增長,使得各個國家經濟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程度加深,一國經濟和政策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引起國際產業和金融資本的轉移和投機,在全球范圍內導致金融動蕩,甚至造成經濟危機。作為全球經濟的一部分,中國的經濟無法與世界脫鉤,也無法在世界動蕩中免疫,這就要求我國的商業銀行切實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二是國際化的金融監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出臺了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一攬子方案,就是我們常說的巴塞爾三,進一步提高銀行資本監管和流動性監管的標準,強化風險治理結構及全面風險管理的要求,與此同時我國也看到,歐美各個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的法案,加強了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比如反洗錢、交易稅和資格準入等等,上述這些措施,對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和日常經營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顯增加了銀行海外經營的困難和成本。
三是差異化的客戶要求,隨著中國經濟更高程度地融入全球化,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企業個人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對銀行服務全球化、差異化的需求越來越高,這對銀行全球服務和營銷能力,全球管理和支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際一流銀行大多數已經實現了真正意義的跨國經營,與他們相比,我國的商業銀行這幾年的核心財務指標部分實現了趕超,這得益于我國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得益于商業銀行成功的體制、機制、改革,與歐債危機主要沖擊西方銀行,我國銀行國際化程度比較低也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全球經營管理的實際能力方面,我國的銀行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面對市場化、全球化的環境,中國的銀行業要更加清醒、更給力,進一步培育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著力打造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銀行。
第一,深化轉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中小微企業、農業、民生建設等等提供更多、更高效的金融服務,適應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和利率匯率市場化進程,加快經營方式和業務結構的轉型,加強服務模式、渠道和產品的創新,提高差異化競爭能力,提高風險定價能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第二,選擇性全球布局,積極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適應走出去企業的需要,有選擇地進行全球布局,把握擴張的節奏,創新布局的方式,根據銀行戰略和核心能力,遵循商業原則,分別采取設立分行、子行、并購、設代表處、派工作組、在代理行設立中國業務柜臺等等不同的方式,構建全球服務網絡,注意規避經營的風險,注重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創造效益。
第三,建設智慧銀行,順應科技發展潮流,堅持科技引領,實現銀行服務和管理的智能化,努力創造最佳的客戶體驗,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成果,加強銀行業務和產品創新,創新要有市場需求,有經濟規模、有商業利益,創新要有特色突出競爭優勢,創新要有效管理風險,適應監管的要求。
第四,適應全球風險管理的需要,切實提高風險管理的系統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加強一體化、精細化和專業化建設,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和風險數據管理,培育良好的風險文化,形成靈敏、高效的全面風險體系,強化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別風險和聲譽風險等管理。
第五,培育國際化經營管理人才,培育一大批合格的國際化經營人才。
建設世界水平的跨國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責無旁貸,但是我們也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主要是要加強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政策和監管協調,加強激勵和扶持,幫助銀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中國銀行是我國國際化和多樣化程度最高的銀行,今年11月1日,20國集團下屬的金融穩定理事會公布的新一輪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中國銀行再次成為我國乃至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地區中,唯一入選的金融機構,這既是對我們的鼓舞,也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跨國經營銀行集團,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全球金融經濟穩定多做貢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