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涯
可見,監管層要做的不是那么多。關鍵是要盡量將“法外世界”生長出來的合理需求納入合法的框架之內,盡量減少市場上的灰色地帶,降低信息的不對稱性。
2014年有兩個關鍵詞,一個叫“廣場舞大媽”,另外一個叫“互聯網金融”。但凡沒被《小蘋果》唱傻,或者開口不談點“互聯網金融”,江湖上你都不知道要怎么混下去。
其實,細究起來,“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是不嚴格的,到谷歌[微博]上用“Internet Finance”來查找,搜出來的無一例外是關于中國的消息,比如“互聯網金融在中國”,“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中國央行[微博]開始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
民間集資的網絡升級版
對于互聯網金融,也只有中國央行給出了比較官方的定義。央行2014年4月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互聯網金融就是借助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來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功能的新興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網上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非P2P網絡小額貸款、眾籌融資、金融機構的網絡創新平臺和基于網絡的基金銷售等形式。
細想起來,這些金融產品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早有發展,不過規模體量甚小。在美國這種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的地方,更沒有引起什么波瀾。倒是在中國,一個被天天吐槽的互聯網,一個屢被詬病的金融體系,卻怎么會培育出了一個看上去氣勢奪人的“傳統金融顛覆者”?
舉個例子,借助余額寶[微博],天弘基金從2013年到今年6月實現了管理資產規模從100億元到5890多億元的飛躍,比華夏基金[微博]開疆拓土16年的總和還要多。再比如,支付寶[微博]10年間發展成用戶三億,2013年支付超過27.8億筆、金額9000億元的全球第一大移動支付公司,將早在1998年起步的Paypal遠遠拋在了后面。還有,起步僅有6年時間的P2P網貸平臺,正呈現井噴式的發展態勢,到2013年已達到近1200家,僅僅后8個月成交量就突破700億元,而同年整個美國P2P的交易量總額也沒有超過50億美元(約合300億元人民幣)。
而2013年美國和中國的金融業總資產分別為80萬億美元和24萬億美元,體量之比是3.34∶1。
可是這事兒琢磨一下也不難理解。由于利率管制,存款利率被長期壓低,貨幣市場利率在3%~4%(去年平均是5%~6%),而老百姓又不能進入貨幣市場。這么大的套利空間,只要將活期存款搬家到貨幣基金里,就擺明了是個百姓-機構雙贏的局面。
再看第三方支付,北美、歐洲這種信用卡網上支付普及的地域,留給第三方支付的空間就相對有限。正因為中國傳統的銀行支付繁瑣、用戶體驗差、安全系數低,像支付寶這樣的產品才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再比如現在天天被媒體炒得火熱的P2P、眾籌、小貸,還不是對中國的多年積疾——銀行體系過于龐大、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投資者手中資金又缺乏投資渠道的正常反應?
再直接點說,撕開互聯網這身高科技的華服,這些融資模式還不就是多年來一直遮遮掩掩被詬病的民間私人借貸、民間集資的網絡升級版嗎?
對于每個人來說,改善生活是本能的追求。現實世界的困難和問題層出不窮,一定會有人因地制宜地想辦法,這差不多是經濟學中給定約束條件利益最大化的現實應用。互聯網金融的每一個“創新”,其實只是市場對于既有框架造成的不適所做的一點小“反抗”罷了。
正因為現有的金融體系的長期抑制和發展不足留下了巨大套利空間,互聯網金融的“中國火”才一下子燒得漫山遍野。盡管體量還不大,但增速驚人。
金融發展與金融風險并不對立
和所有高速增長的新興事物一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頗有些年輕蠻橫的霸氣,在現有法定框架的邊緣和空白地帶攻城拔寨。也正因為此,這些日子關于“互聯網金融風險”話題的火熱程度持續升溫。P2P的跑路潮、倒閉潮,網絡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小貸和眾籌的“非法集資”紅線之痛,無不占據著各大媒體的版面。“風險”多了,對于“嚴格監管、防范風險”的呼聲自然也高漲起來。
當然應該防范風險。不過,要防范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總得先將風險的來源弄明白,才能對癥下藥。
金融的本質就是契約關系和借貸關系,所以金融的風險也就是信用風險。不管互聯網金融的手段、產品、技術怎么變化,其本質的金融屬性從來沒有變。所以,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本質上就是信用風險。不管表現形式是破產跑路,還是網絡理財產品不能到期還本付息,實質上是信用危機。
監管層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健康發展”為己任,但凡哪里有風險,就上趕著拎起高壓水龍頭去救火。但有些容易發生誤解的概念,我們還是得弄清楚。
比如,“金融發展”是不是和“金融風險”相對立的概念?
現代金融學就是研究不確定環境下人類最優選擇的學問。不確定也就是風險,所以金融從本質上就是風險和風險管理的學問。金融學最基本的原則告訴我們:回報和風險從來是唇齒相依的好友。我們都明白“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換成金融學的語言就叫做“沒有無風險的收益”。如果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里,國債利率(無風險利率)在3%左右,如果有一個回報為20%的金融產品,我們要明白,在追逐這個回報的同時意味著自己承擔了與此相適應的不確定性,即風險。
現實世界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婚姻市場上,是平平安安找一個暖男(低風險-低收益),還是忍受失敗或背叛的概率追逐高富帥(高風險-高收益)?金融學的知識告訴我們,這兩種選擇的風險調整后期望收益率一定處于相對均衡。否則,就會有一類男生發生極大的供不應求而導致“價格”暴漲。那“風險管理”是干什么的呢?風險管理就是根據你的個人偏好和資金約束,選擇對你來講風險最小(成功概率較大)和收益最高的。這叫做“理性選擇”。
這么淺顯的道理大家覺得挺明白,可一到金融市場上就容易被忘記。說到底,金融發展和金融風險不是對立的,相反,風險管理的技巧越高,金融發展的程度越高。如果想徹底“消除金融風險”,那不如干脆“消除金融”來得痛快。
將“法外世界”納入合法框架
互聯網金融風險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其實沒有什么特殊。非要說的話,就是這些金融產品和模式產生的時間還短,變化也快,沒有固定的套路和現成的規則來“約束”和“監督”,所以總讓人惴惴不安,怕鬧出什么亂子來。
我仔細想了想,究竟現在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互聯網金融風險能鬧出什么亂子、要怎么監管?還真沒有特別清晰的答案。
拿最被人們關注的P2P平臺“跑路”潮和小貸公司倒閉潮來說吧。這里面其實有兩個悖論。第一是我們剛才說過的,這些金融產品提供了遠遠高于無風險利率的收益率,這個收益率本身就蘊含著很高的風險。監管層要做的不是“防止倒閉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而是要提供更透明翔實的信息,使得投資的風險-收益能更容易為投資者識別。
第二個悖論是這些金融模式的風險究竟從何而來。細究一下,還真和“監管-管制”不無關系。舉個例子,我國對于金融牌照的發放一直采取審慎原則,其結果就是牌照成了“殼資源”,本身就有了價值。那些拿不到牌照的,眼看著這么大的資金供給需求市場,這么高的利潤,進不去怎么辦?當然是開動腦筋,合作買牌照,或者打擦邊球。再比如,對于現在的P2P平臺,監管層三令五申,要求“搞好第三方存管制度”,也就是要求P2P只做平臺通道,“不搞資金池,不提供擔保”。聽上去很美。不過這么一來,提供擔保的“第三方”不盡然是慈善家,對自己所承擔的信用風險必然要求回報,這種回報自然會體現在貸款利率中。利率過高沒有人要,資金空轉傷不起,怎么辦?那就自己成立擔保機構或找關聯企業的第三方擔保,反正是肉爛在鍋里。總之是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長此以往,當然就形成了一個“法外世界”。法外世界的原則是“說不清”,也不希望“說清楚”,最后市場上的信息成本越來越高,不確定性越來越大,風險自然更大。
現實世界里有沒有更好一點的選擇呢?還是有的。比如,2000年時,全國進行城市信用社改造,給四家浙江的城市信用合作社留下了牌照。十年過去,這四家都發展成了很不錯的城市中小商業銀行(泰隆、民泰、稠州、東海),不僅沒有鬧出什么亂子,反而有力地支持了當地經濟發展,順利地從“非主流”進入了“主流”金融體系。
對于“第三方擔保”,監管層或者可以少操一點心,使得該破產的破產、該損失的承擔損失。市場大浪淘沙,最終能活下來的,必然是機能良好、抗擊風險能力強大的機構。
可見,監管層要做的不是那么多。關鍵是要盡量將“法外世界”生長出來的合理需求納入合法的框架之內,盡量減少市場上的灰色地帶,降低信息的不對稱性。
我認為,金融市場和人類的生長軌跡有著某種奇妙的內在聯系:青少年時期躁動不安,野蠻生長,到了而立、不惑之年,自然會從“非主流”靠向“主流”,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中堅。套用一句韓寒的話:“生長就會放肆,但長大就會克制”。互聯網金融也罷,90后、00后也罷,莫不如是。
說了這么多,不過就想說,互聯網金融那點兒事真不是什么大事,風險沒有聳人聽聞的地方。至于怎么監管,還是用我最仰慕的學者周其仁老師的話來做總結吧:“在一個變化很快的社會,改革要提升制度化能力,也就是化解法外行為,把對個人和社會無甚損害的法外活動,盡可能地納入法內框架。否則,越來越多的人另起爐灶,‘不和你玩了’,那才叫最大的制度失敗。”
我覺得,這可能是對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和監管最好的建議,或者也是對中國金融發展與改革的最好建議。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微博])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