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23日訊雖很多溫州人最近都在問,下個落跑老板會是誰?但很多人仍沒想到會是他……前晚,微博上開始盛傳,溫州眼鏡行業“泰斗級”人物——浙江信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竟也跟風般“失蹤”了。
昨天多方信息證實胡福林確已失去聯系,政府部門已介入處理。知情人士證實,昨天早上,胡曾打電話回來,稱由于企業投資太大,涉及面太廣,資金鏈已斷掉,破產了。
人們更擔心的是,信泰集團這樣的龍頭企業“出事”,會不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讓本就風聲鶴唳的溫州民間金融困局,雪上加霜?
出人意料的“崩塌”
前晚10點多,微博爆料:傳言信泰集團董事長欠款8億跑路,目前人山人海在公司門口討要貨款……
網友上傳圖片顯示,夜幕中,信泰集團門前,確實圍了不少人。
“原來我還不信,現在是有圖有真相了。”網友“朱競業”說。
“震驚中,信泰都出問題了……”有網友如此評述。
網友“文東商務官方微博”說,“據信泰集團內部高層工作人員提供的真實有效信息,公司董事長胡福林3天前已潛逃往美國。”
如果說這場“崩塌”絕對出人意料,那么背后隱藏的緣由,則很快成了大家探究的重點。雖然,很多人已然猜到,可能又是資金鏈斷裂這個老問題。
8億,12億直到20億,提及胡福林身后可能牽涉債務,網友爆出的數字一直不斷更新,卻始終沒確切消息。
“多米諾效應影響力超過100億。”網友開始放出這樣的論調。
溫州眼鏡行業“大佬”
胡福林的簡歷顯示,他1964年出生,溫州人。
1980年,他在父親的眼鏡作坊中,以學徒身份開始學做眼鏡生意;1985年,在溫州創立當時第一家眼鏡批發零售公司;1988年,在溫州投資興辦眼鏡加工廠。
草根起家的胡福林,給人印象是低調和平易近人,“不像很多老板,覺得自己很牛。”甌海一名官員回憶。
公司官網簡介:信泰集團于1993年在溫州成立,主要經營范圍包括眼鏡產業和新能源事業。“目前總部員工在3000人左右。”
眼鏡產業這塊,年產量平均達到2000萬副,并擁有自主品牌“海豚眼鏡”——中國市場上銷量最大的太陽鏡品牌,同時也是溫州第一個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眼鏡品牌。
著力進軍的新能源事業,包括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賽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溫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太陽能單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等光伏產品。
該企業先后獲溫州市“明星企業”、“五個一批”重點企業、百龍企業和“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在整個溫州的眼鏡企業中,絕對是龍頭企業之一。”甌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書記謝成敏介紹,對于這樣一個企業“出事”,他們也很惋惜。
攤子鋪得究竟有多大?
一名知情人士介紹,信泰集團在甌海經濟開發區有兩處面積不大的老廠房,至今仍在生產中。
2006年,信泰集團在婁橋工業區開建新工業園,總占地面積120畝,總面積16萬平方米。
“能一次拿地上百畝的企業,是很少很少的。”謝成敏說。
胡福林在新工業園動作較大,工程分成了好幾個階段:先是蓋了一批廠房,前年投入使用;隨后又蓋了六七幢房子,目前已結頂;“還想蓋一個高層,聽說想搞商業賓館等。”
知情人士稱,此外在溫州平陽、金華浦江和衢州開化好像都有產業。“聽說也涉及房地產,具體不清楚。”
官網上自稱,光伏產品“預計2011年達600兆瓦,年產能70億人民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光鮮背后,信泰起家的眼鏡產業,去年產值只有2.7億多元;今年1~8月,也才1.2億多元。
甌海經濟開發區一知情人士透露,9月20日晚,信泰集團一胡姓副總,聽說當天有好幾人來討債,而胡福林又始終聯系不上,覺得不大對勁。越想越擔心,隨即向開發區主要領導匯報情況。這時,信泰廠子里,生產還都正常進行。
第二天早上,該副總接到胡福林的電話,卻不知他從哪里打來的。
上述知情人士轉述,胡福林在電話中表示,由于企業投資太大,涉及面太廣,資金鏈已斷掉,破產了。
確認這個消息后,甌海當地多個部門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推斷胡福林已跑路。當天上午,有關部門分別成立財產調查組、維穩組和接待組,隨即進駐信泰開展工作。
前晚,隨著消息擴散,不少供貨商趕到信泰集團廠門口,開始追討欠款。“很多都是開著面包車來的,為了方便裝東西。”“一排武警守在廠門口了。”隨后網上傳出,有關部門已采取措施。
“出去的人都要檢查,不能帶走廠里的東西。有些人拎著筆記本,也都先放在廠里了。”知情人士表述。
信泰的工資基本沒拖欠,余下8月和9月工資尚未發放,估計需要900~1000萬元左右,有關部門已在想辦法協調。
現場趨于平靜
債主開始登記
昨天下午5點,記者來到信泰集團位于婁橋的新工業園。大門內有諸多警力看守,門外圍觀者不少。
廠內倒是還算平靜,一輛印有“海豚眼鏡”字樣的大巴,靜靜停在園區內。不時有工人進出,檢查很嚴格,一名女工抱著大大的維尼熊玩偶想出門,也被要求先放下東西。
偶有供貨商走出來,基本面無表情,不愿多說就走。
一名從江蘇趕來的趙姓供貨商說,她是供應眼鏡片的,信泰欠了她六七萬的貨款,現在只能先登記,再等有關部門安排。
一些穿著白色襯衫,身材高大的男子,一直在廠內游走。有人說他們都是“大債主”,已在廠內守了很長時間。不過,記者問及是不是債權人,他們都矢口否認,稱也就欠了幾十萬。
截至昨天下午4點多,記者獲悉的數據是,已登記欠債數額為1.3億元左右。
坊間猜測欠債數額可能遠不止于此,“有些放高利貸的,根本不敢來登記,生怕被別人知道了,會遭到擠兌,那么他也完了。”上述知情人士說。
坊間擔心
影響民間借貸心理預期
由于溫州企業多有“連環擔保”和“人情擔保”等現象,信泰集團“出事”讓不少人擔心,會不會波及更多中小企業,又是不是“骨牌效應”的體現?
昨天,甌海經濟開發區相關人員稱,從目前情況看,信泰在擔保方面牽涉的企業可能不多。另外,和銀行的債務問題,要明后天才能統計出來。
至于“骨牌效應”,公開資料顯示,胡福林是甌海經濟開發區今年以來第一個跑路的老板。普遍說法是,這多少會對溫州企業主的心理預期產生影響。
溫州當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財經人士評說,現在問題的關鍵不是說這個“圈”內的錢不夠了,而是人們的心理預期出了問題。“錢放在別人那里,不放心,都要拿回來,這就漸漸成了擠兌狀態。”
可為之佐證的是,據溫州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8月,“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同比增長21%;這個數據在今年6月,較5月凈增418億多元。
而溫州企業主落跑事件,恰是從今年7月后開始頻繁的。“難道真的沒錢嗎?難道一切只是巧合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