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唐曜華
上周中國互動媒體集團CEO洪晃通過微博控訴某外資銀行私人理財服務“我快被他們給理成無產階級了!痹俅我l了關于外資銀行“血洗”中國富裕階層的討論。
眾所周知,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就把目標瞄準中國的富裕階層,走高端客戶路線。外資銀行裝修精美的貴賓理財中心,“國際化標準”的服務也曾讓中國富人趨之若鶩,甚至以此作為富人身份的一種象征。然而金融危機的爆發讓在外資銀行理財的富人們徹底經歷了一次洗禮。變化莫測的海外市場瞬間侵吞中國富人的資產,直到錢賠光倒欠銀行一筆錢,富人們還是看不懂外資銀行累計股票期權的說明書。
購買外資銀行理財產品遭遇虧損的不光是洪晃,2009年以來有大量的中國富豪指責外資銀行的不當銷售、夸大收益的行為。
外資銀行的理財經理在銷售時是否真的夸大理財產品收益,把高風險產品賣給了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現在已難以考證。但外資銀行客戶經理在龐大的銷售業績壓力下,是否能保證完全、充分揭示理財產品的風險則未可知。
縱觀近些年來遭投訴較多的外資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掛鉤匯率的結構性存款理財、投資海外基金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理財產品,以及類似累計股票期權的衍生品,這些產品堪稱富翁殺手。
許多人購買外資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時只是把它當成一種存款替代產品,不曾想到它隱藏的風險,以為購買后就可以高枕無憂。殊不知,大幅波動的匯率隨時可能吞噬此類產品的收益,甚至造成“部分保本”的結構性存款出現虧損。
此外,外資銀行大多數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以外幣投資和計價,除了收益風險外,還蘊藏匯兌風險。在2008年澳元大幅貶值時,不少投資者購買的澳元計價的理財產品,換算成人民幣后實際匯兌損失巨大。而在金融危機爆發后,外資銀行QDII產品差點全軍覆沒,幾乎全部陷入浮虧。在銷售累計股票期權時,外資銀行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大多稱該類產品為打折股票,卻很少介紹這款產品賠起來是個無底洞。
雖說購買任何一款理財產品投資者風險應該自擔,但外資銀行亦難辭其咎。作為專業的、掌握信息優勢、熟悉海外市場的理財機構,外資銀行對市場的走勢有基本的判斷,而投資者正是相信外資銀行的這種專業能力而購買了產品,最后卻賠了個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