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出P2P網貸行業興衰成敗,也更早地將P2P行業的風險隱患透視了出來
《財經》記者 王培成/文
在P2P網貸遍地開花的今天,翻開支付寶近百萬家線上合作商戶目錄,你會意外地發現,竟然沒有一家P2P平臺接入這家線上版的“中國銀聯”。
今年4月28日,支付寶將正式終止與拍拍貸的資金業務合作,“拍拍貸”是最后一家與支付寶有資金業務合作的P2P網貸平臺。對于支付寶而言,此舉意味著放棄了豐厚的商業回報,這樣的選擇多少令人費解。
如今,P2P網絡借貸暫行管理辦法已啟動征求意見,有望今年內正式落地實施,支付寶選擇此時終止與拍拍貸的合作,時點的拿捏頗為耐人尋味,而未來支付寶會否重啟與P2P網貸平臺的合作,依然還是“問號”。
這一連串疑問背后,其實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2013年,P2P網貸平臺在中國興起前夜,支付寶突然一道令下,叫停與數百家P2P網貸平臺的資金服務業務,僅僅保留兩家繼續觀察。這次決定是基于一次P2P行業的全面調研分析。
近日,《財經》記者實地采訪,清晰、完整地還原了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如今看來,支付寶叫停與P2P合作的故事,正如一面鏡子,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出P2P網貸行業興衰成敗的歷程,也更早地將P2P行業的風險隱患透視了出來?!爸钡浇裉欤覀兊膽B度整體謹慎,未來(與P2P合作)不敢去講?!蔽浵伣鸱鴥蕊L險管理部資深經理鄭亮坦言。
2015年,全國新增平臺1500多家,年度成交量接近1萬億元,各類機構紛紛涌入。試想,如果以相對保守的市場占有率測算,支付寶可能就此放棄了數十億元的商業利潤。
即將出臺的P2P網貸平臺監管政策,已經明確P2P網貸平臺資金第三方存管。未來被納入監管范疇的P2P網貸機構,資金運行將與平臺完全隔離,大量的P2P平臺勢必將資金存管業務逐漸遷移至銀行系統,而目前行業內廣泛存在的“P2P網貸+第三方支付”合作模式,將面臨很大變數。
關閉接口
2013年被公認為P2P網貸的興起之年,就在行業裂變前夜,支付寶突然暫停與數百家P2P平臺進行的債權流轉、居間人借貸的資金服務。
P2P網絡借貸在業務層面的最大特點是,整個借貸活動完全通過互聯網實現,打通線上的資金支付清算渠道,被視為其業務模式得以聯通的關鍵環節。行業發展初期,由于P2P網貸平臺資金流量規模較小,多數銀行并不給予P2P網貸平臺資金支付、托管等金融服務。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成為網貸平臺間接接入銀行系統的捷徑。
支付寶的這一舉動并沒有引起市場關注,但卻在其內部引發不小的爭議。
支付寶作出這一重要決定,是基于一次全國范圍內P2P網貸平臺大規模的摸底調查。調查由支付寶公司分管副總裁牽頭、合規部門參與,調研主要圍繞P2P網貸平臺的數據、系統、產品、資金歸集和分發、壞賬率等關鍵要素和指標。調研人員先后赴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一位曾經參與調研的支付寶員工表示,“真實情況比想象的要糟糕?!?
調研報告顯示,P2P行業存在資產標的不明確、借款人不清晰、資金池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極易引起資金鏈斷裂、圈錢跑路等風險?;谶@一判斷,2012年下半年,支付寶陸續終止了與P2P網貸平臺的業務合作。
其中也包括浙江省幾家業務規模排名非常靠前的P2P平臺,為此個別P2P平臺負責人,還找到當地政府部門解釋和說明情況,希望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出面,協調支付寶恢復雙方的業務合作。
螞蟻金服國內風險控制部商戶安全中心王君可回憶稱,一家國內排名很靠前的P2P網貸平臺,支付寶業務部門花了很大精力,從競爭對手那里拓展過來,經過那次風險評估后,支付寶決定與該合作商戶解除合作關系。
當時在支付寶公司內部,就是否關停與P2P的合作,業務部門和后臺風控部門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場,雙方也曾為此發生過激烈的爭論。
借鑒P2P的經驗,此后,支付寶逐漸收緊了與互聯網金融商戶的合作,先后終止了與股權眾籌、比特幣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資金支付合作。2015年各地出現了類似“龐氏騙局”的金融互助平臺,這類平臺涉嫌向公眾吸收存款。
有分析認為,隨著國家層面啟動互聯網金融大整治,以及銀監會P2P監管辦法的落地,P2P行業有望步入規范發展的軌道,支付寶也不排除重新啟動與P2P網貸機構的業務合作。
資金池隱患
支付寶終止與P2P網貸平臺的資金服務合作,主要是出于對P2P網貸平臺資金池風險隱患的擔憂。
“資金池”是目前P2P網貸平臺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P2P網貸平臺的出借人將資金借給借款人時,會將資金先轉到網貸平臺的銀行賬戶,由網貸平臺再轉給借款人,通常資金會在平臺賬戶上沉淀一段時間,“資金池”就此產生。
“資金池”這種特殊業務模式,也正是誘發P2P平臺頻發卷錢跑路和集資詐騙的重要原因。網貸平臺可隨意挪用客戶資金,隨時可能卷錢跑路,或者某項目無力還款時,平臺拿新用戶的資金代償,營造出“平臺無壞賬”的假象,甚至明明已經入不敷出,但仍舊借新還舊,延續擊鼓傳花游戲。
前述支付寶的調研,重點聚焦“資金池”。
支付寶走訪了幾十家國內的P2P網貸平臺,主要集中了解P2P網貸平臺數據、系統的產品和關鍵的要素,深度研究P2P平臺資金的歸集、沉淀、分發、再沉淀、再分發的完整過程。
相比普通的合作商戶,P2P網貸平臺具有資金再沉淀、再分發的顯著特征,而對于支付寶來說,其監控手段無法完整監控到P2P平臺的資金流動的整個鏈條,支付寶只能看到資金進來和資金分發,至于分發的資金去做什么了,已經超出監控范圍。王君可表示,這意味著支付寶可能脫離資金安全管控,可能會引起群體性的風險事件。
支付寶工作人員在訪談中還發現,P2P網貸平臺的風險管控能力遠未達到支付寶預期的程度,P2P網貸平臺的核心風險管理的崗位和管理人員,以及一些核心決策人員,其風險管理能力和意識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鄭亮也曾直接參與了支付寶前述調研,當時的情形至今讓他印象深刻。他回憶道,調研期間,一家總部在深圳,行業排名非常靠前的P2P網貸平臺的負責人就質問,銀行都已經跟我們合作了,為什么你們不跟我們合作?
P2P平臺如果能與銀行或者支付寶這樣的公司合作,往往能夠變相提升其市場信譽,起到信用背書的效果。
其實,在很多市場從業者看來,當時行業真實的情況,甚至要比前述支付寶調研情況還要糟糕。很多機構打著P2P的幌子,通過互聯網渠道開展投資理財業務,其目的就是高息圈錢,根本沒有所謂的“標的資產”。
近日爆發的“e租寶”事件,揭開了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據新華社報道,“e租寶”通過“假項目、假三方、假擔保”障眼法制造騙局,非法吸收存款500多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相當一部分被個人揮霍、維持公司巨額運行成本、投資不良債權和廣告炒作。 第三方存管困境
繼在2012年悄然停止與P2P網貸平臺合作后,支付寶分別于2013年和今年終止了最后兩家合作機構。
支付寶的退出,直接引發了行業格局重新調整。P2P網貸平臺尋求與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和銀行合作,第三方支付機構逐漸成為P2P資金托管和服務的主要合作對象。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第三方支付機構匯付天下承擔了近1000家網貸平臺的資金存管業務。從合作模式看,主要分為“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存管”和“第三方支付+銀行存管”兩種模式。
市面上主要有兩種收費方式,第一種是按照交易量收取手續費,收取存入或提現的2‰到5‰,第二種是收取年度服務費,一般是收取3萬到10萬元。
隨著P2P監管政策逐漸趨于明朗,P2P平臺資金由銀行存管的預期越來越強烈。相關數據顯示,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已有20余家銀行涉足資金存管業務,但只有80余家平臺與銀行簽訂了存管協議,占正常運營平臺數的3%。
銀行介入資金托管有助于提高投資者對P2P企業的信任度,增強P2P平臺對客戶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銀行風控要求比較嚴格,并且對托管合作對象有一定的準入門檻,這就避免了眾多P2P企業,無論大小都在同一個層面惡性競爭、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蔓延。
現實情況是銀行為了對接P2P平臺,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系統開發,而資金存管為銀行帶來的收益非常有限,且在政策層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現實中銀行積極性不高,觀望態勢濃重,而各大P2P機構卻在急切尋找、洽談可以接入的銀行。
民生銀行資金托管部總經理張昌林對《財經》記者表示,銀行開展P2P托管業務確實可能面臨比較大的風險,主要是由于平臺投資人因各種原因無法收回投資時,可能會遷怒于托管銀行,帶來極大的聲譽風險,希望監管部門在下一步的具體政策中對托管行的責任義務進行清晰界定。
2016年春節前夕,受“e租寶”事件的沖擊,多家銀行關閉P2P接口事件持續發酵,個別銀行緊急開展相關業務的風險排查工作,這讓銀行與P2P平臺未來的資金存管合作前景再度蒙上一層陰影。
(本文將刊發于2016年4月18日出版的《財經》雜志)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