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銀行的信用卡“全額罰息”制度被媒體報道后再度引發眾多消費者不滿。盡管信用卡“全額罰息”早已是老生常談,但這項備受詬病的“霸王式收費”多年來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不少網民和專家紛紛指出,諸如此類的銀行“霸王式收費”或“不吭聲收費”還有很多,這樣的收費方式,目前來看盡管合法但卻不合理,與公眾對于銀行服務的期待更是相差甚遠。
所謂的信用卡“全額罰息”,是指還款到期日之后,如果賬單里還有欠款,哪怕是幾毛錢,都會被銀行按全額來計算透支利息。也就是說持卡人一旦延遲還款,哪怕只是1元錢或者幾毛錢,信用卡的利息和滯納金就會像滾雪球一樣不斷變大。
以刷信用卡消費2萬元為例,如果剩余1元沒還,銀行罰息比率一般為每天萬分之五,但基數卻是仍按照2萬元計算,即用戶即使償還了部分資金,也仍需要為其支付罰息。
金融信息研究機構銀率網分析師莊可循指出,其實“全額罰息”可以說涉及“霸王條款”,持卡人在開卡時確實和銀行有相關的合同約定,按照銀行的理解就認為儲戶已經同意了這個條款。
“作為儲戶來說,為逾期款項支付罰息合理,但對已經償還的款項還要按照相關合同來罰息,這就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可以認定為霸王條款。”莊可循表示。
實際上,全額罰息這項“霸王式收費”早已備受詬病,2009年2月,工商銀行曾率先改變行規,取消了“全額罰息”制度。按照工行規定,以最低還款額規定還款的,只對未清償部分計收從銀行記賬日起至還款日止的透支利息。工行的舉措在國內尚屬首例,但值得一提的是,幾年過去了,并沒有第二家銀行跟進。
據記者了解,目前有幾家銀行推出10元以下“容差還款”,即如果持卡人還款差額在10元以下,則可免罰息。除此以外,還有部分銀行推行延緩還款日措施,但均需要持卡人提前打電話申請,并且延緩還款日一般在7天以內。
莊可循認為,罰息在銀行看來是對違背誠信原則的一種懲罰,因為信用卡其實是一種無抵押的小額貸款,銀行對于不能還款的持卡人承擔著較大的風險。“目前來看‘全額罰息’到底能否被全面廢除,還無法確定。所以在規則調整之前,持卡人要避免高額罰息,可能只有先改變自己,按照賬單金額全額還款。”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