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信用卡糾紛案件數量上升速度很快。日前,北京市西城區法院發布的《個人消費貸款審判白皮書》的統計數據顯示,該院2005年信用卡糾紛案的數量是78件,2009年是523件,年均增長率高達142%,而2011年更是達到5558件。信用卡糾紛案件占商事案件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2 .6%,上升到2011年的62 .3%,并且透支信用卡消費的總體標的額逐漸走高,有的標的額甚至超過百萬元。
一張信用卡欠款竟達上百萬
據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民三庭庭長王珊介紹,2007年該院信用卡糾紛案件收案標的額在10萬以上的有4起,2010年增至145起,2011年雖有所回落,但是也達到了51起。
她解釋說,近年來信用卡糾紛案件大標的額案件增多的原因主要有:銀行傳統信用卡業務授信額度增加,持卡人可以透支較高的款項,一旦發生逾期,透支本金就可能較大;部分信用卡持卡人拖欠時間較長,導致除欠款本金外,還產生較高的利息、滯納金、超限費等費用,累計欠款總額較大。
□案例:
某銀行起訴稱:董某于2010年11月向該行申請辦理信用卡一張。董某使用該卡后未履行全部還款義務,截至2011年11月1日,董某共透支人民幣本息合計103萬元。根據信用卡領用合約,持卡人應當在每月25日之前還清最低還款額,但董某多次違約。銀行對其催收多次,但一直拖欠至今。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董某返還信用卡透支款及上述欠款自2011年11月2日起至實際還款日產生的利息、滯納金和超限費,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經詢,董某認可信用卡欠款事實及金額。
西城法院審理查明相關事實后,支持了該行的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董某償還所欠信用卡透支款及相應利息、滯納金和超限費。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民三庭法官陳睿指出,銀行針對少量客戶人群(如知名人士、企業家等)提供更為“優質”(主要體現在信用額度巨大,提供更多服務類型)的信用卡服務,并冠以白金卡、至尊卡等稱謂。由于信用額度巨大,實質上已具備個人無擔保貸款的性質,且無須經過銀行的放貸審批。一旦持卡人經濟狀況惡化,就有可能無力償還巨額透支款項。
向大學生發放信用卡產生透支不還
北京西城法院通過對信用卡糾紛案件中的持卡人的情況進行統計發現,信用卡糾紛案件的涉案主體年齡主要集中在23歲至35歲。這些持卡人多處于事業上升期,其中還包括部分沒有收入的高學歷在校大學生,他們思維活躍,消費觀念更趨向于超前消費。
王珊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透支糾紛低齡化傾向明顯,一方面是由于前些年銀行加大針對校園的信用卡推銷力度,另一方面是由于該年齡段的持卡人多數沒有收入來源,或收入極不穩定,在超前消費的驅動下,容易導致無力償還過度消費的透支款。低齡化趨勢在2011年銀監會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后有所緩解,但由于發卡總量較大,低齡持卡人的數量仍呈緩慢上升態勢。
□案例:
2007年6月13日,李某在建行北京分行辦理信用卡一張,截至2011年6月10日李某共計欠款5448元。李某透支逾期后,經該行以各種形式催收仍未還款。現該行起訴要求判令李某償還信用卡本金、利息及相關費用5448元,并按領用協議的約定支付自2011年6月11日起至上述欠款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并由李某承擔本案訴訟費及公告費。
經法院審理查明,李某在辦卡時系某大學學生。2007年6月13日,李某向該銀行申請辦理大學生卡并填寫申請表。對信用卡的使用作出相關承諾。此后,李某的辦卡申請獲得批準并開卡使用。截止到2011年6月10日,李某因透支產生的應付本金、利息及相關費用仍有5448元未償還。待銀行起訴時,李某已畢業,下落不明。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民三庭法官鄭楊指出,部分銀行在發展信用卡業務初期,曾將大學生作為發卡的一個重點發展群體。但由于這類持卡人辦理信用卡時所持身份證上的住址一般是學校地址。一旦該學生畢業,如本人未及時按領用合約的要求將通訊地址、聯系方式等變動情況告知銀行,銀行即失去對該信用卡持有人的聯系,法院也很難聯系到持卡人。此類案件多只能采用公告送達的方式進行送達,最后缺席審理。對于銀行來說,即使勝訴,但由于被告下落不明,其債權無法有效實現。目前銀行已逐漸注意到這個問題,對于對學生發卡的限制增多,要求父母提供擔保,或者不再向學生發卡。
對申請人虛報信息未予審查
我國信用卡業務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較快,部分銀行為了擴大業務量,在一定時期內存在信用卡發放較為混亂的情況,在信用卡辦理時對申請人身份、收入情況把關不嚴,致使部分持卡人通過虛報信息的手段辦理了信用卡、或者取得了更高的授信額度。
□案例:
杜某于2007年1月7日向銀行申請辦理信用卡,其填寫的信用卡申請表上顯示,杜某任某公司采購部主管,年薪為10萬元,擁有一輛捷達牌私家車。銀行向杜某發放了信用卡,杜某開卡消費后,對信用卡欠款未予清償。銀行起訴要求杜某償還截至2011年6月22日的信用卡欠款及至實際清償之日的利息。
法院聯系到杜某。杜某表示,認可簽寫了申請表,申請表中職業、收入情況是虛假的,其只是一名普通農民,沒有穩定收入,更沒有私人車輛,依靠低保來維持全家四口人的生計,而且孩子還在上學,無力償還所欠銀行款項。法院發現,銀行在發卡過程中,并沒有核實杜某工作單位及收入的真實性。法院做了大量調解工作,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杜某同意在3個月內償還銀行信用卡欠款。簽訂調解協議后,杜某向法官表示,其確實經濟困難,如果3個月內償還了該筆款項,有可能生活費就不夠。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民三庭法官黃冠猛建議,銀行在審核發卡中應仔細審查申請人的工作及收入情況,應該去申請人單位調查是否確有其人,并讓申請人提交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
個別持卡人通過透支套現融資
部分持卡人利用多張信用卡透支套現的方式融資,或以透支套現方式歸還債務導致日后無力還款。
□案例:
原告銀行起訴稱,被告尹某于2007年5月28日辦理了一張信用卡,后來又在該行辦理了3張信用卡,但是尹某多次對透支款項不予償還,截至2011年7月13日,欠款本息共計6萬多元。銀行對多張卡片實行歸戶管理,即對所有欠款在一張卡下進行催收。銀行多次向尹某催收未果,起訴要求尹某償還上述款項及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滯納金等費用。
被告尹某向法院表示,認可銀行起訴的事實,認可欠款金額,其并非惡意透支不還。尹某一個朋友做生意需要大量資金,尹某為了幫助朋友,就辦理了多張信用卡供朋友使用。但是后來尹某與朋友失去了聯系,此時信用卡發生多筆欠款。尹某無奈只能用一張信用卡支取現金償還另一張信用卡的欠款。尹某前后以其本人及其女兒的名義在7家銀行辦理了14張信用卡,但是各張信用卡項下欠款金額越來越多。尹某如今只能優先償還欠款金額較少的信用卡,由于本案信用卡欠款較大,尹某無力及時償還。
黃冠猛建議,出于降低銀行風險的考慮,同一家銀行應該避免向同一個人發放多張信用卡,各家銀行應該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
信用卡案件高發銀行應改進管理
信用卡案件高發給銀行和消費者個人都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個人消費貸款審判白皮書》指出,為減少信用卡糾紛,作為信用卡的發卡機構各家銀行應結合現實情況改進服務。
向消費者明確超限費、滯納金等收取條件和標準。
在審理的信用卡糾紛中,不少持卡人表示信用卡是在超市或者商場門口辦理的,信用卡推廣人員沒有說明各項費用的收取辦法,讓持卡人填寫部分信息并在指定位置簽字即可。實際上,很多申請人在不了解信用卡存在利息、滯納金、超限費等費用或上述費用的收取條件及標準的情況下就草率簽寫了申請表。
王珊建議,由于信用卡業務相對復雜,普通消費者對信用卡業務相關術語往往不易理解,這就降低了消費者對產品風險的認知、判斷和防范能力。銀行應盡可能保證信用卡條款通俗易懂,并在營銷過程中履行必要的解釋說明義務。
部分銀行應進一步完善自動還款功能系統。
有些銀行的信用卡關聯賬戶自動扣款時間點不明確,可能造成持卡人在最后還款日當日還款,卻仍然產生透支利息、影響信用記錄的情況發生。使用關聯賬戶自動扣款功能的持卡人多數都把扣款日設在最后還款日,與在自動取款機或柜臺還欠款不同,如果是通過自動取款機或柜臺辦理還款,劃賬結算的最后時間點是當天的24時,而對于通過關聯賬戶償還欠款,銀行的自動扣款時間往往要早一些,而這一情況并不為持卡人所知。于是,可能出現持卡人在最后還款日當日向借記卡存入足額的金額,但是由于超過了劃賬時間,未能成功自動還款,導致被收取透支利息、影響信用記錄的情況,容易引發糾紛。
□案例:
原告某銀行起訴稱:田某向該銀行申請辦理了一張信用卡。田某使用信用卡透支后,未在約定期限內償還欠款。故銀行訴至法院,要求判令田某償還截至2011年6月19日的信用卡欠款本金、利息及相關費用共計4703元,并按照領用協議的約定支付自2011年6月20日起至全部欠款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
被告田某答辯稱:其已將兩張銀行卡與訴爭信用卡綁定,并開通了自動還款功能,一直按照對賬單上的最低還款額按時還款。故只同意按最低還款額按月還款,不同意銀行要求其立即清償全部信用卡透支款的訴訟請求。
經核對賬單,2010年5月至7月期間,通過自動還款功能從綁定的銀行卡中轉賬還款的金額均出現了一天左右的遲延,導致訴爭信用卡連續三期未能按時足額償還當月最低還款額,銀行據此根據領用合約的約定,起訴要求田某立即清償全部欠款。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民三庭法官張毅建議銀行明確信用卡關聯賬戶自動扣款時間點,并以恰當的方式告知持卡人,以防持卡人對扣款時間點認識錯誤導致延期還款。
發現冒名辦卡情況,及時協商解決。
銀行起訴持卡人一般都是將信用卡申領表上顯示的申請人作為被告,是符合立案條件的。但是,個別銀行在得知可能存在冒名辦卡的反饋后,不采取任何措施,在未核實相關材料、未與被告溝通的情況下,就草率起訴,導致被告產生對立情緒,不利于解決糾紛。
□案例:
2011年,尹某向銀行申請辦理信用卡,簽署領用合約并承諾遵守信用卡領用章程及領用合約的各項規定。銀行經審核予以發卡,但尹某開卡使用后對信用卡欠款不予清償,銀行起訴要求尹某償還信用卡欠款本金、利息、滯納金和費用共計21956元。
尹某向法院表示:自己沒有辦理、更沒有收到與使用該銀行信用卡,信用卡申請表不是其填寫與簽名,而且信用卡申請表中填寫的資料除了單位和身份證信息以外,其他的信息都與尹某真實情況不符,包括表中所填的尹某配偶姓名、聯系電話。銀行聯系到尹某向其催要欠款時,尹某已經告知銀行這一情況,并希望銀行能夠盡快核實并解決問題,但是銀行仍然多次向尹某催要欠款。
銀行向法院申請對信用卡中尹某簽字進行筆跡鑒定。經鑒定機構鑒定,申請表中簽字非尹某所寫。法院認定,銀行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其與尹某存在信用卡合同關系,故裁定駁回了銀行的起訴。
對于冒辦信用卡的處理,黃冠猛建議,銀行在接受申請表時,最好能夠讓申請人當著銀行工作人員的面填寫、上交。銀行建立投訴處理及訴前審查溝通機制,及時核實被冒辦人的投訴,妥善保存相關資料并存檔做相應記錄,對于處理結果也應及時反饋被冒辦人并存檔。在起訴前進行審查,針對存在冒辦記錄的信用卡案件謹慎起訴,避免對被冒辦人產生不利影響,導致銀行被起訴或被投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