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銀行研究 > 正文
 

央行稱銀行引資無礙金融安全 外資威脅說畫句號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5日 07:03 東方早報

  早報北京專稿 艾勇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昨日在北京明確表示,銀行改革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人不會危及金融安全。央行旨在通過這一清晰的表述,為歷時近半年的“外資威脅說”畫上句號。

  吳曉靈在昨日舉行的中美經貿論壇上表示,對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的監管當局提出了“長期持股、優化治理、業務合作、競爭回避”的原則,在國家保持絕對控股權的前提下增加海外投資人和社會公眾投資者,將會促進國有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截至2005年底,已有25家外資銀行向中國20家中資銀行投資入股,總投資額超過200億美元,外資占國內銀行總資本的比例已超過15%。這種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擔憂,有關“國有銀行遭到賤賣”以及“向海外戰略投資者大量出售國有銀行股份會影響金融安全”的爭論不斷見諸報端。這股爭論迫使包括央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蘇寧、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以及四大行領導等金融高官在諸多場合做出回應。

  吳曉靈則在昨日主動談及這一話題。她表示,在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者,主要目的是引入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技術,是為了促進中資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在銀行改革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人不會危及金融安全。

  她表示,金融安全從微觀上講,是要保持金融機構的穩健經營,不要因個別機構的經營不善而導致系統性擠兌風險;從宏觀上講,是保持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保持幣值和

匯率的穩定,不出現劇烈的波動,是一國的宏觀調控能力問題。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讓國有商業銀行在國家絕對控股權下變得更健康,不會影響金融安全。

  “重要的是,我們要在宏觀上把握國民經濟的結構均衡,讓經濟運行機制更具靈活性,讓我們的經濟運行有更強的適應性,否則會殃及具體金融機構的經營。堅持改革開放,理順大體制是金融業長治久安之計。”吳曉靈表示。

  作為上述爭論的另一方面,許多學者認為,國有銀行出售股權也應該對民資開放。國務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引進民營資本作為第三方投資者參與競價,也有助于化解外界對于國有銀行“賤賣”的擔憂。

  昨日,吳曉靈對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作出了迄今為止高層最為積極的回應。她表示,“在引入海外戰略投資者的同時引入國內投資人是我們所期待的。這要求我們加快國內資本市場改革的步伐,讓中國的投資人享受

中國經濟改革的成果。”

  此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已經作出表示,2006年銀監會將改進市場準入監管,引導民營資本等國內外資金參與銀行業金融機構重組改造。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8,53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