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劉明康
2003年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進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并責成銀監會負責公司治理改革的指導和監督工作。為確保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改革真正取得實效,中國銀監會經過2003年的醞釀,于2004年初發布了《關于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公司治理改革與監管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專門就大型銀行股份制改造的總體目標、公司治理、考核指
標等三大方面作出明確的規定。目前,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股份制改革已取得很大進展,特別是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已在香港上市并取得成功;工商銀行的財務重組工作也已基本結束,并緊鑼密鼓地進入第二階段;農業銀行的綜合改革整體方案也在準備和完善當中。如何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大型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改革,以及如何對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改革進行監督和考核,是我們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間內都必須關注的問題。在這里,我提出以下問題,供大家研究。
國際先進銀行的標桿
大家可以認真回顧一下,我們的《指引》是精煉和完整的。《指引》第二條就很明確地提出我們的目標,一是要緊緊抓住改革管理體制,二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三是要轉換經營方式,四是要改善經營績效,就是業績和效益。圍繞這幾個中心環節,每一個銀行從改革開始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能夠實現“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話,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那么,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標桿,我們明確提出,就是在主要財務和內控管理等方面的指標能夠達到并保持國際排名前100家大銀行中等以上的水平,具體講,就是按照TheBanker雜志所公布的國際排名前100家大銀行中等以上的水平,要能夠超過它們的平均水平。那么,我們首先應當對國際先進銀行的內涵有充分的了解。國際先進銀行特點很多,重點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國際先進銀行都有良好的公司治理
從監管角度看,公司治理就是董事會和高管層等為領導和管理銀行運作而設定的科學架構和制度。那么,設定這個架構和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當這個銀行設定了明確的戰略、目標以及達標的策略以后,良好的公司治理就提出,要有實現戰略目標的良好控制,銀行內部各個組織機構(像我們大銀行就有董事會、高管層和監事會,還有董事會下面的委員會)要具有清晰的職責邊界。我們的改革已經走過一年多時間,應當很好地總結一下,是不是有清晰的職責邊界。
第二,建立獨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內控在我們的銀行里面有較大的問題,對此我將在下文中進一步闡述。
第三,建立在風險調整后的回報率基礎上的考核機制?己藱C制我們有了,存款增加多少,貸款增加多少,業務發展多少,但這不是建立在風險調整后的回報率基礎上的考核機制。這個風險調整后的回報率必須要與股東價值相掛鉤,要與董事會所決定的價值取向相掛鉤。
第四,就是在此基礎上要有科學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第五,就是要有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前面提到的幾條內容都必須建立在科學的決策依據之上,而科學的決策依據必須有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作基礎。怎么做到科學、有效、獨立的內部控制體系,怎么做到一個標桿,什么叫做風險調整以后的回報率,怎么測算,科學的激勵機制應該怎么和它配套,怎么進行評估,都必須先要有全面、先進的科學管理信息,否則就會大大制約公司治理機制作用的發揮!叭龝敝贫冉⒘耍聲螺牭母鞣N委員會也有了,但是,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為他們決策的基礎是虛假的信息、延遲的信息、缺漏的信息和經常隨意調整的信息。公司治理的整個基礎必須要強調先進的管理信息,國際上比較好的銀行都非常強調這一點。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這樣幾個內容:其一,就是這一套管理信息系統產生的信息,一是簡明的,不是復雜的。我們很多東西外行看不懂,內行記不住,很多報表、很多數據又沒有內在聯系,因此要求必須是簡明的。二是標準化的。不是說今天這么解釋,明天那么解釋。三是透明和全面的。信息是透明的,我需要什么,你提供什么,不能隱瞞,不能保留。其二,就是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快速產生反映業務發展和業務發展背后各種因素的重要信息。過了一個月、兩個月報表還沒有出來,這就沒有辦法了。有的甚至過了三個月才有一個信息,那么一丟就丟了一個季度的管理。其三,信息數據必須是準確的和不可以隨意調整的,F在有的銀行信息一方面是不準的,另一方面我剛拿到這個數據,就說又得調了,經常隨意調整。其四,就是這一套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是可預測的?深A測的信息,使董事會、管理層和投資者對營業計劃的持續性和業績的波動有一定的預見性。有預見性就有信任度,而且有預見性對管理者來講就能更好地使銀行的風險管理和業務發展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需要。比如,現在世界經濟形勢有比較明顯的下行趨勢,美國和歐洲經濟發展的速度要下降半個或一個百分點,甚至一個百分點以上,我們的經濟增長也有些變化。那么,對于這些變化,可預測性就可以反映出來。
國際先進銀行要有良好的財務表現
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發布的前100家、500家、1000家銀行,很重要的標準之一就是財務標準。這個標準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有穩健的財務狀況,不能大起大落。穩健的財務狀況需要穩健的經營管理和穩健的盈利能力。二是要求經營績效特別是在經濟周期發生劇烈波動的時候,它的相關波動度要比較小。國際先進銀行和其他一般銀行的區別就是,前者的相關度不是很大,經濟周期發生大起大落的時候,它沒有大喜大悲。三是整個資金成本要有所下降,財務評級要不斷提高。上市以后,銀行財務指標上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要追求市值的最大化,對高市值和穩定的高市值的追求,是國際先進銀行財務的最新理念。有了上述幾條,市值、高市值和穩定的高市值概念就會逐步地建立起來。
國際先進銀行要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首先,風險的管理和控制是銀行永恒的主題。也就是說,我們做董事長的、做行長的、做監事長的,都一定要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銀行收益之間尋找最佳的平衡點。這是銀行經營管理的一門藝術。為什么要特別突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平衡點?具體分析一下,銀行的風險,不管怎么分類,大致就是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還有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等(對中國銀行業來講,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信用風險是主要風險)。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這兩個風險,是必須要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但它們與收益之間要有一個平衡點,與銀行的撥備、抵御風險的能力之間都必須要有一個平衡點。但是,操作風險、聲譽風險和法律風險是不會給銀行帶來任何收益的,是不需要找平衡點的。要把操作風險、聲譽風險和法律風險控制到最小的程度,以零為目標。信用風險能帶來效益,市場風險也會給你帶來效益,所以要找平衡點。鑒于此,我們在《指引》中提出三大類七項指標,很簡明、很少,因為指標一多很難掌握,著重地突出了三大類,就涵蓋了這些風險的控制能力。國際先進銀行對可持續發展能力關注的都是一致的,但是它們還有一些具體的要求,它們的經驗就是關注自己銀行內部的良好信用文化和風險管理。
其次,銀行要關注并且具備出色的運營效率和低成本的經營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也可以通過兼并收購去實現這個基礎,要運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利用資本去努力實現這個基礎。
再次,應當擁有富有經驗的專業化的管理團隊。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就要有人,有高素質的人,進行專業化管理。
最后,要有先進的客戶信息系統。要控制風險,就要有先進的客戶信息系統,使得對客戶的信息、交易對手的信息、市場風險能夠實時監控,并且要把以現金流為基礎的風險評估辦法作為基準的辦法。
國際先進銀行要有良好的客戶服務和品牌
國際先進銀行都具有獨特的市場品牌,并且隨時保護這個品牌和它的聲譽。不講遠的,單講我們在上海統計過的60多家外資銀行,就可以看出品牌戰略是多么的重要。有的銀行,比如說美聯銀行在中國不發展公司業務,不發展零售業務,專門做銀行間和大客戶的支付清算。他們用自己很好的網絡、很敏捷的服務來專門打清算和結算的品牌。日本比較好的銀行不因為我們有很高的成長率就去做零售、信用卡、按揭貸款等業務,它專注自己的公司客戶業務。還有的歐美銀行,只做貿易融資和結算業務,依托熟悉的客戶群,業務發展很好。每個先進銀行都有明晰的品牌和戰略意識,所以品牌的市場領導地位建設,成為國際先進銀行重要的戰略思想。如果在這個品牌上面拿不到全世界、全國的前一、二、三名,就會自動放棄退出。那么,品牌的知名度,品牌建設業務計劃的可信度、可行度以及人才的積累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建設標志。
大型銀行公司治理改革不是為改革而改革。我們的公司治理的改革目標就是《指引》的第二條,即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我們首先要抓住這幾大重要的標桿,再來研究應該怎么做。公司治理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關鍵董事會的建設
公司治理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關鍵
近百年來,西方各國公司治理經歷了從管理層中心主義到股東大會中心主義,又從股東大會中心主義到董事會中心主義的轉變過程。發展到現在,董事會已經在各個國家的公司治理結構中被置于核心的地位。2002年,美國國會迅速通過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無論國際上如何評價,喜歡它,或不喜歡它,或認為其成本太高了、管得太嚴了,這個法案的302條款、404條款,其機理和作用都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向全世界滲透和發展,我們必須充分重視。美國證券交易所公布的公司治理原則修正案、2003年日本推行的公司董事會制度改革、OECD公司治理準則2004年修訂本以及今年9月8日新加坡的《公司治理法案2005》,都對強化董事職責、增強董事會獨立性以及建立董事問責制作出了嶄新的規定。我們國家正在進行改革的國有商業銀行董事的提名和選任的機制還不盡完善,董事會的議事規則和職責邊界不十分明確,董事會所屬的專業委員會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如何增強董事會的決策能力,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是銀行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需要不斷地研究和完善。董事會的決策我們講得很清楚,是由它的委員會作出的。董事會的重大事項由董事會決議作出,集體作出,任何個人或少數人都不應該主導董事會的決策。而且,獨立董事應當占有一定席位,我們也規定了董事會下面的審計委員會、關聯交易委員會的主席必須由獨立董事擔任。在其他的專業委員會里面,獨立董事要占有一定的席位。這些規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公司治理原則。
因此,明確董事的職責也是完善董事會建設另一方面的重要內容。根據普通法及其他法律規定,董事的責任和義務主要有四點:第一,董事必須以個人身份來承擔多方面的法律責任。我們今后對董事追究責任的時候是個人責任,不能說背后是什么公司、什么單位,跟這個沒關系。第二,董事必須忠實地履行兩項主要職責,即誠信受托的職責和看管的職責。這一點我曾多次強調過,是很重要的監測標桿。第三,董事負有最終的法律責任,以確保整個銀行遵守一切相關的法律和規定。第四,董事要以保障廣大存款人的利益和投資人的利益為自己的目標。我們在試驗了一段時間以后,首先要特別注重董事對自己承擔責任的意識,要有這個覺悟;其次我們要特別注重董事會里每個董事的專業素質和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使得能夠充分發揮獨立董事在不同類型股東之間利益制衡和利益保護的作用。
另外,也應該建立規范的董事退出機制。我們現在有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和獨立董事,他們履職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退出也要有一個科學的機制。退出要進行相應的離任審計并履行必要的程序,這決定了以后他還能不能在其他經營機構任董事。
建立專業化的經營管理團隊
現在正在改革的國有商業銀行有的建立了首席官制度,有的正在從境外聘請一些國際專才,這是很好的嘗試。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有清楚的認識。專業化的經營管理團隊、人才非常重要,因為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期,知識經濟時期最重要的資源是知識專才,現在各個國家,表面打的是貿易戰、投資爭奪戰,背后實際上是大規模進行的人才戰。看一看我們周邊的國家,看一看西方的發達國家,就會明白這一點,趨勢明顯。所以,對重點的發展行業,比如金融和其他的服務業應當積極地輸入專才。銀行業是當今知識經濟的典型行業之一,而我國金融業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這不要回避。我們國家的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和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對國家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起關鍵作用。這個行業和資本市場如果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個金融和社會的穩定,所以要站在這個高度上來看。我們要將高管人員的管理工作制度化,同時要建立符合實際情況的高管人員選聘機制,把選拔工作做得更好。不僅要求高管人員突出道德、品質、專業水平、管理能力,還要對高管人員實行目標管理,建立相應的問責制、業界的評估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要保證高管和審計委員會工作的獨立性。高管有其工作獨立性,在其工作范圍內,要尊重其獨立性;尊重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同時,還要改善他們的發展環境,人才是需要一個發展環境的,要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生活環境和稅務環境。國際專才請進來不容易,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可以來我們大陸工作,但是不愿意把這里做駐地。你請他來這里做CFO、CRO和CTO,他說很有吸引力、有挑戰,但是他會提出自己的駐地在哪里?在香港他來,在大陸不來。什么原因?就是個人所得稅累進的具體規定及水平無以吸引高級人才,這個問題很迫切。結果有的公司就打擦邊球,代付個人所得稅,這是不對的。
監事會的地位和作用
良好的公司治理需要建立科學規范的監督管理體制。從國際上看,公司治理的監督體制有兩種模式。英美的模式主要是通過董事會中的獨立董事和獨立的審計委員會對銀行進行監督,這是全球的主體模式。但也要承認,德國和日本有通過設立監事會行使銀行監督職責的模式。對這個問題要具體看。在德國,實際上監事會行使的是董事會的職責和形式。在日本,有董事會、理事會、監事會,現在都存在。前幾年,日本也在發布新的改革指引,但改革不徹底。目前我們國家對正在改革的商業銀行實行雙重監督的模式,董事會和它的審計委員會主要對銀行進行獨立的監督,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設有監事會,這樣一個模式是特殊的。如何在我們國情下,在這個框架中完善銀行公司治理的機制,需要我們認真地研究,不斷地總結經驗,與時俱進,給予完善。在中國,大型銀行國有股東是絕對控股的,大股東持股51%以上。即使上市以后,從交通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方案看,國有股東還是占有絕對控股的地位。在這種體制下,結合我們的國情,設置監事會有其必要性。但是,這項工作還是要進一步去完善。最重要的,要對董事會和監事會盡可能設立明確的責任邊界和議決事的程序,并且要向廣大投資人披露。
其次,對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職責和報告路線交叉的,要有明確的指引。比如說,董事會要向股東大會匯報,監事會也要向股東大會報告,兩個報告人都要報告,這種交叉要有具體的指引。又比如說,公司董事會在向股東大會和監管者提交年度報告的時候,需要不需要包括監事會的獨立報告。這個獨立報告對董事會的報告以及高管人員履職情況,要不要做一個鑒證。這可以去嘗試,得到廣大投資者的理解。再比如說,對公司內控有效性的評估,這個誰做?應該董事會做。但是,董事會對內控有效性的評估,有無評估依據,評估報告本身的依據是否充足,有無缺陷和重大缺漏,以及怎樣對公司外部審計師的工作進行評價?這項評價工作應該由監事會來做。這樣,能夠使得監事會的職責邊界及交叉部分有一個指引,使大家理解在國有控股的情況下監事會能夠運作,這對公司治理是積極的完善。當然,對整個監事會的工作,也要不斷地總結經驗,給予完善。但是,這個問題不要回避。現在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過于簡單。投資者講,有了董事會,為什么還要有監事會。我們不能只簡單地回答這是中國法律規定的,這樣不夠全面,要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背后,不是找一個理由對付人家,而是更好地來使我們工作的職責更加明確,使我們的工作在自己的法定權限里做得更好。
股東的關聯交易問題
目前,大型銀行有各種各樣的子公司,也有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有的銀行還有實業界的股東,實業股東本身又是銀行的大客戶,這就容易發生復雜的關聯交易,或者重大的關聯交易。目前各個國家都將控制關聯交易風險作為公司治理建設的重要內容。韓國和印度等國家2004年明確規定非金融類企業不能作為銀行的股東。2004年以來發生的一些重大的混業監管方面的反向逆勢,花旗銀行、瑞士信貸集團都在積極尋求重新把多元化和混合經營的子公司趕緊賣掉,越早越好。沒有聽說過銀行管得好保險公司或保險公司管得好銀行(包括投資銀行)的很多例子。人的經驗,人的思維模式,人的工作負荷,決定了他不可能多專多能。這些問題,值得大家高度重視。如果我們對于這些情況沒有深入研究,那么銀行上市的時候,對不起你的是市場上的眾多分析員,他看不明白也說不清楚,就打壓你的股價,你的定價就好不了。然后一旦出現什么“新聞”,股價上去的也叫你下來。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
內控建設是我國大型銀行改革的難點和重點
我們銀行目前的內控建設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個難點,也是個重點,需要深入研究找出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里。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
內控建設沒有目標。銀行常常問監管者,告訴我做什么?你說什么,我做什么,叫做被動合規為導向的內控,沒有具體的內部控制目標的設定,這是通病。一家銀行和別的銀行不一樣,因此銀行內部控制設定什么樣的目標,是各行自己的事,而不是監管者的事。等監管者來“一刀切”,是不對的。缺乏正式的風險和缺陷的評估程序。沒有風險評估的程序,缺乏正式的測試方法來支持,那么在內控的控制本身上,有這樣三個大問題:
第一,控制不標準。即內部控制缺少證據支持,缺少標準。這又表現在各家銀行的內控文件不能與時俱進。一是不完整,業務早就發展在前面,制度卻不能及時覆蓋;二是過時,就是能覆蓋的那部分過時了,與現在業務的發展和管理、監管者的要求都不吻合,沒有相應修改;三是缺乏對主要業務環節和整個業務程序、目標、風險的控制作全面分析,都是單打一的單點檢查,單個故事的檢查,就跟過去搞運動式的檢查一樣,沒有對整個業務的程序、環節、目標、風險控制作全面分析。
第二,內審不能完全獨立。大型銀行在內審方面已有很大的進步,內審有了一定的獨立性,變成區域性的,有的是總行直接管的。但是,仔細看其工作部署和工作運行的特點,仍然還像特別工作小組,任務很零散,內審的獨立性仍然受到上上下下各方面的限制。
第三,控制只能在主要業務層面和產品上進行,不能覆蓋整個銀行層面。從未看到過在一個大的銀行層面上的控制,缺乏全面的審計覆蓋面,對一些重要但帶特殊性的領域更是如此,如對IT信息科技、共享后處理中心、呼叫中心、審貸中心以及外包領域方面更不涉及。在強調審計的獨立性和管理以后,銀行上收審計層面是對的,但同時對深入到基層單元的有效稽核又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在絕大多數銀行都沒有建立流程銀行的觀念,銀行內控體系仍然按照職能部門來展開,每年計劃審什么,今天審財會部,明天審公司業務部,后天審零售業務部,而不是滲透到銀行整個流程中去。只要內控哪一天不能延伸到整個銀行、整個流程中去,那么內控就無法演變成一種管理文化。你查到風險管理部,能查出一串問題來,然后呢?他可以怪其他部門,說這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那是別的業務部門的事情。而審計部今年計劃就是檢查這個部,無以顧及其他,最后上報的就只是關于風險管理部的報告,最后帶幾句待查的話,劃不了句號。這就很不正常。
按照《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規定,整個上市公司,不管它是銀行還是保險公司,都必須是整個的一個企業、一個銀行、一個公司的流程總控制。前、中、后臺,從廣告成本、推銷、風險控制,到收付清算,進而演變成一種管理文化。這方面我們的差距還很大,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盡快進行深入的改革。
改革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有關會計制度
大家非常關心IAS39和IAS32文件,財政部最近已經決定從明年1月份開始要實行新的減值準備。銀監會的態度是:
第一,監管指標和財務指標是兩個系列。也就是說,大家仍然要繼續推進5級分類,甚至11級分類、14級分類,大家都有這個獨立決定權。我們鼓勵大家對資產進行準確的分類,任何時候這個方向都不改。即使推進國際會計準則新規定(IAS39和IAS32),別的國家也沒有調整資產分類的標準。準確分類是個方向,不要動搖,不是說因為撥備不根據這個走,大家就廢除了5級分類,那就天下大亂了。
第二,銀監會堅決支持財政部的準備金改革政策。實際上,這個成果的得來,我們也做了大量工作。會計準則是很重要的準則,這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這件事情我們非常贊成、非常支持。有些東西必須要改變,這個改變就牽扯到怎樣計提準備金等問題,我們必須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和財政部新規定做。這個做法將比現在操作上要復雜,但是比較科學。對此大家要有思想準備和行動措施。這是第一個轉變。
另一個轉變,就是抵押品的計算?紤]到抵押品提取的實際困難度以及高昂成本,我們在計提準備金的時候沒有考慮抵押品,這是為了促使大家更加審慎經營,更加重視現金流量。但是,根據國際準則和上市要求,在5級分類的時候,銀行在測算公允價值的時候是不要去考慮抵押和擔保的情況。這與我們是一致的。測算公允價值的時候,做現金流貼現,一個大戶一個大戶地來算,不考慮抵押擔保,這是一致的。但在計提準備金的時候,可以把抵押品包括在內。因此,銀監會本來的出發點是希望大家審慎經營,符合中國國情,既然現在可以和國際慣例接軌,大家就要大大加強對抵押品的管理。對抵押品過戶交易手續中的所有的稅費,我們要提出要求,不然白算,這和國際慣例不完全一樣。我們準備要和國際慣例一致,所以我們要向大家解釋一下。明年1月1日就要開始執行這項規定,2006年底的時候上市銀行和擬上市銀行就要按這個來做。在我國現行條件下,銀行要做現金流量的貼現,來算現金流量的波動,然后要算公允市值,這很難。但也不完全是這樣,我們可把零售貸款、小筆貸款、信用卡統統作另外一種處理,只是對一定金額以上的客戶按國際慣例要做這樣的減值計量和提足準備。
IAS32款主要講信息披露和信息質量。這方面和我們的透明度建設是一致的,我們要注意學習、研究。
有關《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雖然是針對美國上市的公司,但我國在美上市公司已有19家了,他們都在緊張地做相應的準備工作,這項工作對我們今后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上市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由于美國都是大家上市和發債路演的一個重點,同時不少國家和地區的聯交所和證監會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響,所以我們留意一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有好處。該法案不適用于我們,也不適用于香港和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但是對它的302和404款,應有一個了解。至少在路演的時候,要會應對有關投資人和其他相關人,因為他們作為機構投資人熟悉和了解該法案,另外股東當中如果有實業公司,又在美國上市,那么股東能不能按法規來理解和改變自己的內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等,都是需要充分把握的。
有關銀行客戶的公司治理
對大型銀行公司治理改革我們確實有很好的改革標桿和深刻的理解,但最后能不能取得實效,還取決于銀行的客戶能不能把自己的公司治理加以完善。因為我們的大型銀行都是公司業務占主要地位,現在調整結構,方向沒有問題,但是這是一個痛苦的、長期的過程,不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聽之任之,或只做零售業務,不做公司業務。那么,我們在推進公司治理的時候,應該把我們公司治理方面的理念、經驗推廣到我們的客戶中去。我們今天對銀行業公司治理的認識在全國各行業都是前衛的。要不斷地去推進我們的企業(客戶)加強改革,加強公司治理建設,因為在今天中國千家萬戶的企業不管是國營的還是民營的,一個很大的管控機制還是我們的銀行,不是其他管理部門。銀行獨立審貸,條件不符就不給貸款,不給授信;你改進了,就可以區別對待,給予支持。
信用文化的建設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是銀行,另一個方面是客戶。要通過我們對他們的嚴肅要求、科學評估和評判把這項工作逐步地推進,逐步地引導他們建設和維護良好的信用環境。這已經不是一個道義的規勸,因為我們要執行IAS39和IAS32款,我們就必須要對這些客戶未來的現金流量做測算,其脆弱性、波動性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撥備,影響撥備就影響撥備覆蓋率,就影響盈利,就影響到資本充足率,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是我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必須銀企合作、共同建設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
(責任編輯 胡同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