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張廣明
本報訊 在熱錢的推動作用之下,上半年的銀行存款也強勁增長。不過,在貸款規模受到控制的情況下,突然增多的銀行存款未必是好事,這意味著銀行將為此支出更多的利息。
熱錢推高銀行存款
根據央行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49649億元,同比多增15574億元。從分部門情況看:居民戶存款增加22070億元,同比多增13798億元。
央行上海總部此前發布的報告也表示,上半年,上海中資金融機構存款增長強勁。其中,定期存款增長尤為明顯。該報告還認為,存款增加較多,主要是受股市震蕩、人民幣升值和加息預期等因素影響,資金回流銀行的趨勢十分明顯。
除上述因素之外,其他導致銀行存款增多的因素還有熱錢。一直以來專門跟蹤研究熱錢的廣東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黎友煥告訴記者表示,從他們專門針對港澳臺地區居民的調查問卷以及其后從銀行反饋到的信息來看,流入境內的熱錢大部分來自于這些地區居民的儲蓄資金,而其最終的去處就是銀行存款。
相關的數據也在證明這種猜測的可靠性。根據統計數據,6月份的外匯儲備較5月份銳減近300億美元,巧合的是,當月人民幣各項存款新增加額也較5月份大幅減少近1000億元。
從實際情況來看,銀行存款的吸引力并不差,由于利差及人民幣升值,僅此兩項熱錢的無風險收益已經超過10%。不過,到底有多大比例的銀行存款來自于熱錢,目前還不得而知。
考驗銀行盈利能力
在存款增加較多,而貸款規模又受到限制的情況下,銀行需要迫切為這些新增存款尋找出路,否則將影響其盈利能力。
相關數據也顯示出這種苗頭。作為衡量銀行資產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貸存比正呈現出下降趨勢。該指標的比率降低,表示銀行的資產使用效率也在降低。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43.90萬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8.62萬億元。據此可以得出,貸存比約為65%。從5月份的數據來看,該月的貸存比基本維持這一比率不變。不過,與3月末數據相比則有所下降。
盡管下降幅度并不明顯,但如果未來銀行存款仍然大幅度回流銀行,而信貸規模控制又無放松的情況下,這種下降趨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加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上半年銀行存款增加增多,對銀行的盈利能力并不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他解釋說,當前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4.14%,與央票、同業拆借的收益大致相當。因此,銀行支出的存款利息完全可以通過其投資收益來彌補。
不過,他同時表示,出于穩定通脹預期的需要,央行有必要實行非對稱加息,單方面提高存款利率。“如果是這樣的話,對銀行的影響會更大。”郭田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