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小黃詳解宏觀調控對商業銀行的影響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3:19 金融時報
宏觀調控是銀行調整信貸結構良機 建行首席風險官朱小黃詳解宏觀調控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記者 戴磊 從緊的貨幣政策、嚴格的信貸投放規!@樣的宏觀調控形勢對于長期以傳統存貸業務為主的商業銀行無疑是嚴峻的挑戰。而從銀行的反饋來看,面臨壓力,各銀行都表達了對宏觀調控政策的響應,但其又該如何應對、加速業務轉型?就此問題,記者專訪了建行首席風險官朱小黃。 記者:當前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導向已經非常清晰,正在研究出臺一系列新的更加有效的調控政策,建行是如何看待本輪宏觀調控的? 朱小黃:宏觀調控的直接起因是我國經濟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偏多,國際收支順差較大,特別是去年以來,物價總水平持續上升。不解決好這些問題,顯然我們就不能保持長期快速健康的增長。從深層次來看,經濟發展是一個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且和社會問題相伴,例如民生問題、污染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社會穩定問題等等。雖然都是局部性問題,但是帶來的影響將是全局性的。宏觀調控符合經濟發展內在規律,對此應該有一個宏觀的、長遠的和國際化的專業視角。從正面理解宏觀調控的現實積極意義和歷史意義,自覺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 從建行角度來說,首先,追求利潤最大化與貫徹宏觀調控間并不矛盾。作為市場經濟中的商業機構,建行必須“在商言商”,努力追求股東回報最大化;但另一方面,作為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的大型國有控股銀行,又必須“在商明政”,自覺貫徹宏觀調控政策。 事實上,在目前國民經濟還處在偏快,但還未發展成全面的經濟過熱時,通過宏觀調控來主動調整結構,熨平經濟周期的波動,可以減少銀行經營的周期性、結構性波動風險,保證銀行業的長期穩健成長。從這個角度看,宏觀調控對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大利好,甚至可以說是為銀行調整信貸結構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 記者:對于國家的信貸調控政策,建行貫徹情況如何? 朱小黃:去年,銀監會要求建行,將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投放壓縮控制在3500億元之內。這盡管給資金運用平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建行還是從宏觀調控的大局出發,堅決完成了貸款新增控制計劃。 今年年初,建行又下發了《關于做好2008年信貸結構調整工作的通知》,對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深化信貸結構調整工作做了進一步安排。從今年一、二月份的信貸投放情況來看,執行效果不錯。截至2008年2月末,各項貸款余額31773.4億元,比年初新增1028.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少增140.8億元,占全年信貸新增計劃的29.38%?傊,信貸投放總量適度,節奏較為均衡,總量和節奏都控制在銀監會規定的標準之內,既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和客戶的信貸需求,也較好地落實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人民銀行、銀監會的監管要求。 記者:您強調了當前宏觀調控為銀行調整信貸結構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為什么這么講? 朱小黃:當前是一個關鍵歷史時期,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推動信貸結構調整工作,雖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還遠遠不夠。比如迄今為止,相對于公司業務,建行的個人業務規模還是不夠大,與國際先進銀行相比,中間業務占比還顯得過低。 在當前國家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從緊的貨幣政策使商業銀行深切感受到了結構調整的壓力,貸款規模的不足,迫使分行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資源投向最有效益的行業、客戶和產品上。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宏觀調控為銀行信貸結構調整帶來了良好的契機。 從內部環境看,建行上市后,在治理結構、內部控制、決策流程、業務流程、隊伍素質、風險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建行經營形勢良好、保值增值能力前所未有,完全有能力從現在開始,犧牲一部分效益、利潤,對信貸存量進行“清盤式”的梳理,并對各種信貸業務存量作徹底的結構調整,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記者:建行將采取哪些舉措,調整信貸結構?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