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鋒:壟斷的銀行 錯位的弱者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8:00 每日經濟新聞
徐鋒 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似乎永遠不缺少標新立異的驚人論斷。 近日,工行行長楊凱生針對“許霆案”便有這樣的驚人之語。他抱怨,銀行系統出錯絕對不能成為某個人盜竊犯罪的理由,“銀行其實是弱者,并非公眾想象中的壟斷機構”。其言一出,輿論嘩然。 無獨有偶,近日農業銀行惠州分行出錯,給某電子廠員工發出雙倍工資,發現后展開追討,并要求不能立刻還錢者寫下還錢保證書。又如,ATM吐假鈔,銀行矢口否認;再如,儲戶資金被克隆存折取走,銀行拒絕賠償……這樣的新聞我們可信手拈來。顯然,銀行在面對小儲戶時,不僅算不上“弱者”,而且往往還因其特殊地位而異常強勢,甚至頗顯霸道。 不過,正所謂“千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銀行的驚人之語,雖挑戰了公眾的神經和忍耐極限,卻也帶出一個饒有興味的問題:一句在眾人看來無異于笑話的“銀行是弱者”,為何在銀行負責人口中,竟成了一個一本正經的判斷。也許,透過這一反差,我們才能參透“笑話”的可笑和“講笑話者”的可悲(或可恨)。 跳出銀行業,這種自稱弱者的“笑話”何其耳熟——醫院自稱“弱勢群體”、物業管理公司自稱“弱勢群體”,律師自稱“弱勢群體”,城管自稱“弱勢群體”,就連碰到“釘子戶”的開發商也自稱 “弱勢群體”……驀然之間,我們周圍這些平時毫不示弱的群體,竟然競相成了“弱者”! 真正的弱者,理應得到同情;矯情的弱者,難免令人側目。自扮弱者的矯情言論,動機何在?我想,一種可能,某些“強者”知道自己很強大,拿“弱者”開涮,正好比某白領戲稱“我是農民”;另一種可能,“強者”企圖將自己喬裝打扮成弱者,以緩解公眾反感;還有一種可能,他們確把自己當成了弱者,覺得自己在權力網絡中還不夠 “強大”或本該更“強大”。 如果是第一種可能,大家盡可群起而攻伐之、批判之;如果是第二種可能,大家不妨戳破之、嘲諷之;但如果是第三種可能,問題就復雜了,因為這種“相對弱勢”的自我定位,涉及到市場經濟中行政壟斷性經濟部門之間的權力分配亂象,更暴露出某些壟斷行業對舊日“更強勢”身份的依依不舍和自我迷失——而這,恰恰與市場經濟的“公平、公正、平等”這一最高準則背道而馳。 《廣州日報》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