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資銀行海外空檔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 15:20 《英才》
文|姬岳洪 中資銀行一系列的海外出擊震驚了國際金融界。 2007年10月25日,中國工商銀行以約54.6億美元收購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這次并購讓工行穩穩地坐上了迄今為止中國國有企業并購的“頭把交椅”,也讓近兩年來的中資銀行海外并購達到了高潮。 自2006年8月24日,中國建設銀行正式與美洲銀行簽署協議,以971億港元收購其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美洲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國際金融的舞臺上開始涌入更多的中國表演者:中國銀行100%收購新加坡金融租賃公司,中國工商銀行收購印度尼西亞哈林銀行90%的股權,國家開發行高調參股巴克萊銀行,民生銀行競購美國銀行聯合控股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并購澳門誠信銀行79.9%的股份。 就在十年前,中國的銀行業幾乎沒有跨海夢,甚至還被外國金融寡頭們打上了“技術上破產”、“一文不值”的標簽。入世承諾的“脅迫”,國際金融資本的悄然滲入,“資”臨城下的外國金融寡頭們的“跑馬圈地”,這些“門口的野蠻人”倒逼著中資銀行硬著頭皮改革:不良資產剝離、股改、上市。 時過境遷,當年被逼上梁山的中資銀行現在或許能夠跟“野蠻人”較一較力了。 銀行并購的三大“攔路虎” 即便這樣的試水性動作,中資銀行的高層依舊繃緊了謹慎的那根弦。 在中資銀行發力的同時,人們也開始頻繁發問:并購外資銀行時機對嗎?并購的條件是否成熟?并購會遭遇哪些風險……一連串的問題直指并購的中資銀行和銀行監管當局:你們是不是頭腦發熱? “不是心血來潮,也不是權宜之計,是我們海外建設的重大戰略。”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話語堅定。在他看來,銀行的國際化戰略是一個既定戰略,需要不斷自我完善和實踐,相反則不適合在“早上河東、晚上河西”這一瞬息萬變的資本市場立足“謀生”。 “作為擁有8萬多億總資產的工商銀行來說,只有400多億美元的境外資產,比重還是太低。”工行行長楊凱生顯然不滿意周邊的質疑。不僅如此,作為有力的支撐,董事長姜建清更是高調提出:工行國際業務經營份額要提高到10%的戰略目標。10%的國際業務比例屬于業內公認的“天花板”,但敢于放言的姜卻有著一整套成熟的戰略規劃予以支撐。 其實,深入采訪便會發現,并購沒有媒體渲染得那樣轟轟烈烈。從目前實行了海外并購的銀行看,僅僅涉及到了建行、中行、工行等幾家銀行;并購的時間跨越兩年之久;并購規模除工行并購南非標準銀行具有一定代表性外,幾乎都是“小打小鬧”。從業務整合上協同效應發揮還不明顯;而并購的對象幾乎是清一色的“遠親”或“近鄰”,唯一的“歐美”美國聯合控股也流淌著華人的血液。 即便這樣的試水性動作,中資銀行高層依舊繃緊了謹慎的弦。中行副行長朱民在允許回答記者一個問題的前提下,笑著回絕了《英才》記者拋出去的并購話題,他選擇了沉默。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會秘書陳彩虹則表示,出于身份敏感不便多透露內幕信息,不過,他提醒記者關注一下“大洋彼岸的事情”(次級債危機),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意思的是,郭樹清在隨后參加的《財經》年會上將這一謎底揭開:“次貸危機還沒有見底,我們不敢出錢去收購海外企業。”在他看來,次級債問題、并購風險包括利率和匯率的風險以及自身的管理能力帶來的風險,成了銀行并購的三大“攔路虎”。 銀行家們沒有想象中的脆弱和大意,并購外資銀行時,他們表現出了耐心、冷靜和理性。 劉明康傳遞的信號 面對眾說紛紜的中資銀行海外并購口水戰,身為銀行業監管“一把手”的劉明康扔給大家的是一個公式、一句話和一個問候。 “當人們在乎你飛得高不高的時候,我關注你飛得累不累。”面對中資銀行大規模的海外并購,劉明康態度是謹慎得多。 盡管作為銀監會主席,他是中資銀行“走出去”的堅定支持者。但他更多的是著眼全球來評估風險。“世界經濟整體在未來還將保持增長的趨勢,但外圍的次按問題還未結束。而當經濟處在上行周期的時候,金融機構的風險意識就會有明顯弱化。”因此,劉明康提醒中資銀行的海外并購必須要量力而為。 “Back To Basics”,“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回歸基礎”,“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劉明康在反復對中國銀行家們說著這兩句英文。 他在清晰地傳遞一個信號: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務求銀行將精力集中到基本的業務上去。 而面對眾說紛紜的中資銀行海外并購口水戰,身為銀行業監管“一把手”的劉明康扔給大家的是一個公式、一句話和一個問候。 公式:“在我看來,如果中資銀行并購1+1=2那是沒有必要干的事,1+1<2那是在干愚蠢的事,1+1>2那是要問你能不能達到的事。” 一句話:“現在看來,一部分商業銀行具備了走出去的最基本條件,我講的只是最基本條件。”為了厘清講話內容,他解釋說,并購成功需要達到至少兩個層面,基本盤面的資本充足率和市場化選擇的要求;深層次條件則是:并購后要創造出合成效應,輔之相關的戰略管理、法律、財務、人才等通盤考慮。 一個問候:“銀監會在看銀行高飛的同時,更關注它會不會飛得很累。”除了告誡了銀行界并購不要盲目,似乎更帶有并不輕松的監管意味。 “黑石事件”引發過敏反應 “國際化是趨勢,而出現的收購兼并是永恒的話題,但不能為了擴張而擴張。” 旁觀者自始至終都是清醒的,因為他們最擅長“挑刺”。盡管面對媒體、中介機構和投資者的煽動和鼓舞,股市開始格外垂青中資銀行,并導致其市值迅速膨脹。 “國際化是趨勢,收購兼并是永恒的話題,但不能為了擴張而擴張。”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認為。她甚至指名道姓地說中投投資黑石“投資時機就是不對”,或許這也是中國銀行界對“次貸危機”的風險反應過敏的根源。 不管從時機、管理、人才還是整合,旁觀者敏銳的眼光和思維甚至滲透到了銀行并購的每一個層面。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擔憂并購后的整合難題,直接點擊了銀行的海外經驗欠缺的“軟肋”:包括管理水平、經營理念、人員素質等,基本還停留在本土企業的層次。 “中資銀行海外投資并購最大的挑戰是人力資源的制約,擁有什么樣的國際化人才將是今后中資銀行海外拓展的瓶頸問題之一。”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吳念魯表示。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