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跨行查詢收費 為何如此短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07:00 人民網—人民日報
強行上馬,匆忙下馬。起止之間,不足一年 本報北京4月8日訊 4月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忽然宣布,經與會員銀行協商同意,人民幣銀行卡境內ATM跨行查詢停止收費。此時,離去年6月1日該費開征,尚不到一年。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收費,為何草草收場?它將給人們帶來怎樣的思考? 三角錢小 千層浪大 2006年6月1日,交通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工農中建等6家銀行開始收取跨行查詢費,境內跨行查詢每筆手續費0.3元。7月1日,中國郵政儲蓄也按同一標準開收這一費用。 三角錢激起千層浪。圍繞跨行查詢收費的爭論隨即展開。 銀行對于收費給出的理由是:ATM是有成本的,跨行查詢應該收費,并且是跟國際接軌。 中國銀行卡產業專家委員會成員鐘偉不僅贊成收取,并認為每筆0.3元是“收少了”,因為“成本是1.2元”。 可是,老百姓并不買賬。 早在跨行查詢收費醞釀階段的2005年10月,《廣州日報》委托德信商業管理咨詢公司在廣州做的500人調查顯示:50%的調查對象都不能接受這種收費,90%的調查對象表示如果收費,就盡量避開這項服務。反對意見集中在:沒有經過聽證會,違反《價格法》,壟斷定價;收費與國際接軌,服務卻落后于國際水平。 此后,對于跨行查詢費,反對者的聲音和行動,從未停止。 賺了票子 丟了面子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劉張君認為,ATM跨行查詢業務涉及到發卡行、收單行和銀聯,銀行開展此項業務,占用了ATM系統資源,增加了企業成本。 從單筆業務看,跨行查詢收費,彌補了銀行成本支出。但從總體業務看,市場反應不佳。一位在銀行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訴筆者:“對銀行來說,跨行查詢費用,實在是一筆微不足道的收入;而且,收費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消費者使用ATM,將造成資源的更大浪費。”據反映,跨行查詢收費實施后,銀行的跨行查詢交易量迅速下降。 更嚴重的后果是,跨行查詢收費,銀行形象受損。在這件事情上,中國銀行界是賺了票子,丟了面子。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副教授涂永紅認為,從年費到查詢費,銀行卡身上太多的收費,令持卡人對銀行有較大的反感,特別是中低收入人群。 某銀行人士告訴筆者,去年6月1日到現在,雖然一筆查詢銀行多收了幾毛錢,但是使銀行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大打折扣,得不償失。他認為,花花綠綠的紙票子是錢,銀行的品牌形象也是錢,而且是大錢。 停止收費 意在雙贏 對于取消此項收費,多數專家和銀行業人士都表示贊成。作為金融服務的賣方,銀行業旨在通過此番停止收費,與消費者達成雙贏。 一位專家認為,消費者對銀行增加收費項目有怨言,并不僅僅是針對收費本身,而更多的是對沒有享受到優質的銀行服務心有不甘。當時收費時,銀行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沒有預期消費者的反應,現在停止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說起停收跨行查詢費,在北京市朝陽區打工的姑娘小吳憨憨地笑了,“這對我們打工的來說是個好事呀。不收錢了,我要一個星期查一次,在外打工不容易,得看好自己的錢本子。” 一位銀行界資深從業者認為,停止收取ATM跨行查詢費,銀行眼下可能少賺了一筆錢;但從長遠來看,銀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更好了,老百姓會更愿意把錢交給銀行保管和打理。(楊麗娟 婁和軍) 應對競爭 要練內功 據新華社上海4月6日電 (記者黃庭鈞、鐘昊熹)跨行查詢收費“強行上馬開征,匆忙下馬停止”,并選擇在首批外資法人銀行開業不滿一周的時刻。不少業內人士把內地銀行業這一有失常態的“集體行動”解讀為“應對外資銀行競爭之舉”。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純博士表示,這說明內資銀行已經感受到壓力。“這是好事。但是,從跨行查詢收費這件事情上分析,應對競爭更應該練‘內功’。” 他說,跨行查詢費用的開征,說明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對自己的利益考慮過多,對客戶的利益考慮得過少;對自己的成本斤斤計較,對客戶的成本忽略不計。“因此,銀行的收費與服務水平不對等是當前國內銀行業的突出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有償服務才能被老百姓接受!” 業內人士還呼吁,作為負責任的銀行機構,今后再不能推行這種“被要求改善服務時借口‘中國特色’,為自己謀求利益時借用‘國際慣例’”的不當之舉了。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