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外資行進軍影響幾何 短期市場競爭格局不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09:24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袁蓉君 4月2日,首批轉制的外資銀行本地法人銀行正式開業,可以涉足人民幣零售業務,這標志著中外銀行同臺競爭的大幕已經正式拉開。當天接受記者采訪的中外機構專家認為,在市場競爭方面雙方各具優勢,短期內市場格局不會出現大的變化,而人才的競爭則會日趨激烈。總的來說,雙方合作有利于市場培育和實現雙贏。 短期內市場競爭格局不變 眾所周知,與中資零售銀行相比,外資銀行在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其在渠道(網點)資源和客戶資源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方面也明顯不足。而中資銀行在本土具有網點多、熟悉本地業務、客戶資源豐富的特點,在發展業務的方式上也比外資銀行更有優勢。根據記者的了解,目前,首批轉制法人銀行的外資銀行中,匯豐、渣打、花旗、東亞擁有的本地網點分別為35、23、16和32家,四者相加超過100家網點,根本無法與中資銀行在全國星羅棋布的網點相比。 鑒于上述原因,盡管本地法人銀行開業之后,外資銀行在華搶灘布局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從趨勢來說中外競爭必定會加劇,但短期內這種加劇只會集中于一小部分領域,比如高端客戶的爭奪。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副主任曾剛對記者表示,“目前雙方之間的比較優勢非常明顯,短期內會各安本分。直接的PK恐怕要等一段時間外資銀行可獲準通過并購實施超常規發展之后才能展開”。 就長期來說,花旗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告訴記者,在外資銀行網點增多以后,中外競爭將更加全面。他還補充說,因外資銀行偏重的不是價格競爭而是服務競爭和產品競爭,這對國內銀行來說具有正面作用,他們可以學習通過細分市場、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和更適合客戶需要的產品來競爭客戶。“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現,未來的銀行市場就會有更多的產品、更好的價格、更貼近企業和個人需要的服務。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可能是贏家。” 在外資銀行可以開展本地零售業務之后,普通老百姓是否愿意到外資銀行開戶是中外銀行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對此,曾剛表示,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銀行服務的便利性很重要。“他到銀行是領工資、繳納各種費用等。目前,各單位的工資賬戶基本不會開在外資銀行,加上外資銀行網點少,短期內無法提供日常的金融服務,即使其不設“門檻”,對普通老百姓的吸引力也不大”。“當然,如果我是富裕人士,可能會將一部分錢交給外資銀行打理,但同時仍會將日常的金融服務交給中資銀行”,他說。 人才競爭日趨激烈 除了市場競爭之外,中外銀行之間還有一個競爭就是人才競爭,這是很直接的。根據花旗和匯豐透露的最新信息,前者今年將在中國增加1000多名員工,后者則將在今明兩年增加人手1000名。這充分顯示,外資銀行對金融人才的需求與業務擴張同步上升。 那么,外資銀行如何才能招募到優秀人才呢?曾剛認為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挖中資銀行的墻角”。“這種做法的成效非常快捷,因為挖來的人才一方面帶來了適應中國本土的經營理念或方式,另一方面還帶來了客戶資源,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也是外資銀行進行市場擴張的一個重要手段”。鑒于外資銀行提供的高薪酬是中資銀行無法比擬的,雙方在人才方面的競爭將是激烈而現實的。目前中國大型商業銀行都由國家控股,如薪酬太高恐怕會引起非議。即使是機制比較靈活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鑒于其在發展模式與盈利能力方面與國際銀行具有較大差異,恐怕也很難開出像外資銀行那樣高的價錢與之競爭。 在此情況下,中資銀行應如何應對? 沈明高認為,人才競爭在一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不僅僅局限于金融行業,也不僅是在外資銀行進入之后才會顯現。因中資銀行的薪酬體制很不靈活,短期內可能會流失一部分人才,但如果中資銀行在這方面做一些改進,也有可能會從外資銀行找到需要的人才,這樣就是一種良性的競爭。因此,“問題不是在外資銀行挖人,而是中資銀行如何完善內部管理、治理結構、激勵機制等,更貼近市場需要”。方明則認為,高工資只是吸引人才的一個因素。“只有識別人才、用好人才,并給予他們恰當的激勵,才能使其愿意留下來”,他說。 優勢互補實現雙贏 當然,中外銀行之間也不僅僅都是競爭。實際上,在任何一個市場中,競爭者之間都具有合作的空間,雙方可以將各自的優勢組合起來共同開發市場,獲得雙贏的機會。沈明高表示,中外合作應著眼于拓寬市場,增加創新和產品,使所有的參加者都有更快的發展。 事實上,目前已經有很多外資銀行都成為了中資銀行的戰略投資者,雙方已經在多個領域進行了合作。如匯豐與交行、花旗與浦發、皇家蘇格蘭銀行與中行等。 外資銀行在中國拓展業務的方式是多層次的,如成立完全獨立的法人銀行、成為中資銀行的戰略投資者、將來通過并購城市商業銀行等獲得發展機遇。方明認為,這三種方式會長期并存。從外資銀行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他們通常都會將在當地成立的法人銀行與并購方式結合起來。 鑒于外資銀行轉制為本地法人銀行之后,將直接成為中資銀行的競爭者,有人擔心此前中外銀行的戰略合作關系可能會不利于中資銀行,因為外資銀行通過合作可能會掌握中資銀行的一些內部信息。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員方明認為這種擔憂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在戰略合作涉及到雙方發生利益沖突的時候。他表示,中資銀行對此應有所考慮,但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應采取一些相應的規范措施。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