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裝機突破6億千瓦 銀行謹慎授信電力項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15:19 中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信息網

  摘要:2006年電力建設速度繼續加快,新增電源機組容量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國電力裝機再上新臺階,截止2006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62200萬千瓦,同比增長20.3%。裝機突破6億千瓦無疑顯示了電力體制改革取得的豐碩成果,也為電力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在感慨我國電力工業技術裝備水平和制造能力取得新成就的同時,我們更應看到電力過剩的隱憂。

  2006年電力建設速度繼續加快,新增電源機組容量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國電力裝機再上新臺階,截止2006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62200萬千瓦,同比增長20.3%。其中,水電達到12857萬千瓦,約占總容量20.67%,同比增長9.5%;火電達到48405萬千瓦,約占總容量77.82%,同比增長23.7%;水、火電占總容量的比例同比分別下降了2.03和上升了2.15個百分點。分地區看,發電裝機同比增速超過30%的省份有:內蒙(45.4%)、云南(42.2%)、山東(33.6%)。全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達到28.15萬公里,同比增長10.4%,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達到98131萬千伏安,同比增長15.7%。

  2002年出現的電力短缺演變到2005年,讓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經歷了噩夢一般的"電荒"。但電力供應的"蹺蹺板"似乎很難在短缺與過剩之間保持較長時間的平衡,隨后不斷有聲音稱,或許2007年電力供應相對寬裕,但2008年"過剩"成為定局。

  事實上,綜合各方面的數據不難看出,年增1億千瓦裝機容量,與其說是對深受"電荒"之苦的報復性增長,不如說是需求決定了供給。一方面,雖然國家

宏觀調控的力度持續加大,但是為保證經濟發展不"失速"而進行的基本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的絕對量仍非常之大,由此產生的用電需求必須確保;另一方面全社會用電需求量迅猛增長。2006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4.0%,達到28248億千瓦時。目前,我國居民用電占總需求的比例僅為12%,僅為發達國家的1/3,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這也將成為推動電力需求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2006年10月做出的預測,2007年新投產的裝機規模將超過7500萬千瓦,2007和2008年增速將分別達到12%和10.5%。根據國家電網的預測,到2010年底總裝機容量突破8.4億千瓦。

  雖然2005年嚴重的"電荒"至今讓人心有余悸。但實際上,我國總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已經連續十年位居世界第二位。自2002年以來的3年,是發電公司成長壯大的良機,以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和中電投為代表的五大集團為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局面立下了汗馬功勞。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大唐、華能、華電三大集團在2006年紛紛進入裝機5000萬千瓦行列,國電總裝機也達到4300多萬千瓦。截至2005年末,中電投可控裝機容量3238萬千瓦,中電投將大力發展水電等可再生

能源的基礎上,到"十一五"末再投產26臺單機容量60萬和百萬千瓦的機組,平均翻一番。

  目前我國有三大類發電集團公司,第一類是全國性的五大發電集團,即華能、大唐、國電、華電和中電投集團,共管理著全國35%左右的發電裝機容量;第二類是新興的發電集團公司,如國家開發投資總公司、長江三峽開發總公司等;第三類是區域性能源集團,如皖能、浙能、

魯能、貴州金元、申能、四川啟明星、粵電集團等實力雄厚的多元化電力投資集團。

  在遭遇環保總局"限批"的同時,很多小型電力公司損失可能比較大,但大企業則可抓住這一次機組更新的機遇,促進產業調整結構。

  預計2007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率為12%左右,全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將比2006年降低200小時以上,容量小、參數低的機組將面臨嚴重的市場考驗。

  由于"十五"期間,關停小火電機組的任務遠未完成,"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關停小火電4000萬千瓦,2007年前后,將是建設周期為3—5年的發電廠投產高峰期,也是關停老、小機組的高峰期,預計年淘汰機組的裝機容量不低于700萬千瓦。綜合考慮新投產機組和淘汰機組的增減相抵,保守預計2007年總裝機容量的增速將達到13%。

  2006年,全國加快電源結構調整,優化節能環保經濟調度,陸續關停凝汽式燃煤小機組和老小燃油機組,實際上,以五大發電集團為代表的國有發電龍頭企業在成立四年來,在完成繁重的生產建設任務的同時,一直在盡力地推動著企業自身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2006年全國供電煤耗為366克/千瓦時,比2005年降低4克/千瓦時。

  銀聯信分析:

  裝機突破6億千瓦無疑顯示了電力體制改革取得的豐碩成果,也為電力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在感慨我國電力工業技術裝備水平和制造能力取得新成就的同時,我們更應看到電力過剩的隱憂。

  急需破解的難題是,在電力供需形勢總體有所緩和、全國電力工業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電力產業的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據資料對比,在2006年全國基建新增投運的發電裝機10097萬千瓦中,按照電力裝機與發電量的構成比,水電新增971萬千瓦占9%,火電新增9028萬千瓦占89%,火電發電量23573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83.17%,;而2001年水電8301萬千瓦占24.5%,火電25314萬千瓦占74.8%,發電量占81.2%。可以看出,6年來火電在整個產業結構中所占比例不降反升,結構調整任務更加艱巨。

  近期,國家環保總局向媒體通報嚴重違反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的鋼鐵、電力、冶金等項目,并首次啟動"區域限批"政策來遏制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迅速擴張趨勢,包括多座在建發電廠在內的82個項目"緊急迫降"。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對調整電力結構的決心,電力過剩已成為定局,扶持政策的缺失和市場供給的飽和,讓銀行必須謹慎授信電力項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