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2007年醫藥產業市場形勢不容樂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15:16 銀行聯合信息網
摘要:2006年是我國醫藥行業形勢嚴峻的一年,面臨國家政策的重大調整和嚴格監控、主導產品價格處于低價徘徊、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國家連續對制劑產品降價、人民幣連續升值等諸多不利因素,但全行業總體上仍取得了較好成績。有關專家預測,2007年國家對醫藥行業監管力度將進一步加強,藥品政策性降價繼續進行,外資企業介入程度加深,市場形勢將更加嚴峻;跨國公司加快實施全球化戰略,民族藥業發展更加困難。 2006年的產業特點是,工業生產和商業銷售增幅下滑,企業效益下降;進出口仍高速增長;虧損面穩定但虧損額加大;醫院終端增幅創近10年新低,零售穩定增長。林建寧在報告中透露,今年1~9月份,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現價)完成3861.83億元,同比增長15.90%,累計實現利潤272.21億元,同比增長8.14%,比上年同期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其中化學藥品制劑工業實現利潤76.66億元,同比下降4.08%,中成藥實現利潤65.95億元,同比增長2.00%。 作為產業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風吹草動無不反映出整個行業的形勢。2006年上半年醫藥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4%,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讓人稍稍松口氣,但是凈利潤下降23%的現實卻讓我們感到沉重。 2006年上半年全國百強企業前10名、前20名、前50名和前100名銷售收入所占比例分別為23.04%、29.07%、38.54%和46.86%,增長速度同比分別為4.03%、2.87%、2.38%、2.26%,呈現出排名越靠前增速越快的規律,這種現象說明在目前產業處于低潮期的狀況下,大企業的效益要好于小企業,產業集中度可能進一步提高。 出口和零售的增長是今年醫藥行業的主要亮點。來自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醫藥保健品對外貿易順差額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而對于醫藥終端的表現,第一終端增速明顯放緩,第二、第三終端增長強勁。”根據南方所數據,2006年上半年醫院銷售799.8億元,比2005年同期的752.4億元只增長6.30%,而2006年上半年零售市場銷售規模達420億元左右,增幅達到16.67%。 銀聯信分析: 2007年醫藥市場將呈現以下特點:外資企業市場份額快速提升;醫藥商業重新洗牌,出現新的業態;第一終端增長放慢,第二、第三終端增長活躍;藥價水平下降;口服中成藥市場成為競爭熱點。以下是對影響2007年醫藥行業市場形勢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是原材料價格依然居高不下。煤、電、油、運、水、蒸汽、農產品等各種原材料、動力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相當部分在2007年還有上漲的趨勢,使醫藥生產成本不斷升高,困擾醫藥行業的發展。 二是制劑藥品降價不可避免。2007年,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對藥價進行調整,業內關注已久的國家發改委第21次藥品調價政策即將出臺。此次價格調整主要針對心腦血管和內分泌類藥品,仍以降價為主,平均降幅達到21%,其中專利藥平均降幅為10%,原研藥平均降幅為16%,部分產品的最高降幅甚至達到80%-90%。今后,國家發改委將每兩年對藥價調整一次。對于制藥企業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是環保治理投入加大,贏利能力降低。化學原料藥產業是一個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隨著國家對環保監管力度加大,制藥企業在環保治理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加大了企業的產品成本,降低了企業的贏利能力,也是造成醫藥制造企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的一個主要原因。 四是跨國公司加快實施全球化戰略,民族藥業發展更加困難。從世界醫藥經濟的運行情況看,跨國企業加快實施全球化戰略,競爭熱點就是具有強大發展后勁的中國市場。這對中國醫藥市場產生的影響是,在跨國公司加大對中國投資的同時,外商獨資企業將成為主導,外資企業市場份額上升,同時跨國企業將研發中心也搬到中國,使得專利藥生產和科研本土化的進程加快,對國內制藥企業將產生一些影響,也將促進國內醫藥產業的結構調整。 因此我們認為2007年將是醫藥行業的政策年,醫改方案及具體實施文件將陸續出臺,行業政策環境發生較大變化,醫藥企業在行業環境變化中可能出現較大分化,優勢企業脫穎而出,大量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信貸部門對該行業的信貸投放應謹慎。 [本文由銀行聯合信息網提供,未經北京銀聯信信息咨詢中心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