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資銀行:靠什么與狼共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13:16 上海金融報
據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2006年12月11日中國金融業對外資銀行全面開放后的短短三周內,在滬外資銀行已經吸收人民幣存款達到 2.98億元。這一數字讓中資銀行切實地感受到外資“狼”的厲害。面對“狼”的來勢洶洶,“羊”豈能坐以待斃?事實上,中資銀行已經紛紛采取措施,通過重組內部管理架構,實現專業化分工;加大業務創新和產品開發力度,積極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加固“羊圈”,抵御外資“狼”的擴張成為中資銀行今后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當然,對中資銀行而言,在全球金融一體化趨勢下,與外資銀行同臺競技既有機遇又有挑戰。站在開放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中資銀行的不懈努力,將會迎來燦爛的明天 王睿 焦點:中間業務 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中資銀行提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中間業務”。在各自的發展計劃中,各家中資銀行都把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當作頭等重要的事情。為何中資銀行現在對中間業務如此熱情呢? 從金融市場的市場化進程看,長期以來,中國內地的商業銀行發展多以公司金融業務為主要經營模式,以規模擴張和發展為目標,以利差收入為主要盈利來源。在收入結構中,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90%以上。但隨著商業票據、債券市場的大力發展,尤其是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商業銀行經營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其傳統的信貸市場受到擠壓,傳統的公司銀行經營模式受到很大沖擊,可提供的金融資產比例不斷下降,利差空間日漸縮小。從國際經驗看,利差空間縮小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然趨勢。商業銀行為了生存,必須大力開拓各種非利差業務,以增加收入。 一般來說,中間業務帶來的利潤應該占到整個銀行利潤的30%-70%。“花旗銀行和巴克萊銀行中間業務的貢獻,都超過了70%;恒生銀行今年上半年就有60億美元的利潤來自中間業務,占其利潤總額的48%。但目前中資銀行來源于中間業務的利潤比例還不到15%。”民生銀行上海分行貿易融資部總經理徐捷指出,一直以來,存貸款利差收入成為中資銀行的主要利潤之源,但隨著利差水分的逐步擠壓,資本約束的日益趨緊,貿易金融業務低資本消耗的特點開始逐步引起各家商業銀行的重視。要在資本約束背景下,發展業務創造利潤,就必須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從監管背景看,《新巴塞爾協議》實施后,我國金融監管強調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監管模式。在這種監管背景下,商業銀行必須主動調整風險偏好,科學配置各項不同風險權重的資產運用,擺脫單純依靠擴大資產負債規模來實現利潤增長的模式,以符合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為此,商業銀行必須大力發展低風險業務,利用自身優勢,以中間人或代理人的身份為客戶辦理代理、委托、擔保和信息咨詢等中間業務,來獲得豐厚的利潤。 從國內外新興金融需求看,伴隨我國市場化程度的加深,企業與個人的投資與消費趨于多元化,導致大量新興金融需求的產生,客觀上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加快中間業務的發展,以適應、滿足并推動這些需求。同時,我國經濟日趨國際化所引發的國際投資、結算等領域的跨國金融中介需求,也為中間業務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在經濟和金融國際化的背景下,國際業務特別是表外國際業務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指標。 因此,發展中間業務,成為商業銀行自身持續經營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在這方面,中資銀行明顯要落后于外資銀行。 在去年12月初,中國銀監會出臺了《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一般來說,銀行的收入結構,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金融創新的水平。”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在《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外資銀行的差距就是創新能力的差距。他表示,《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核心內容是鼓勵發展,強調規范。銀監會將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簡化準入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同時加強持續性監管,注重對新業務整個流程的風險控制。有業內人士指出,《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出臺和唐雙寧的表態,就是為了激勵中資商業銀行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措施:機構改革 圍繞著發展中間業務這個核心,各家商業銀行選擇了適合自身發展特點的途徑,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光大銀行上海分行選擇了機構改革,作為自己的突破點。 “組織架構的改革,是中資商業銀行的一個必然選擇。”光大銀行上海分行行長劉正民告訴記者:“改革的動因來自自身要求和外部環境。” 他指出,銀行業的開放必將帶來競爭的新格局。“雖然在短期內,外資銀行因為網點和法規的限制,無法和中資銀行進行全面競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外資銀行之間的競爭將擴展到銀行業務的各個領域。中資銀行只有主動應對,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勝利。”據劉正民介紹,由于市場不斷的發展,以公司業務為利潤重要來源的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遇到了發展“瓶頸”。現在很多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比較愿意直接到市場上融資,這就造成了其對商業銀行的金融依賴在逐步降低。同時,如果利率實現市場化,那么,很多中資銀行都將陷入被動的局面。“但我們要注意到的是,雖然公司金融業務出現了萎縮,但是個人業務在逐漸上升。就存款而言,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公司存款為10萬億元,但個人存款已經達到15萬億元。”劉正民認為,商業銀行在個人零售業務方面的“舞臺”將越來越大,這就對中資銀行傳統的組織架構提出了“改革要求”。 “外資銀行的架構體系,很值得我們學習。而我們更希望通過學習外資銀行的先進經驗,實現成功轉型。”據了解,很多外資銀行在若干年之前的組織架構,就像現在很多中資銀行的組織架構。“外資銀行在組織管理方面,有過很多經驗教訓。”劉正民告訴記者:“以渣打銀行為例,如果不是具有現在的管理體系,恐怕它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就倒閉了。”他認為,現在中資銀行走的組織架構改革之路,就是以前外資銀行走過的路。“中資銀行要借鑒外資銀行的成功經驗。” 據了解,此次光大銀行上海分行改革轉型的目標,就是迅速建立扁平化、專業化、集約化的公私業務營銷管理組織架構,目的是有效促進業務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并在發展中逐步形成比較競爭優勢。 有業內專業人士指出,隨著中外資銀行之間全面競爭的展開,中資銀行不斷從組織架構、績效管理等許多方面自主開展內部調整,這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也符合國際銀行發展趨勢。中資銀行現在就是要理清思路,通過內部調整,尤其是觀念轉變來適應新的競爭環境。 目前,光大銀行上海分行已將32家支行重新改編為9個公司業務經營部門、2個公司業務特色支行和30家零售網點。對于改革后的效果,光大銀行上海分行相關人士表示,“結果是可喜的。”該分行個人業務部總經理奚潔告訴記者,有了30家零售網點,今年零售業務的利潤估計將有108%的增長。“換句話說,機構改革將讓我們的零售業務出現翻一番的喜人景象。”奚潔指出,通過30家零售網點,該分行計劃在今年大力展開一系列的銷售“攻勢”,“包括推出光大銀行的眾多理財新品,做好代銷基金、代銷保險等業務。在個人業務方面,我相信今年會有可喜的變化。”他指出,除了傳統的銷售項目,該行還在上海推出了出國金融服務,為有出國留學計劃的家庭,提供一系列咨詢和服務。“由于網點的專業優勢,光大銀行上海分行在零售銀行業務方面,相對以前會出現質的飛躍。”有業內人士如此評價。 據了解,光大銀行上海分行的機構改革,已經被光大銀行總行推廣到全國范圍。與此同時,一直走市場化道路的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也在近期開始進行相關機構的改革。 關鍵:電子銀行 互聯網的出現和快速發展,催生了電子銀行這一新型的金融服務渠道。而電子銀行的出現,對銀行業產生了重要影響,改變著銀行業服務、營銷和管理模式,并改變著銀行業的競爭格局。 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內地之后,十分清楚自身的“致命弱點”:網點太少。于是,外資銀行憑借自身完善而又發達的電子渠道,通過建立電子銀行來彌補網點的不足。面對這個新情況,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日前在“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財富論壇”上指出,工行50%的業務量將在未來三年內轉移到網上進行。 “工商銀行不僅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銀行企業之一,還將成為世界最大的互聯網企業之一。”姜建清非常清晰地向公眾表明工行轉型的目標———未來十年內,工行業務量的70%將轉移到網上。 姜建清表示,客戶正逐步脫離銀行柜面服務是今天的現實,電子銀行逐步替代銀行網點是明天的必然。未來,電子銀行將從交易渠道向銷售渠道發展,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發展,而電子銀行服務和產品的多樣性,亦是未來銀行克敵制勝的關鍵。電子銀行產品創新的巨大優勢體現了核心競爭力的“異質性”,并將改變商業銀行的業務結構和成本結構。 最有力的證明,莫過于這樣一組數據:作為中國內地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的電子化建設和電子銀行的發展也走在國內銀行業的前例。2006年,工行每天平均辦理銀行業務4000萬筆,而通過電子渠道處理的業務已經達30%,電子銀行辦理的業務量相當于6000多個網點辦理的業務量;去年1-11月,工行電子銀行交易額達到了40.8萬億元。 目前,電子銀行渠道已經成為推銷銀行產品和服務的又一新渠道,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工行在2005年推出網上基金業務,首年即在網上銀行買賣基金84億元,而去年的銷售金額又增長了250%。 專家指出,與傳統銀行相比,網上銀行在降低經營成本、完善服務質量、拓寬業務領域等諸多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據測算,工行網點單筆業務的平均成本約為3.06元,而網上銀行的單筆業務成本僅為0.49元。 “工行的口號將從工商銀行‘您身邊的銀行’變成‘您家中的銀行’。”姜建清如此樂觀地預計。 贏利模式:“二八定律” 眾所周知,外資銀行在與中資銀行競爭中的“殺手锏”,除了電子銀行,還有一個就是“高端理財”。在2006年12月11日之后,能夠到外資銀行存100萬元的客戶,無疑就是“高端客戶”。隨著外資銀行不斷打出“高端理財”牌,中資銀行面臨的高端客戶流失的危險也越來越大。面對外資銀行搶奪高端客戶的咄咄逼人之勢,中資銀行該如何應對,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熱點。 對此,姜建清表示,外資銀行由于網絡和渠道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大范圍為所有客戶服務,搶奪高端客戶是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首選,中資銀行必須直面挑戰。 姜建清說,在工行1.5億客戶中,中高端客戶有1600多萬戶,平均金融資產在15萬元以上。圍繞這部分客戶,工行開展了多方面服務。在網點建設方面,2006年推出了80家理財中心,開展“理財金賬戶”業務;2007年將推出500家,三年內將擴大到2000家。同時,在網絡渠道建設方面,工行也走在同行前列。目前電話銀行已有2000多萬客戶,網上銀行也有2000多萬客戶,中高端客戶在家中就可完成所有銀行服務。“由于工行網絡眾多,加上金融產品的創新和服務的改善,工商銀行在中高端客戶服務上必將占據有利地位。”他指出。 與此同時,面對危機,中資銀行也紛紛打出“私人銀行”牌。所謂私人銀行,是指為高收入人士或家庭提供私密性的銀行服務,開戶門檻一般不低于50萬美元,業務范圍包括財務咨詢、投資理財、信托和托管等。私人銀行業務盈利是零售業務平均水平的10倍。據了解,2005年,花旗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盈利12億美元,占集團全部利潤的8%,花旗銀行香港分行私人銀行業務盈利占分行全部盈利的20%。 專家指出,外資銀行是“二八定律”(20%的客戶,為銀行帶來80%的利潤)的忠實“粉絲”,而私人銀行的對象,就是這20%的人群。 “在高端客戶的競爭中,國有商業銀行面臨著來自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的巨大競爭壓力,頗有腹背受敵之感。一旦原有的高端客戶流失,帶給國有商業銀行的損失將不只是存款額的減少。”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某人士指出,“在零售銀行業務占整個銀行業務的比重越來越大的時候,誰掌握了高端客戶,誰就掌握了零售銀行業務。”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在2004至今的兩年多時間里,工商銀行推出的“理財金賬戶”,要求持有人在工行的金融資產不低于30萬元;招商銀行“金葵花賬戶”的門檻是50萬元;中信銀行貴賓理財則分銀卡、金卡、白金卡三個級別,門檻分別為30萬元、60萬元和100萬元;建設銀行的貴賓卡黑金卡的標準是,在該行的月均金融資產達500萬元以上;光大銀行的VIP客戶也分三級,分別是10萬-50萬元、50萬-100萬元,以及100萬元以上。 “對于中資銀行而言,私人銀行業務才剛剛起步,目前激烈的競爭對其發展是很有好處的。在中外資銀行的競爭中,中資銀行可以學到外資銀行寶貴的經驗。”光大銀行上海分行私人業務部副總經理趙志敏告訴記者,“像光大銀行在為高端客戶服務方面,就提出了個性化要求。例如個人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客戶,我們就為其提供定制的理財產品。就在前幾天,我們剛為一位資產達到1650萬元的客戶,專門推出了一款產品,反響不錯。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中資銀行對高端客戶還是具有吸引力的。” 鏈接 中外資銀行合作大于競爭 目前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之間呈現合作大于競爭的格局。這主要是因為兩者具有明顯的資源互補效應。外資銀行需要中資銀行的國內網絡資源和人民幣資金優勢,中資銀行則需要外資銀行的國際網絡資源和外匯資金優勢。由此決定了中外資銀行的競爭只能是在符合規則的基礎上有序競爭,在競爭中相互合作。同時,中資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的深層次合作。中資銀行要堅持“雙贏互利,為我所用”的原則,不把引進戰略投資者作為一種時尚,要選擇能夠互補的、有利于加強自身優勢的外資機構;不能表面合作,不能把合作作為一種象征,要在公司治理、管理技術和業務結構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步。 另一方面,中外資銀行對優質客戶和中間業務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在金融客戶云集、服務需求最多的沿海大城市,競爭的結果將會重新劃分中外資銀行的市場格局。與此同時,中外資銀行競爭的主要對象已經延伸到中低端客戶。中外資銀行的競爭焦點是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發展速度已經超出預期,并將成為其業務發展的重點。此外,不少外資銀行陸續設立了零售銀行部開辦個人理財業務,原先以批發業務為主的局面逐漸被打破。 為應對外資銀行的競爭,中資銀行加快了業務創新和產品開發,著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比如衍生產品業務、財富管理、資產管理以及微小企業貸款業務等。這需要與外資銀行合作,努力抓好金融創新,同時規范業務流程,加強風險控制。除新型業務外,中外資銀行在傳統業務領域也有進一步合作的空間,比如在銀團貸款中發揮各自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在人民幣業務清算中,充分利用中資銀行網絡彌補外資銀行不足。總之,中外資銀行應加強業務合作、加快金融創新,為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務和更多的金融產品。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