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劉明康:提升銀行業風險管理水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14:01 《中國金融》
推動新資本協議實施 提升銀行業風險管理水平 -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劉明康 新資本協議反映了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的最新發展 風險管理的發展同時受到市場和監管當局兩方面推動,這種互動作用在銀行資本監管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1988年資本協議確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即監管資本要求應當與銀行風險掛鉤,對風險不同的債權資產給予不同的風險權重,以此計算銀行的資本要求。在當時情況下,1988年資本協議無疑對提高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管理能力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在隨之出現的放松管制、跨業經營、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創新浪潮的推動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明顯提高,1988年資本協議越來越難以適應業務復雜的大型商業銀行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粗線條確定資產風險權重的做法不能敏感地反映實際資產風險。借助于量化分析新工具,商業銀行識別、計量風險的能力大為提高,如20世紀90年代前期信用風險管理仍然強調針對單筆貸款的評估分析,而現代信用風險管理同時涵蓋了貸款評估和資產組合風險;與十年前相比,商業銀行已可以通過銀團貸款的債權份額轉讓、資產證券化、信用衍生產品等方式,逐步實施積極的風險管理策略。 二是金融創新使得商業銀行容易通過“化妝”手段規避資本約束。近年來,全球商業銀行經營范圍迅速擴大,提供產品更加廣泛,業務日趨復雜,增強了商業銀行競爭實力和經營效率,同時也為“監管資本套利”提供了便利,如通過資產證券化將高質量的金融資產轉移到表外等手段,降低資本要求。 三是不能全面反映銀行面臨的各種風險。隨著銀行業務操作對計算機系統依賴性的增強、外包業務的發展及跨境業務的擴張,商業銀行新的經營模式、新市場、新客戶帶來的操作風險,以及操作風險引發的聲譽風險不斷上升,各類風險的交叉風險表現得更為復雜,遠遠超過了1988年資本協議涵蓋的風險范圍。 為順應行業風險管理發展的趨勢,巴塞爾委員會從1998年開始修改資本協議。經過長達六年的征求意見、定量研究和反復修改,2004年6月發布了新資本協議,構建了有效資本監管的“三大支柱”。新資本協議鼓勵商業銀行根據自身對風險的評估結果計算資本要求,計提風險撥備,增強了監管政策的風險敏感性和彈性。新資本協議將監督檢查和市場約束結合起來,使得資本監管框架更具前瞻性,可以隨著實踐的發展自我完善,為進一步金融創新提供了空間。 中國銀行業實施新資本協議的重大意義 新資本協議為國內大型銀行改進風險管理技術、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提供了動力和工具,也為完善銀行監管制度、提高監管有效性確立了標桿,現實意義非常顯著。 一是有助于我國銀行業和監管當局適應銀行業風險和監管的最新發展。隨著商業銀行業務日趨復雜,傳統的以外部約束為主導的銀行業監管手段有效性下降,銀行業監管要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在保持銀行業穩健發展的同時,進一步鼓勵市場創新。新資本協議高級風險計量方法來源于國際化大銀行的風險管理實踐,允許商業銀行使用內部估計的風險參數計算資本充足率,重視對銀行識別、監測和管理風險能力的綜合評估,使得監管資本約束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關系更加緊密,體現了新資本協議靈活的監管思想,與我們積極推行的原則監管的導向是一致的,對于改進銀行監管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對新資本協議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新資本協議計量模型建立在歐美發達市場大型復雜銀行的樣本數據基礎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各國的實施過程中還會有不確定性,其實施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因此,大型商業銀行既要堅持新資本協議的原則和方向,又要立足國情,體現行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銀監會將以開放的態度,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與業界開展對話和磋商,確保在實質上實施新資本協議,而非在形式上套用新資本協議。 二是有助于商業銀行管理科學化和精細化。新資本協議實施是對銀行精細化管理的有力推動,是對傳統風險管理模式的革命性變革。大型銀行上市后,股東回報壓力很大,為滿足股東期望,商業銀行長期存在的信貸沖動仍無法降溫。做好新資本協議實施工作,有助于及時揭示、動態監測信貸風險,約束商業銀行信貸行為,促進銀行盈利模式轉變和經營行為理性化。新資本協議實施后,風險、資本、回報的關系將更加密切,有力地推動資本節約型業務(如中間業務、零售業務)的發展,促使商業銀行可持續和科學地發展。 三是有助于銀行業監管制度順應金融市場發展需要。從銀行監管歷史來看,金融市場發展都是銀行監管制度演變最重要、最直接的推動力量,正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規模擴大、技術變革和工具創新催生了新資本協議。雖然我國金融市場與發達金融市場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無限生機。金融市場的發展為商業銀行實施積極的風險管理策略提供了平臺和工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實施新資本協議的現實意義將隨之逐步豐富和更加突出。 四是有助于國內大型銀行國際化經營戰略的實施。在中長期內,上市和擬上市的我國大型商業銀行都將走出國門謀求國際化發展,特別是通過收購兼并等手段,在更大范圍內、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能否成功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關鍵在于商業銀行是否在人才、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具備條件。新資本協議實施過程中,戰略規劃拓展海外市場的大中型銀行,更要從機制建設入手,做好、做實“風險管理”這門功課,逐步縮小與國際大銀行的差距,爭取在未來的銀行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鞏固并發展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銀監會對實施新資本協議的總體考慮 自成立伊始,銀監會就大力推行審慎的資本監管制度,提出了分階段與資本監管國際標準接軌的構想。考慮到中國銀行業資本充足率水平的實際,我們將第一階段主要任務定位于做實1988年資本協議。2004年2月,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該辦法以1988年資本協議為基礎,納入新資本協議的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巴塞爾委員會前主席卡如納先生稱之為“巴塞爾1.5版”資本協議。統計數據表明,第一階段目標已基本實現。到2006年9月底,主要銀行機構資本充足率達標資產的覆蓋面達到了75%,資產總量排名前10位的商業銀行中有9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經達標。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繼續執行現有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的同時,積極推動在海外設有經營性機構、國際業務占相當比例的大型商業銀行的新資本協議實施準備工作。與此同時,其他主要從事國內業務的中小型商業銀行,則應積極借鑒新資本協議代表的原則和方向,改進風險管理,并認真分析本行資源條件、市場定位、發展戰略,在自愿的基礎上選擇實施新資本協議。 新資本協議計量信用風險的高級內部評級法、市場風險的內部模型法相對較為成熟,對銀行迅速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具有現實意義,大型商業銀行應爭取采取這些風險敏感度高的方法。銀監會已建立與銀行業共同研究、規劃新資本協議實施的工作機制,并計劃從2010年底開始,首先在幾家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大型商業銀行中實施新資本協議。 新資本協議的實施準備工作涉及商業銀行的各個領域,尤其對數據倉庫建設、資產分類、風險量化、風險管理組織框架和政策流程等將產生直接影響。國內大型銀行在上述方面發展水平和建設進展不一,各行應按照新資本協議的有關規定,做好差距分析,制定實施新資本協議規劃。與此同時,抓住今明兩年的新資本協議實施準備關鍵期,確保起好頭、邁好步。 第一,強化數據基礎。內部評級法對數據質量、完整性和歷史觀察期有明確要求。國際經驗表明,大多數銀行在內部評級體系建設中,數據清洗和數據整合工作投入的精力最大。為保證新資本協議的如期實施,商業銀行要加快數據清洗和補錄工作,建立符合新資本協議要求的完整、嚴格、一致的數據標準和相應的數據處理平臺,制定數據質量管理規章,確保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 第二,加快內部評級體系和風險計量模型的開發。商業銀行應根據新資本協議規定的內部評級體系的維度、結構、標準和方法,推進內部評級體系的開發工作;應針對本行資產組合開發信用風險、市場風險計量模型,對已開發的風險計量模型應進行返回檢驗,并推廣應用,提高模型預測能力和穩健性。 第三,推進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和流程重組。為實施內部評級法,商業銀行必須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和組織體系,保證內部評級結果的獨立性、公正性和一致性。商業銀行應結合內部機構重組,建立符合新資本協議要求的業務流程和組織體系。 第四,加強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管理信息系統是實施新資本協議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內部評級體系、風險計量模型的效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效率。各行應將實施新資本協議相關的數據倉庫和信息系統開發納入整體IT建設規劃,節約實施成本。 第五,提高文檔化水平。新資本協議對內部風險管理體系文檔化提出了很高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建立相應的文檔,記錄內部評級體系、風險計量模型的設計、操作細節以及遵守最低標準的情況。各行要按照新資本協議的有關規定,注意在內部風險管理體系開發建設中建立完備的文檔,及時更新,嚴格管理。 第六,注重人才儲備和培養。實施新資本協議技術難度高,商業銀行一方面要多渠道招募專業人員,優化人才結構,建立專業風險分析隊伍;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訓力度,制定各層次業務人員培訓計劃并付諸實施,增強業務人員對新資本協議的理解,提高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適用性。 作為身處變革時代的銀行家和監管者,既要敏銳發現市場發展、規則變化以及競爭對手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又要具備迎接挑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資本協議實施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需要下定決心,悉心求證,扎扎實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