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步入新征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16:23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張旭東) 2006年,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相繼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兩只權重股票的表現成為股市上一大亮點,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出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就。 在過去幾年中,以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為代表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引人注目,這3家銀行相繼改制成股份公司并登陸香港或內地股市,繪就了中國金融改革史冊中的精彩篇章。中國農業銀行目前也在積極推進內部改革,為股份制改革做準備。站在新的起點上,從2007年起,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將步入新的征程。 經濟學家胡祖六認為,今天,中國舉足輕重的銀行機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與工商銀行等,其財務和盈利狀況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更為穩健,業務經營能力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國際競爭力。 目前,建行、中行、工行3家試點銀行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之間逐步形成了各司其職、有效制衡、協調運作的架構與機制。3家試點銀行總行層面的改革基本完成,機構、人員、職能的調整基本到位。在此基礎上,這幾家銀行向各自的分支機構下發了各項改革細化分解方案,對分支機構實行組織架構改革和業務管理流程改造,把工作重點不斷向下推進。 3家試點銀行還結合戰略投資者的引進,不斷拓展新業務,加強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成為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銀行,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與國際上知名機構成立了中外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成功發行了基金產品。 改制之后,3家商業銀行的面貌為之一新,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等財務指標較改制前有了顯著改進,財務狀況呈現根本性好轉。截至2006年6月底,中行、建行和工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4%、13.15%和10.74%,均達到或者超過國際監管的基本標準;不良貸款比例分別為4.19%、3.51%和4.1%,與改制前相比均大幅下降;到2006年上半年,三家銀行稅前利潤分別是340.13億元、328.14億元和385.85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99%、3.4%和9.13%。 談及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功經驗,胡祖六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銀行業改革的巨大成就,歸功于中國大刀闊斧實行的結構性改革。這既是內因,也是銀行業發生顯著變化的根據。但是,任何一個客觀的觀察家都會認識到,中國的銀行業改革并非閉門造車,自發產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中國銀行改革得益于加入世貿組織后的進一步開放,以及開放所產生的改革壓力與動力;還得益于國際金融機構所帶來的經驗、知識與資本。 不過,“行百里者半九十”,上市并不是銀行改革最終目標,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目前取得的成效仍屬于初步的和階段性的。 在建行、中行、工行3家銀行相繼上市之后,仍需繼續轉換經營機制,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逐步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而中國農業銀行如何推進股份制改革,將成為2007年工作中的一大關注點。 與國際先進銀行相比,國有商業銀行在公司治理結構、經營機制和增長方式、風險防范機制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與此同時,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過渡期已經結束,金融業將進一步對外開放,國有商業銀行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 從宏觀層面上分析,我國正處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階段,國民經濟和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國有企業也在轉軌和改制之中,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法制建設尚待完善。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試點銀行的資產質量與財務狀況,影響國有商業銀行未來的改革和發展。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國有商業銀行今后還要繼續狠抓轉換經營機制,強化內部控制,積極防范金融風險,嚴防不良資產反彈和經營效益下滑,全面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嚴查違規失職案件,確保穩健經營。同時,國家將加快落實改革的配套措施,包括改善商業銀行稅收制度,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進一步將金融改革推向縱深,樹立起國家控股的公眾銀行的良好形象。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