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用開放心態看待銀行業開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5:28 卓越理財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2006年11月15日公布,并已經于2006年12月11日開始實施。它是中國對WTO承諾的全面兌現,也是中國銀行業對外全面開放邁出的重大的一步。盡管《條例》實施從長期看將對中國銀行業及居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但是從短期看,它對國內銀行業的沖擊及對國內居民生活影響不會太大。 中國金融業的開放是一個過程,中國能夠很好應對這種對外開放。幾年來,WTO后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速度加快了,但從銀監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9月末,在華外資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達到1051億美元,占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9%。 從《條例》的主要內容來看,一是在對WTO承諾兌現與保護國內銀行業及客戶利益上尋求一種新的平衡;二是為了達到這種平衡,《條例》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采取外資法人銀行的導向政策;三是中國全面兌現WTO承諾,即外資銀行在準入程度、監管標準上盡量與中資銀行一致;四是強調了由非審慎性監管向審慎性監管轉化的原則;五是為了鼓勵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中西地區,以便促進這些地區的金融環境改善。 有人擔心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國內高端客戶會出現大挪位,即大量高端客戶流入外國銀行;國內銀行的高級管理者會大量流向外資銀行等,從而造成對中國銀行業的巨大沖擊。 這種擔心可能是多余的。 因為,一是盡管國內銀行業仍然是以政府為主導,國有銀行所占的比重仍然很高,但經過前幾年改革與調整,國內銀行業基本上形成了有效的市場競爭格局,整個國內銀行市場的份額已經為各種銀行所占有,外資銀行要進入國內銀行市場,如果不能本土化,它們要進入國內銀行市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就目前外資銀行所占的份額來看,《條例》實施并不會在短期時間內讓外資銀行涌入。外資銀行的本土化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二是,外資銀行在產品服務與創新、經營管理及風險控制等方面毫無疑問具有優勢,但是,金融產品都是非專利性產品,如果外資銀行進入中國推出新產品與服務,這些新產品與服務可以讓國內銀行短時間內模仿,會使外資銀行的產品與服務優勢在短期內消失。因此,外資銀行希望壟斷國內高端客戶市場并非易事。 三是,國內大量的金融人才是否會輕易地進入外資銀行,從而導致中國銀行業人才大量流失?這在20年前應該是令人擔憂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整個金融人才格局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國內高等教育的大力發展,使金融人才的培養也在大踏步前進,一部分國內金融人才流入外資銀行,從根本上無法影響國內金融人才市場的基本格局;近幾年來,國內銀行業快速發展與繁榮,也縮小了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之間的待遇差距,外資銀行對國內金融人才吸引在不斷弱化,甚至出現回流。還有,《條例》實施對國內銀行的經營與業務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內在的環境與條件仍然是決定性的因素。 四是面對大量的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會形成新的銀行競爭格局,而銀行業的競爭不僅在于外資銀行可能給中國的民眾帶來新產品與服務,也迫使國內銀行業改進其產品與服務,從而在整體上給國內居民帶來好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改善國內金融機構的官商文化。 當然,新的銀行市場競爭格局的形成,不僅有利于國內銀行業的發展,也有利于整個國內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國內民眾分享到更好的金融服務。 (作者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