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未來5年誰將領導國內銀行業的發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 15:01 《國際融資》

  ● 評論未來5年銀行業發展

  對于中國銀行業,“十一五”與“十五”外部市場環境最大的不同在于外資金融機構的全面進入,使中國銀行業面臨另外一個更嚴峻的考驗,即抵御或盡量減小外界因素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干擾,保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落實

  - 張穎

  2006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WTO的過渡期結束,國內銀行業將在中外資銀行的合作與競爭中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誰將領導國內銀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呢?筆者認為,引領者將具有以下特征:

  先強后大,然后強大

  面對外資銀行進入國內銀行業這一現實,國內銀行業面臨經營模式的選擇,傾向性的意見是實施綜合經營模式,組建金融控股公司,打造“金融航母”,抗衡外資銀行。甚至有專業人士上書建言成立“中國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全面監管金融業。政府“十一五”規劃中提到了“穩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表明政府的謹慎態度,僅僅是“試試看”。如果按照業內高端人士的看法,如果不實行混業經營,國內銀行業在外資銀行進入國內銀行業后,面對激烈的競爭將處于不利境地。這似乎危言聳聽了。其實,無論實行分業經營還是實行混業經營,都要從實際出發,不能從一種體制跳入另一種體制,而應該適應和選擇一種靈活的體制,國內銀行業實質上就是資金存貸的行業,其他業務僅僅處于一種從無序逐漸到有序的起步階段,也就是說,國內銀行業總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存貸差,資產經營能力偏低,針對國內銀行業總的發展情況,對于經營模式的選擇需要采取靈活的態度,市場的規律是此消彼長的,能夠在未來5年國內銀行業領跑的,一定是避開了體制的困擾而實行專業化經營的專業化銀行,即走“先強”一步,然后將這些真正有實力的專業化銀行的優勢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優勢資源配置,實現優勢互補,進而實現?

  以人為寶,貴在人才

  2003年12月26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決定》明確指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黨和國家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強調在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大力加強人才培養工作等7個方面全面推進人才強國戰略,國內銀行業不容置疑地要根據這一決定全面推進“人才強行”戰略。

  以人為寶、貴在人才是國內銀行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金融企業的根本。建立一支適應國際化競爭的規范化、專業化的基礎人才隊伍,是國內銀行業實施“人才強行”戰略的當務之急。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實施金融從業資格認證制度就是持續擁有領先的核心戰略競爭能力和不竭的金融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保障。2006年6月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委員會成立,這是中國銀行業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它的實際意義在于引領國內銀行業按照現代企業管理方式運行,按照從業人員行業標準規范職業操守和專業技能,然后通過持續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金融素養和工作技能。

  中國銀行業協會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委員會成立后,首推風險管理和個人理財兩個專業證書,意圖是非常明確的,個人理財業務將成為中外資銀行競爭的焦點,風險控制能力將成為中資銀行成敗與否的關鍵。國內銀行業在這兩方面的專業人才是否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在未來5年國內銀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將見分曉。

  國內銀行業從業人員的學習能力和實戰能力將是體現銀行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標志,通過獲取從業人員專業證書的過程,就是一個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升的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相信未來5年國內銀行業中會涌現一大批善于動腦勤于動手、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掌握熟練金融業務全面技能的人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將是個人理財專家和風險管理專家,他們將領導國內銀行業未來的發展。

  敢于合作,勇于創新

  創新是在繼承或合作的基礎上實現的,而不是顛覆或革命。

  “和而不同”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發展將是未來5年國內銀行業發展的主旋律,而金融創新將是這一主旋律的指揮者。龐大的網絡和客戶群體是中資銀行優勢資源所在,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優質的創新產品是外資銀行優勢資源所在,在合作中實現專業化經營比進行綜合化經營更能贏得客戶的青睞,個人理財服務將大放光芒,社區將成為國內銀行業發展的主要陣地,更多的客戶更需要“到家門口”式的服務,但不一定是“一站式”服務,客戶的忠誠度將在社區扎根。保住穩定的客戶就是保住穩定的發展,未來5年在國內銀行業發展中,客戶的流動(最好不要認為是流失)是最大的流動,也是資產的最大流動。

  金融創新將使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在銀行業的盈利模式中實現根本性的轉換,銀行還是銀行,但將會逐漸由商業銀行蛻變為理財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了規范商業銀行業務創新活動的3項原則,即風險是否可控、成本是否可算以及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問題是如果沒有一套有效控制風險的體系、制度和管理辦法,沒有在科學的成本核算基礎上的產品定價和沒有通暢、充分的信息披露,金融創新就將成為“金融創傷”。

  不能掉以輕心的是,國內銀行業是服務于國內經濟發展的,銀行業高端人士已經說得很清楚:對于中國銀行業,“十一五”與“十五”外部市場環境最大的不同在于外資金融機構的全面進入,使中國銀行業面臨另外一個更嚴峻的考驗,即抵御或盡量減小外界因素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干擾,保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落實。

  知名品牌,民眾認可

  客戶常常是從品牌而不是產品中尋求和獲得更多的價值,強勢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企業,而是來自于客戶一端。人們對某一品牌所擁有的思考、回憶和感受才是品牌價值的本質所在。品牌的成長一般要經歷地域性品牌、全國性品牌和國際性品牌三大階段。

  2006年7月13日,美國《財富》雜志公布2005年度全球500強企業名單,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分列199名、255名、277名和377名,可以說,四大國有商業已經成為國際性的品牌,但這僅僅是外資銀行未進入國內銀行業前的一次上榜。在最新揭曉的2006年《亞洲銀行家》零售金融服務卓越大獎評選中,招商銀行從全亞洲17個國家和地區122家銀行的逐鹿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中國最佳零售銀行”及“中國最佳股份制零售銀行”兩項大獎。那么,未來5年還會是這樣嗎?

  有人預測,到2008年,中國銀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日本和英國,名列全球第二。面對如此大的一個市場,品牌的根基將從社區生長起來,社區之間的傳播會擴散到一個城市,由一個城市延伸到一個城市,就會有全國性的影響和發展,為什么呢?因為只有來自民眾的認可,才是一個品牌形成并成為知名品牌的基礎。未來5年,國內銀行業的競爭將顯現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品牌的轉變。經營品牌實際上就是經營誠信,近一兩年來,國內銀行業理財產品投訴不斷升溫,銀行監管部門認為,造成投訴升溫的主因有二:一是目前我國金融消費者風險承受能力還較低,對風險缺乏足夠的認知能力;二是商業銀行為吸引客戶、搶占市場分額,對產品解釋和風險揭示不足,對客戶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缺乏全面了解和判斷。 假如國內銀行以“我國金融消費者風險承受能力還比較低,對風險缺乏足夠的認知能力”的理由,把投訴的50%的原因歸于客戶,那么,如何建立自身的誠信呢?這樣的銀行生存空間還有多大不能不值得我們深思,尤其是到了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的前夜。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