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產業:銀行可以推寵但無須搶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9日 19:49 銀行聯合信息網 | |||||||||
摘要:近一時期,在各類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勢頭明顯趨緩的情況下,信托類理財產品的銷售逆勢而上倍受追捧,特別是市場對房地產類信托產品的熱度始終不減,供不應求,預期收益率不斷走高。一方面說明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為信托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另一方面應當看到,信托業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時候,隨著規模的擴大,對未來可能潛伏的風險保持適當的警醒也十分必要。
截至目前,各公司發行的房地產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普遍都在5%以上,平均預期收益率約在6%左右,個別最高的已達到12%。據有關方面統計,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共發行了183個信托計劃,籌集資金總額170.40億元,重點投向了房地產、交通運輸、金融三大領域。其中,房地產信托計劃無論是在發行數量還是籌資規模上均占到了總額的三分之一強。毫無疑問,對房地產業的融資,有力地拉動了信托公司的增長規模,但在目前房地產政策和走勢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由此而來的風險也不能不多加考慮。 其一,警惕資金鏈斷裂引發兌付風險。由于宏觀調控并沒有松動,融資難仍是目前房地產業面臨的主要壓力。房地產信托預期收益率的不斷高企,表面看似火爆熱鬧,但實際上恰恰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開發商正在經受資金鏈的考驗。普遍的看法是,信托公司的房地產貸款一般都有擔保和土地、房屋抵押,本金基本不會出現損失。但是,目前的房地產信托普遍呈現資金在單個項目上過度集中,預期收益率高、流動性差的特點,極不利于控制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房地產項目本身出現問題,資金鏈斷裂,抵押難以及時變現,兌付風險必然接踵而至。 其二,房地產信托多為負債產品潛伏重大隱患。上半年發行的信托計劃資金運用方式主要為貸款,占比達到69%。由于信托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遠遠低于銀行,加之投資者對風險主體認識模糊,把信托產品做成負債產品潛在的風險很大。就此,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前不久在“2005中國宏觀經濟走勢與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特別指出,目前,房地產信托得到很大發展,但信托產品大多做成了負債產品,需要引起注意。因為信托是由信托人承擔全部風險和收益的,因而不能把信托產品做成負債產品。 最近,監管部門對信托業務風險的關注度也在上升。上海銀監局近期向轄內商業銀行與信托投資公司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轄內集合資金信托業務及商業銀行與信托投資公司業務合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在與信托投資公司合作時,須嚴守“風險邊界”,“不得公開宣傳推介、代理銷售信托產品,不得誤導委托人、代簽信托合同,也不得向信托投資公司提供簽約場所”,并警示商業銀行,尤其需要對信托產品的私募性質有著清醒的認識,對“集合資金信托業務”的風險有良好認知與把握,避免銀行信用被變相導入集合資金信托產品。可以看出,這一《通知》的政策指向就是兌付風險,目的顯然是要將銀行信用和其所代理的信托產品分開,防止投資者誤認為信托產品也具有銀行信用,以避免像去年那樣由于金新信托“乳品信托計劃”的兌付危機令銀行惹火上身。 今年以來,信托公司在風險防范上采取了不少“加強”措施。比如在房地產信托上,除了常規的擔保、抵押外,信托公司開始注重加強與實力雄厚的開發商的合作,聘請專業的房地產投資顧問,有的還要求借款方在信托計劃到期前存入足額的償付準備金,以及引入保險機制等等。應該說,這些都不失為防范風險的重要措施。但是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信托公司要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時刻對潛在的風險保持必要的警醒,在發展規模與控制風險上尋求適度平衡,量力而行。 總之,對于發展處于恢復和上升階段的信托業來說,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經過第五次清理整頓后,又不斷有信托公司“出事”,說明了這個挑戰的艱巨性。而且,今年還是信托業的兌付高峰年,需要兌付的資金量規模近千億元。對此,信托公司不可掉以輕心。 2006年底,我國即將全面履行入世承諾,開放銀行業,中國信托業剛剛步入規范化發展的軌道,就不得不面對金融服務業開放所帶來的嚴峻競爭形勢。國外經驗豐富的信托機構將對中資信托機構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我們必須正視這些潛在的問題,并積極研究對策。 銀聯信分析: 無論備受追捧行業貸款,還是其他行業貸款,關鍵在于風險控制和盈利前景,取決于銀行的理性思考、準確判斷和完備的管理手段,而不是市場的風向。很多時候,著眼于項目本身,而不是宏觀前景,往往更能夠規避信貸風險。對銀行來說,熱門行業貸款確實具有易掌控、風險分散、盈利性強等特點,在信貸結構中理應占有重要地位,適當推寵可以,但盲目跟風,拼搶地盤,卻千萬要不得,要汲取個人消費貸款、行業集團性貸款風潮的教訓。 雖然信托業正處于行業的成長期,但這并不能說明該行業沒有風險,或風險較低。實際上,浮躁的投資行為,有讓信托業承受行業泡沫的危險。另外,由于我國現代信托業發展較晚,許多銀行對此行業還很陌生,對行業的盈利前景和發展空間,也并沒有很清醒的認識。再加上信息缺失,以及信托產業本身的特點,如社會信用和懲戒手段缺失導致的風險,以及廣泛存在的合約風險、責任長期化風險等,使銀行信貸資金也面臨著很大的“沉淀”可能。因此,密切關注借款企業的經營戰略和經營風險,建立有效的風險應急機制,不但是現階段銀行應有的選擇,也應引起投資方警覺。 [本文由銀行聯合信息網提供,未經北京銀聯信信息咨詢中心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