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潛在風險浮出水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0日 17:52 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 | |||||||||
摘要:2004年9月以后,各家銀行紛紛推出理財產品,其市場也不斷走熱,收益率上升勢頭較為強勁。但是由于市場變化,理財產品的無序競爭以及消費者投訴日漸增多等因素導致2006年以來,各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額出現下滑。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已經浮出水面,銀聯信分析師認為其中最具威脅性的是信用風險,所以各行應該充分重視銀監會發布的理財業務風險提示通知,妥善處理消費者投訴。
人民幣利率歷經幾次下調以后,銀行存款利率可謂低得可憐,幾近“無利可圖”。當存款增殖能力逐漸減弱,人們不由紛紛轉換腦筋,將目光投向籌劃合理的理財方案,于是人民幣理財逐漸成為新的財富管家。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2004年9月,光大銀行憑借“陽光理財B計劃”一劍破冰,首家推出面向個人客戶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這是當時經銀監會批準的惟一的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隨后,民生、招商、中信實業、興業、華夏、廣東發展銀行等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逐鹿理財市場。2005年,四大國有銀行終于不甘置身事外,一改觀望姿態,入局試水,收益率上升勢頭都較為強勁,市場也不斷走熱。 但是進入2006年以來各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已經漸漸浮出水面。以工行深圳分行為例,截至2006年6月,該分行參與總行統一發售,共推出七期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從銷售額上看,四月份銷售額與三月份相比,環比下降約45%,五月份銷售額與四月份相比,環比下降約60.6%。 市場風向的大轉彎、投資者投資工具的改變、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調整以及長期以來在理財產品上的無序競爭等都是造成理財產品銷售額下滑的不利因素。此外,在個人理財業務上,中外資銀行的競爭比較激烈,由于外資銀行具有海外市場成熟經驗,產品設計與風險控制手段更為先進性,所以外資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大的業務優勢,據上海銀監局昨天發布的《2006年一季度在滬外資銀行衍生品業務和理財業務動態報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上海共有14家外資銀行推出了各種類型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余額為22.7億美元,環比增長14.1%。其中,機構投資者賬戶余額為13.4億美元,環比增長23.5%,個人投資者賬戶余額為9.3億美元,環比略有增長。 中資銀行除了要面對和外資銀行的激烈競爭,更要面對日益增多的消費者投訴。目前理財產品開始成為金融消費者主要投訴領域,投訴案例也呈現上升趨勢,消費者和銀行之間的糾紛不斷產生,客戶對個人理財產品投訴而引發的商業銀行聲譽風險和法律風險不斷加大。 鑒于近期消費者對銀行理財產品投訴頻繁,中國銀監會于2006年6月18日對外發布了理財業務風險提示通知,警告各家銀行避免惡性競爭,妥善處理投訴事件。 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加強對營銷過程的合規性管理,禁止將理財產品當作一般儲蓄產品,進行大眾化推銷;禁止誤導客戶購買與其風險認知和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財產品。銀行應對宣傳材料的內容、形式和發布渠道進行全面的合規性審核,并上報監管機構。 銀聯信分析: 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正在遭受投訴高峰,這一方面與我國的金融環境有關。長期以來,我國的銀行類金融產品都比較單一,大多數消費者都選擇銀行儲蓄這一收益固定、基本無風險的理財產品,缺乏對其他理財產品特點的認識。部分消費者簡單地將理財產品等同于儲蓄存款。其實,個人理財業務是完全不同于商業銀行儲蓄業務的創新業務,其基本特點是“高風險、高收益”。而習慣了坐收穩定儲蓄利息的消費者卻對此知之甚少,一旦個人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低于該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時,消費者就感覺無法接受,糾紛也就隨之產生。另一方面也與商業銀行自身有關,為吸引客戶、搶占市場份額,銀行的工作人員往往對產品解釋和風險揭示存在疏漏,甚至有欺詐之嫌,于是造成了理財產品成為金融消費者主要投訴領域。 鑒于理財產品的銷售現狀,我們判斷各家銀行在理財產品業務上要想獲得重大突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推出理財產品時,如何做好前期宣傳、產品規劃,如何培養銷售人員進行銷售,如何進行客戶跟蹤,如何處理客戶投訴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應該精心策劃、謹慎執行,要把“一切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貫徹到底。 面對目前出現的信用風險,商業銀行必須重視銀監會發布的理財業務風險提示通知,因為對于銀行而言最重要的是信用,信用風險是威脅銀行發展的最大風險。這里我們提供上海市外資銀行在處理消費者投訴時的經驗以供借鑒。2005年,外資銀行理財產品投訴率上升之后,滬上外資銀行紛紛對個人理財業務的操作流程和內控制度進行了重新梳理,而對其理財顧問和其他銷售人員,有外資行開始專門委托第三方機構以“神秘訪客”的形式來檢查其行為操守和專業能力。上海銀監局認為,這一辦法可以比較及時發現理財產品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由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提供,未經北京銀聯信信息咨詢中心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