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行改制是一次金融保衛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7日 01:3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文/陳雨露 中國農業銀行作為最后一家股改的國有商業銀行,已引起國內外的關注。從中央銀行到農業銀行自身,從政策層到學術圈,對中國農業銀行的改制方案都有著各自的看法。概括而言,可以分為兩類:整體改制與拆分改制。每一種方案中又包含若干個子方案。
一是整體改制。即沿襲其他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的改制方案,對中國農業銀行實施集團化改造,謀求整體上市。這一方案基本代表了農行自身的愿望。理由是: 1.聯結城鄉金融市場,可以利用龐大的交易網絡為農業提供金融支持; 2.保留農行的品牌價值; 3.減少社會震蕩。 但不足之處是:政府需要為農行改制支付高昂的成本,加重財政負擔。 二是拆分改制。具體而言,拆分改制又包括兩種子方案。 子方案一,將現有各省(市、區)分行升格為總行,從而使得農行變身為多家地方性銀行,分別實施改制。這也是盛傳的中央銀行向國務院提交的方案。在此說法中,總行將被取消。而有些學者則進一步建議保留農業銀行總行,將其轉化為一家國有投資公司,作為匯金公司的全資或控股子公司,負責對省域銀行注資,行使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能,此外還負責資金清算、銀行卡、基金托管等業務。理由是, 1.其他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來自于對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支持,應當由中央財政負責,而農行不良貸款多是因支持供銷社、鄉鎮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而形成,應當由地方財政承擔部分責任,從而增強地方政府推動農業銀行改制的積極性; 2.管理鏈條縮短,提高了經營效率。缺點是, 1.容易引起地方政府的不當介入,違背市場化改革的初衷; 2.加大金融風險。資產質量較好的分行,因為無法發揮規模效應,加之缺乏國家信用支撐,競爭力受到削弱。而資產質量較差的分行,往往位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原有問題無法化解,而地方政府的干預又會產生新的問題,很可能會面臨破產倒閉的危機。 子方案二,將農業銀行分成幾個大區,按每個區資產的優劣情況,分批分次進行處理,好的資產可以優先改制上市。如有人提出將農業銀行分拆為東部和中西部兩個大區,以及農業銀行自身曾經提出的分拆為四個大區,滬蘇浙粵四省優質資產優先改制上市后,再來推動質量較差資產的改革。優點在于降低了財務成本,質量較好的資產只需要國家少量注資就可以實現改造,解決了一次性徹底處置大規模不良資產的困難。缺點在于操作上存在著難度。裂變為兩個法人后的農行,東部地區的股東對于推進中西部地區農行的改造沒有動力,甚至會予以阻撓。 中國農業銀行改制是一次“金融保衛戰”。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中,中國是唯一沒有遭遇過金融震蕩與金融危機的國家。事實上,我國也曾經數次遭遇過險灘。然而,1985年,1988年,1992-1993年雖然接連發生了經濟過熱,但是在國家有力的宏觀調控下,并沒有像日本那樣出現經濟過熱—泡沫累積—泡沫破滅—經濟蕭條的鏈條。1997-1998年,雖然投機大鱷咄咄逼人,但并沒有構成現實的威脅!跋愀郾Pl戰”的成功也避免了金融危機經由香港波及內地的災難。 然而,中國農業銀行的改制作為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收官之戰”,事實上是又一次“金融保衛戰”。 首先,與其他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相比,中國農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最差,資本充足率最低,股份制改造的難度最大。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金融風險的累積。即使將農業銀行“化大為小”,轉化為多家中小規模的商業銀行,其中部分商業銀行的支付危機也有可能威脅到整個金融體系。就這一問題,不乏生動的案例。例如,1929-1933年聞名于世的美國大蕭條的導火索就是,幾家發放農業貸款的區域性商業銀行,由于收成欠佳導致嚴重的壞賬損失,引發了公眾對金融體系的信任危機。如果不分拆,那么如此龐大體量的金融機構的健全與否,更會關系到中國金融機構在國際市場上的形象,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其次,中國農業銀行的改制關系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敗。農業的發展需要有完善的金融服務。農業銀行不僅承擔著扶貧貸款和小額農戶貸款等政策性或者準政策性農村金融業務,并且在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農村專業化的貸款領域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農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達到9000億元,農行61%的機構處在縣及縣以下地區。如果農業銀行的改制出現問題,將對農村金融體系構成極大的威脅,進而對攸關我國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農業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中國農業銀行制度改革有三個關鍵點。 無論整體改制,還是拆分改制,在農行的股改中,必須關注以下三個要點。 1.中國農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宜早不宜晚。 農行股改的關鍵不在于政府買單,更為重要的是完善內部機制和約束能力,建立全新的內部治理結構,提高管理水平、競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將農業銀行改造為健全的、市場化的商業銀行。而解決不良資產存量和充實資本金只是股改的一部分。因此,農行股改久拖不決,意味著真正的公司治理結構無法建立,新的不良資產繼續產生,資產質量持續惡化,資本不斷遭到侵蝕。中國農業銀行與其他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差距將越拉越大。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2006年底前,銀行業將全面開放。農行若不盡快進行股改,面對蜂擁而進的外資銀行和眾多內地金融機構的崛起,其處境將會更加危險。其后果只能是金融風險和改革成本的累積。 2.要正確估算農業銀行的市場價值。 農業銀行的基礎的確非常薄弱,不僅體現在其高額不良資產和過低的資本充足率上,而且體現在其落后的內部控制機制方面。然而,在農行股改的過程中,必須正確定位其市場價值。農業銀行不僅有著品牌優勢、遍布城鄉的網點優勢以及農村金融領域的經驗優勢,而且在銀行卡發卡量、銀行間市場交易量、債市通交易量、基金代銷規模、國際結算和結售匯業務增長率等業務指標上都位居國內同業首位。只有正確界定農業銀行的市場價值,才能實現通過股改增強競爭力的目的。 3.應當加大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的力度。 自廣東發展銀行啟動重組方案后,包括花旗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荷蘭國際金融集團在內的國際著名金融機構都加入了對廣發行的爭奪戰。2006年初,以花旗銀行為首的財團獲得與廣發行的第一談判權,以241億的報價收購其85%的股權,雖然由于政策障礙,這一方案尚未獲批準,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價之下廣發行的市凈率高達2.27,比建行吸引戰略投資者時1.9倍左右的市凈率還高出20%。 廣東發展銀行作為一家陷入困境的銀行,受到如此青睞,反映了國際金融機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對中國金融市場巨大潛力的樂觀預期。受廣發行重組的啟示,在農行股改過程中,國家可在吸引海外戰略投資者的政策上予以更大的空間。這樣,一方面,參股的國際金融機構可以分享到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增長的成果;另一方面,可以為管理較為落后的農業銀行帶來新的經營理念,為國內金融市場帶來更大的效率和活力。(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