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銀行 > 正文
 

通過發展金融市場優化融資結構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6日 15:02 金時網·金融時報

  谷秀軍

  央行剛剛發布的《2005年金融市場發展報告》中有一組數據和圖表顯示出這樣的信息,一直以來,我國企業債券和股票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都徘徊在10%以下,90%的融資來源于銀行貸款。2004年末股票總市值與GDP的比例約為23%,2005年末該比例下降為20%,遠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的水平;2004年末,我國企業債券余額與GDP的比例僅為1.1%
,與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相比處于很低的水平。這表明,在我國的融資結構中,股票市場和企業債券市場規模相對偏小。

  社會經濟活動所需的融資按照金融機構參與方式的不同,大體可以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指資金盈余部門直接向資金不足部門融通資金,沒有金融機構作為融資媒介,例如發行股票、發行債券等等。間接融資是指資金盈余部門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資金不足部門融通資金,金融機構通過自身資產和負債的增減變化完成融資活動,例如銀行向企業貸款。從微觀經濟角度,融資結構問題的重點是企業如何在不同融資方式之間進行優先選擇。無數市場主體的微觀融資選擇構成了宏觀的社會融資結構,即宏觀經濟領域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例關系。為此,宏觀經濟分析所關注的是不同社會融資結構的風險與效率問題。

  其實,判斷社會融資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看既有的社會融資結構是否適合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不同國家、不同階段、不同信用文化下,兩種模式都有成功促進經濟發展的范例。各個國家基于自身經濟發展狀況和不同的信用文化背景,形成了適合自身特點不同的社會融資結構。

  目前,我國社會融資結構的突出特點,是銀行貸款在社會總融資量中占絕對優勢,股票市場、企業債券市場規模相對偏小,企業外部融資無論期限長短,均過度依賴銀行貸款。

  此外,我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持續高速增長。2005年末,M2與GDP的比例超過了160%,是全球最高的水平,這無疑對宏觀經濟領域和微觀經濟領域都帶來了諸多挑戰。

  因此,我們看到這份《報告》中如實指出我國現有社會融資結構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由于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滯后,企業缺乏自有資金,也缺少補充資本的渠道;企業融資高度依賴債務融資,而且主要是銀行貸款。這就導致企業的資本結構呈現高負債特征,高負債資本結構實質上激勵企業進行高風險投資和經營活動。企業整體負債率偏高反映在金融領域,就是銀行客戶的整體風險偏大、貸款違約率高、不良貸款問題嚴重。

  另外,現有融資結構導致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損失。與通過金融市場融資相比,貸款融資在轉軌經濟體中通常有兩個特點:一是貸款利率受到管制,資金價格形成機制非市場化;二是資金使用和償還情況缺乏透明度,難以對債務人產生較強的市場約束。受到管制的貸款利率如果偏離市場均衡利率,信貸資金就會產生短缺或過剩,資金難以在利率的引導下配置到運用效率較高的部門。同時,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的債權受多種體制性因素影響呈軟約束狀態,國有銀行實際上難以對貸款違約的國有企業行使“退出”的懲罰權,反而形成了國有金融體制對國有企業的金融支持和國有企業對這種支持的剛性依賴。因此,在轉軌經濟中,貸款融資方式相對缺乏透明度的特點更容易導致資金配置效率低下。

  再者,現有融資結構使得風險過度集中于銀行體系。由于整個社會90%以上的融資都通過銀行貸款方式完成,銀行不僅承擔了短期流動性融資功能,而且承擔了長期資本性融資功能。競爭導致企業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常態,與之相聯系,一定比例的債務違約也是很正常的。但是,現有社會融資結構將分散的企業經營風險過度集中到銀行體系。而且,貸款資產流動性相對較低,銀行體系對外轉移和分散風險需要很高的交易成本,過度集中于銀行體系的風險很難轉移和分散,對金融整體穩定形成了挑戰。

  對此,《報告》提出了發展金融市場,調整社會融資結構的應對方法。并明確,要分三個層次來調整我國現有的社會融資結構。第一個層次是改變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不平衡,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第二個層次是在直接融資方式中,改變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發展的不平衡,優先發展債務資本市場;第三個層次是在債券市場中,改變政府債券市場與公司債券市場發展的相對不平衡,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市場。當前最主要任務就是減少對金融產品創新的管制,實質性地降低直接融資的管制成本;加強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制度建設,降低直接融資的交易成本;持續改善金融生態,降低直接融資的信用風險、管制風險、法律風險等。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