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冉學東 發自北京
市場流動性泛濫,商業銀行貸款超速,是目前金融宏觀調控中最為棘手的問題,而叫停打捆貸款顯然是一個極有針對性的解決之道。
“叫停打捆貸款重點在規范政府行為。”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研究員邱海洋
博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闡述了他的一些個人觀點。邱海洋是較早對銀政合作包括“打捆貸款”等相關問題進行研究的國內學者。
《第一財經日報》:目前打捆貸款有哪些形式?
邱海洋:從改革后的歷史看,政府在融資方面與企業的合作主要有以下表現形式:一是地方政府及官員幫助企業協調跑貸款額度;二是地方政府出資設立信托公司或者各種信用中心,以財政資金吸引銀行資金投給企業;三是地方政府為企業直接貸款作擔保(或變相擔保);四是一些地方為幫助企業上市,幫助上市公司虛增利潤,制造盈利,以便于達到貸款條件;六是地方政府設立各類開發區,將土地批給企業,與企業一起做“開發區”概念,然后企業在地價虛漲、有價無市的情況下,將土地抵押給銀行,獲得貸款;六是地方政府以財政資金對地方性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財務救助或重整,或以地方財政資源作為擔保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貸款,幫助地方性金融機構;七是地方政府出資設立擔保公司,幫助地方企業貸款等。
《第一財經日報》:你認為打捆貸款產生的社會背景是什么?
邱海洋:產生打捆貸款的第一個重要根源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動力,在財政與金融分離、中央稅與地方稅分離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與銀行成為不同的利益主體,有了不同的利益追求。商業銀行追求自身盈利(至少在形式上這樣講);地方政府則追求地方稅收增加,對地方政府的考評體制,地方經濟發展不起來,官員就出不了政績。
第二是擔保資源的稀缺。目前擔保法中法定的擔保物種類少,主要局限在不動產,動產擔保制度薄弱,擔保資源不能物盡其用,加大了擔保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地方政府信用作為擔保,在客觀上為銀行和企業提供了擔保資源,便利了企業借款和銀行放款。在企業因缺少擔保物而“借款難”時,企業渴望借助政府信用擔保,以獲得急需的資金;在銀行流動性過剩“放款難”時,銀行也希望借助政府信用擔保,從而把資金貸出,把負債變成資產。
《第一財經日報》:打捆貸款如果不及時制止,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什么影響?
邱海洋:打捆貸款的法律風險很大,目前我國擔保法不允許政府機關做擔保,在缺少法律規范的情況下,打捆貸款容易導致政府信用的擴張,導致地方政府有很多隱性的負債,也容易導致政府過多地參與到經濟活動中來。
如果放開地方政府信用,就必須規范化,在地方政府信用信息無法充分披露、擔保能力和責任能力無法評估、地方政府金融行為缺少監督的情況下,容易使貸款規模急劇膨脹,影響金融穩定,而且很容易導致失控,對經濟發展產生預料不到的影響。
《第一財經日報》:你認為應該如何規范地方政府和銀行在合作中的關系?
邱海洋:地方政府有兩種身份,一是行政管理者,一個是普通的民事主體,如國外政府可以發行債券,可以借錢,還可以破產,這個破產并非行政職能的完結,而是按照普通的民事主體來破產償債,對其資產進行公平的分配,這樣就很好地區分了政府的兩種身份。
政府主要應當為金融發展提供服務,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例如,地方政府手中掌握大量的關于企業的信用信息,應該將這些信息公之于眾,設立一些基礎性的平臺;地方政府應當促進司法的公正和高效率。當然,地方政府也可以促進金融創新,但是要注意自身的財務風險和責任能力。
《第一財經日報》:由于打捆貸款金額非常大,叫停打捆貸款其實是對銀行、政府和企業影響很大的制度性變革,但是目前如你所說的相關配套制度不會短時間出臺,而且打捆貸款確實也對經濟發展產生過一定的作用,你認為在叫停后,我們還應該做什么?
邱海洋:從一定時期來看,銀政合作是有利于銀行業務拓展的,也有利于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另外從表面看,政府擔保要比無擔保好,幫助銀行化解了風險,幫助企業融資。
但是不能從出發點是好是壞來看問題,也不能因為個別做法好,而去推廣。在沒有中性的制度平臺的情況下,某些表面看起來的好事一旦推開來,就開始變味道,這叫做合成謬誤。因為中央政府站的角度主要是考慮全局和穩健,不在于個案的成功與否,不僅僅著眼于過去,也要對未來行為的預測。
針對個體的需求,可能會有很多供給方面的回應,有的供給可能是在走計劃經濟的老路,或者走政企不分的老路,未必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正確的制度供給應當是堅持市場的規則和中性的制度建設,法律應該使更多的資產能成為擔保物,使擔保資源物盡其用,使企業和銀行能夠尋找到合法的擔保。《物權法》擔保物權部分應當在完善動產擔保制度方面有一些新的突破。還有應該加強誠信體系建設,讓企業自己為自己的負債承擔責任。另外,要引導企業和銀行的行為理性,企業應當有理性的資金需求,銀行應當有理性的資產擴張需求,注意防范風險。
最關鍵的是要確立一個市場行為規則,明確政府的職能和角色,地方政府為地方經濟發展、為企業發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