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須淡化個人房貸暴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8日 17:49 證券日報 | |||||||||
孫小 面對樓市的起伏,個貸縮水及不良率上升,銀行在商業利益和風險控制的權衡上越發被動了。 央行日前發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尹中立指出,完善房貸利率機制,淡化個人房貸的暴利色彩,調整利率風險比,才是遏制個貸不良率上升的關鍵。 過度逐利之下的定位失衡 很明顯,繼光大銀行今年1月初首推固定利率房貸,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也相繼推出了固定利率房貸。 在銀行全力推出房貸創新產品的背后,是自去年3月“房貸新政”實施后,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增幅全面放緩、新增房貸增長額跌至歷史最低點。在上海,2005年房產按揭貸款新增額在整個貸款中所占的比重從2004年76%的高位降至2005年的45%左右。同時消費者出于減少房貸支出的考慮,紛紛提前還貸,從而使商業銀行遭遇了新增房貸下滑和提前還貸持續上升的困境。 2月21日的央行報告指出,2005年,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代表的個人消費貸款增速呈減緩趨勢。央行有關負責人則強調,個人住房貸款增長的減緩,應對其進一步變化趨勢予以關注。 然而,個貸的變化趨勢不容樂觀,除了增量縮水外,作為銀行資產安全重要指標的個貸不良率正在悄悄上升。 2月13日,央行上海總部在《2005年上海市金融運行報告》中稱,上海商品房成交量持續維持在較低水平,對交易量持續保持較低水平應予以警惕。這已是調控以來央行第二次對上海房地產市場提出預警。 來自上海銀監局的最新報告則明確指出,雖然上海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總體不高,但對其中的風險應予以重視。 上海民生銀行風險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近期銀行個貸不良率上升,除新增量減少、到期貸款大量增加的原因外,在樓市火熱的前幾年,住房扮演著投資品的角色,大量的投資客從銀行獲得貸款投資樓市。“可以說,前幾年銀行房貸能大幅增長,增量主要來自個貸,其中有相當比例的投資客貸款,而一旦樓市出現波動,這部分增量個貸的風險開始浮出水面。” 2005年5月中旬,央行上調房貸利率,并同時提高房貸量增長過快地區的首付款比例,以此來降低一些大城市房價的增長速度,并抑制房屋買賣中的投機行為,各家商業銀行的個人房貸款也一度緊縮。但自2004年底開始,伴隨著國家一些相關政策的出臺及商品房、二手房交易量的上升,一些商業銀行個人房貸款量又開始逐漸回升。來自央行的統計顯示,2005年末,全市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733億,比年初增加74億元,仍然占個人消費貸款絕對優勢地位。 從當年樓市火熱,到2005調控后觀望氣氛彌漫,面對樓市波動,銀行在房貸業務上,無奈地扮演著被動的角色。 銀行監管困局 “松動-過剩-嚴控-縮水-再松動的銀行個貸政策模式,很可能導致再度過剩而惡性循環。”尹中立表示擔憂。 央行報告提醒,當前經濟運行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根本解決,還可能出現新的問題。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對我國金融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06年末我國金融業將全面對外開放,金融企業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 而眼下,個人住房貸款仍屬優質資產,是銀行賺取存貸利差的重要來源,房貸下降必然給銀行運營帶來壓力。放在2006年金融業開放的大背景下,各家商業銀行在房貸上紛紛發力更別具深意。 對于“2006年上海各家商業銀行將有千億個貸投入市場”的說法,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有關負責人認為,由于二手房貸款具有轉移的特點,新的二手房貸款未必會增加銀行房貸總量,在上家也有按揭的情況下,反而可能因下家的首付款而使銀行貸款減少。“因此,住房個貸增量的著力點依然在一手房市場。” “與當前銀行開發貸款的利率相比,利率相差不多的個人房貸風險遠遠低于開發貸款。”尹中立直言,目前個貸不良率上升,問題的關鍵既不是開發商融資渠道,也不是部分貸款者的騙貸行為,而是銀行貸款利率的管制問題。 尹中立認為,當前處在利率市場化尚未成熟的時期,政府應該加強管制,“適當降低住房貸款利率,或拉大開發貸款與個人房貸利率的差距,讓利率回報與風險成正比。” 一位銀行業資深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總體而言,銀行貸款包括房地產基礎設施、個貸、員工貸款、貼現等的盈利點一般在1%-2%之間,從這點來看,銀行貸款業務是微利的,只是通過服務增值,例如中介服務手續費等可以獲取客觀的利潤。他反而指出,個貸不良率的上升,與區域樓市泡沫直接掛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