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趨同和稅率差異成銀行業金融創新兩大障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9日 03:43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宋蕾 發自北京 昨日,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長胡平西在北京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稱,金融創新是中資商業銀行的唯一出路,而目前中資銀行的嚴重同質化和商業銀行在所得稅率上的地區差異、中外幣業務上的差異,是金融創新必須突破的兩個障礙。
胡平西稱,目前中資商業銀行在業務上嚴重趨同,單純依賴存貸利差作為收益來源,在業務拓展上又單純盯住“三大”,即大項目、大企業、大客戶,從而形成惡性競爭,整個銀行業也在一個低水平上競爭,受制于傳統的金融模式,嚴重削弱了銀行業創新的動力,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復雜需求。而發達國家的銀行業,通過中介服務功能獲得的營業收入已遠遠超出存貸利差收入,占到大頭,甚至達到整體業務收入的90%。而在我國恰恰相反。WTO規定的金融開放期限即將到來,中資銀行必須自主創新,擴大服務領域,提升服務層次,增強服務能力,開發金融新產品,獲得同外資銀行抗衡的核心競爭力。 胡平西認為,在金融創新的軟環境方面,中國的金融環境還存在很大的不足,還未實現平等競爭。一個突出的體現是,各地銀行在所得稅繳納比率上存在差別,深圳的銀行與上海的銀行之間存在差別,深圳中資銀行所得稅率是15%,上海是33%;而同是上海的銀行,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所得稅率也不同,中資銀行是33%,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是33%,非人民幣業務是15%。這種非“國民待遇”阻礙了中資銀行的發展。政府財政上對銀行壞賬的沖抵力度也應該更大一些,應該鼓勵銀行多賺錢,多賺了就多沖抵,提高資產質量。 去年8月,央行成立上海總部,時任上海分行行長的胡平西出任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身兼二職的胡平西稱,半年多來,央行上海總部和上海分行之間在業務上的互補作用,共同促進了上海的金融地位的提升,促進了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進程,但央行上海分行的職能呈逐漸淡出趨勢。 胡平西稱,決策權、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仍然在總行,央行上海總部是操作貨幣政策,如人民幣、美元吞吐,所以是兩個平臺、一個中心、一個窗口。在貨幣政策的制定上,上海總部會根據市場信息提出很多意見,但決策權在總部。當時設立上海總部是考慮到支持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央行也需要貼近市場,也借鑒美聯儲、紐約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模式。上海總部是平臺也是窗口,從事了大量的金融活動特別是對外金融活動,改變了原來央行依靠行政調控金融市場的模式。 談到總部和上海分行的關系,胡平西稱,央行上海總部和上海分行在人員上部分是統一配置的,兩個盤子,一套班子,整合在一起,有些職能在逐漸到位,有些還在磨合中,以后不會再分成兩套班子,會漸漸強化總部職能,分行職能會漸漸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