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改革:成敗皆由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14:33 國際先驅導報 | |||||||||
易憲容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6月27日,《財經》雜志關于建行上市前引資的報道中,一條不足百字的信息引起關注:6月24日,也就是美洲銀行與建行簽約一周之后,新加坡國有淡馬錫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建行再簽入資協議——淡馬錫注資14億美元左右,獲建行5.1%股權,并承諾于建行IPO時再購入10億美元股權。
從3月17日與美洲銀行談判開始,到6月24日淡馬錫入股,三個月零一周,建行的引資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我們還可以看到,近段時間來,建行改革出手頻頻,而且許多改革真正地切中國有銀行弊病的要害。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國有企業改革與主事者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可以說,建行進入股改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在早段股改的時間里,為什么開始僅是財務上的重組,僅是表面上的文章?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前任建行主事者有問題。 也就是說,無論是國有銀行還是國有企業,即使是同一家企業,主事者不同,其改革意向與業績就迥然不同。建行股份制改造,從2004年初就已經全面地展開,政府下足了力氣,建行的財務重組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前一任主事者犯事披露,暴露的不僅在于他個人如何試圖從改革過程中大牟其利,還讓人看到他是如何來阻礙建行改革,如何來架空新的制度框架下的權力基礎的。 為什么會這樣?一方面在于現有的國有銀行制度缺陷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另一方面也在于前主事者就是不力的建行改革者。 但郭樹清上任后,其改革卻能件件切中要害。首先是清楚界定董事會與黨委之關系。可以說,在目前國內大型企業的改革中,如果這種關系不能夠清楚界定,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就根本無法建立。而且從不少國有企業改革的經驗上來看,企業改革面臨的許多大問題就在于不能夠真正清楚界定兩者關系。 其次是建立起從上到下管理層的問責制,并立即落到實處。在國有銀行改革中,權力與責任的不對稱是其改革的最大障礙。因為這不僅涉及到建行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能否確立的問題,也直接涉及到管理層的利益問題。只有讓管理層把自己的權力與責任對應起來,每一個管理者才能對個人的行為承擔責任,并盡力工作。這就是問責制關鍵所在。 第三是從郭樹清上任的作為,外國銀行的戰略投資者不僅看到他個人之能力,也看到建行改革之決心。這樣的一些因素,也自然為建行與美國銀行談判成功創造了條件。可以說,同樣的事情,個人行事風格不同,結果差別甚大。 目前,建行的改革已經進入了快車道,可以看到,郭樹清預計年底在香港上市并非虛言。而且從中也可以引申出另外一個大問題:在現有的制度條件下,國內國有企業改革,如何尋找一個好的主事人可能是其改革成功的關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