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全力實現海外上市溢價與折價的分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0日 06:51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葛豐 正在全力實現海外上市的中國銀行業新聞迭報,很顯然,串聯這些事件并發現其背后的邏輯,有助把握這場驟然提速的重大變革的脈絡。 事件一,交通銀行赴港19億美元IPO大獲追捧,散戶投資者超額認購155倍,機構需求
事件二,出于對IPO定價可能過低的擔心,民生銀行已經暫緩H股發行,并將在不日召開的董事會上對此進行表決; 事件三,美洲銀行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中國建設銀行9%股份,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銀行業接受的最高金額單筆外商投資。 不難發現,在此國有商業銀行大干快上之際,市場化程度更高的民生銀行卻選擇了自主性的退卻。道理很簡單,按照交通銀行定價標準推算,民生IPO價格應在3.4元至4.2元之間,這個價格是民生及其原有股東難以接受的。由此反推,或者可以得出交行IPO定價偏低的結論。 在此之前,關于中國內地銀行要價過高的埋怨早已不絕于耳。很多境外投資者認為,中國一些銀行在技術上已經資不抵債,接二連三的壞賬危機使其負債累累,需要國家為其注資。更嚴重的是,國有銀行濃重的官方背景遺留下了非市場化的管理與風控體系,這些銀行屢受經營丑聞困擾。因此,他們認為,既然國有銀行的業績改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國合作伙伴提供的技能支持,以如此巨資購買中國國有銀行少量股權風險太大、價格太高。 美洲銀行的大膽入股再次反映出中國經濟頗具獨特性的特質:對于跨國銀行來說,參股中國銀行業的吸引力顯而易見,這能幫助他們在中國市場開放之前奪得先機,本土銀行現成的分銷渠道可以用以銷售多種零售銀行服務,并提升參股銀行全球威望。畢竟,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經濟所擁有龐大市場以及巨大潛力是任何跨國公司所不能忽視的。 但在另一方面,中國內地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相對落后的治理水平以及不甚理想的外部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牽制著外部投資者進入的步伐。用民生內部人士和其股東的話來說,民生和交行不同。交行能夠接受偏低的IPO定價,民生則不能。因為“交行肩負著‘政治使命’,而民生則是一家完全按市場化規則運作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到底是交通銀行為了上市而付出了一定的折價,還是建設銀行在上市前贏得了一定的溢價,個中冷暖歸根結底要由他們自己感受。但不管情況如何,中國內地企業需要通過積極引入外部監督、外部技術以接軌國際,從而在未來成為全球一體化市場的規范主體,這一主旨與潮流卻是無論如何需要肯定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