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銀行評論 > 正文
 

國內金融機構尋求突破 銀行混業經營開閘放水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2日 10:49 解放日報

  中國金融機構正在以各種方式尋求突破,關于混業經營的呼聲不絕于耳,目前人們的爭議只是在于走向混業經營的時機———

    國際金融業實踐證明,爭議歸爭議,混業經營最終成為多數國家的共同選擇。對于習慣借鑒國際經驗的中國金融業來說,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要不要混業經營”,而在于“什么時候可以混業經營”。

  銀行可以設立基金公司、保險資金可以直接入市、企業年金市場啟動……短短一個月中,國內金融監管機構連續“開閘放水”,混業經營步伐驟然加快。這種曾一度導致金融秩序混亂、近年來爭議不斷的金融體制,呈現卷土重來之勢。

  那么,2005年的中國,開展混業經營的時機真的成熟了嗎?

  爭議只在時機

  中國金融業早晚會實施混業經營———這一點,似乎已成為業界共識。

  混業經營,顧名思義,就是一家金融機構,同時開展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各種金融業務。它可以是一家金融控股集團,下屬各家子公司分別經營某個領域的業務;也可以是一個法人機構,同時涉足各個領域,即所謂的“全能銀行”。

  中國人對于混業經營并不陌生,在1995年之前,新設的股份制銀行業務非常廣泛,涉及銀行、保險、證券、投資、房地產、租賃、信托,都可以做。然而,這段往事留給中國人的并非是美好的回憶。由于當時金融機構的自我約束力和金融監管能力不足,混業經營就像脫韁野馬,最終引發了1992年、1993年間的金融秩序混亂:一些信托公司經營嚴重虧損、支付發生困難,銀行大量資金進入證券市場,導致經濟泡沫和過度投機。痛定思痛,這場混亂過后,分業經營體制得到強調和明確。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混業經營不好。全球金融業都走過一條“混業—分業—混業”的道路,混業經營的卷土重來,早已成為全球性的趨勢,大多數發達國家最終選擇了混業經營。這是因為,對于金融業發展來說,混業經營有著難以抵擋的誘惑:金融機構可以自主選擇各種金融工具,無論是規模經濟、利潤來源,還是產品創新,其回旋余地均能成倍放大。

  與這種誘惑如影隨形的是未知的風險。如果缺乏足夠強大的監管作保證,混業經營中難以阻止道德風險,而且一個領域內的風險,很容易產生連鎖反應,傳遞到另一領域。比如,此次保險資金直接入市,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種隱患:股市的震蕩,會不會將保險業拖下水?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中國,事實上嚴格意義的分業經營體制,僅僅存在了短短6年時間。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混亂逐漸走入記憶,從2001年起,中國金融機構就在以各種方式尋求突破,關于混業經營的呼聲不絕于耳,目前人們的爭議只是在于走向混業經營的時機。

  時機是否成熟

  理論上,混業經營時機是否成熟是有條件的。其一,銀行業產權改革完成,成為真正自負盈虧的商業機構,只有自負盈虧才能產生自我約束的壓力。其二,金融監管發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效防范道德風險。

  很難說這兩個條件已經成熟。中國銀行業的產權改革正在進行中,四大國有銀行的改制才剛剛啟動。與此同時,無論是法律框架,還是機構配備,現在的金融監管水平,盡管與上世紀90年代初不可同日而語,但其是否能經受住混業經營的考驗,有效防止系統風險?業內人士認為,這還是一個無法事先衡量的事情。

  但是,在2005年,不管條件是否成熟,混業經營的閘門已經很難關住。

  時不我待。“入世”后,金融業全面開放即將到來。無論是利潤多元,還是資產規模,混業經營的金融機構都具有明顯優勢,美國最終走上混業經營的一大原因,就是在其分業體制的金融機構,難以在國際競爭中與大型金融控股集團抗衡。反觀國內,2004年底,保險業全面開放,2006年底,金融業將全面開放,屆時,將與國際上混業經營的外資“巨無霸”直接競爭。這事實上給中國金融業定下了一個時間表,為了讓國內金融機構適應混業經營,還有1年時間的過渡期,于是,2005年“開閘放水”也就成為一個必然選擇。

  更為現實的原因是,中國股市目前患上了嚴重的資金缺乏癥。開放混業經營,讓銀行參與基金,保險資金直接入市,事實上是給股市輸入新鮮的資本血液。2005年前兩個月,混業經營驟然開閘,與岌岌可危的股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些措施也被業界視為政策救市的實質性舉動。有專家指出,在沒有解決中國股市根本性問題之前,這樣的做法有飲鴆止渴的味道,可能將股市風險傳遞到其它領域。但從目前情況看,這些應急的辦法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對股市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而且,在目前低迷的股市面前,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頭腦也能保持冷靜,保險資金入市的比例,遠遠低于保監會的最高限制,已開展的混業經營部分業務,潛在風險并不高。

  也許是考慮到目前條件還不是十分成熟,監管層“開閘放水”的每一步驟都走得相當謹慎,從單個舉措來說,“閘門”開得并不大。比如盡管允許銀行設立基金公司,但相關規定中對于銀行與基金公司的人事、資金都設立了相當嚴格的防火墻,使兩者成為幾乎完全獨立的個體。但如果將點點滴滴的舉措聯系起來,不難發現,形勢的發展,將使中國金融業在2005年別無選擇地直面混業經營的第二次浪潮。

  變革拉開序幕

  混業經營大幕重新拉啟,一場新的變革才剛剛拉開序幕。

  監管機構分久必合?適應以往分業體制,中國逐步形成了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分立的分業監管體制。這種局面,是否會影響混業經營的協作效率?早在銀監會成立之初,就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只是一個過渡性產物,混業經營的中國,最終還是會混業監管。去年6月,中國的三家監管機構已經成立了聯席會議制度。但有專家指出,這未必是唯一的路,其實在國際上實行混業經營的情況下,各種監管模式都存在,既有混業經營分業監管,也有混業經營混業監管。

  道德風險怎么防范?混業經營中潛伏的最大隱患,就是從業人員的道德風險。解決這個問題,一是靠外部嚴格的監管,二是靠市場力量,即經營者因為對于金融機構商譽、品牌的珍惜而自覺加強內部控制。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后者正日漸成為主導力量。這種力量的出現需要一系列條件,比如成熟的企業文化、完善的誠信體系等,混業經營二次浪潮,將迫使上述條件或者說制度加速成熟。

  金融創新風起云涌?混業經營一大優勢,就是它給金融機構實施跨領域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說,銀行設立基金、保險資金投資股市只是一個開始。目前,已有保險專家提出議題———具有長期投資性質的保險資金是否可以進入房地產貸款市場?還有,從去年底開始,新生的人民幣理財成為市場亮點,至今熱度不減,其本質恰恰就帶有混業經營的性質……今后,這樣的產品創新,將成為一種常態,并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結構。

  我們相信,一切才剛剛開始。

  作者:本報記者 陳春艷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銀行新聞 全部混業經營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第77屆奧斯卡盛典
駕駛員培訓新大綱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CBA全明星賽陣容公布
上海地產面臨泡沫破滅
京城在售樓盤分布圖
劉曉慶文集:自白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