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人民幣業務開放后的北京銀行業”論壇上,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謝平突然“跑題”,指責不科學的銀行排行將產生不當影響,令與會者為之一怔。
謝平主政的中央匯金公司代表國家行使對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控股權。在今年9月調任該公司總經理之前,謝平的職務是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而銀行排名正與金融穩定相關。
按照論壇的安排,謝平本應就中國外匯問題發言。謝平表示,有這番議論是因為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比較北京銀行業的報告,覺得很不妥。
謝平的觀點是:有些硬指標如人均利潤是可以排名的,但某些軟指標是不能比較的,分支機構和法人機構之間尤其不具有可比性。
業內人士都清楚,謝平所說是今年10月間媒體披露的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的一份調研報告。
該報告給北京37家中外資銀行競爭力排了個“座次”: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外資銀行的北京分行,高居榜首的是渣打銀行北京分行,而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集體墊底”。不過,渣打目前在北京只有一家分行。
當時一些國有商業銀行表示,排行榜的某些方法不盡科學,如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行及北京分行的指標打包,再與其他銀行的北京分行做比較,這正是謝平所說的分支機構和法人機構之間的比較。
在指出排名方法科學性問題的同時,謝平還闡明了排名不當的影響:“客戶會有一些反應,包括北京的證券及保險機構。如果將來允許地方政府發債券,由于債券都有風險評級,那時排名更要小心,否則會引起很大的反響。”
中外資銀行孰優孰劣是個敏感問題。金融專家們一直在擔心:人民幣業務對外開放后,存款可能會“大搬家”。謝平指出:外資銀行剛獲準在北京開辦人民幣業務,如果此時做出一個不科學的排行榜,難免會產生誤解。(北京晨報 李若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