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針對銀行機構性理財產品出現大范圍虧損的現象,中國銀監會加強監管,并下發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重點對結構性理財產品進行自查。而記者在走訪時也發現,很多商業銀行已經在規避結構性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目前在銀行的身價已日漸勢微。
銀監會:部署產品自查工作
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近期在2008中國金融理財師年會上指出,銀監會已重點部署了對商業銀行開展結構性理財產品自查、下發代客境外理財業務風險提示等工作。
業內人士分析,這與近期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一些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尤其是結構性產品虧損比較嚴重,引發了一些投訴有關。廣州一家商業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銀監會此時出臺這樣的通知目的是為了提早控制風險,防范于未然。據悉,為追求高回報,國內外匯理財產品以結構性產品居多。截至目前,已經到期的大部分結構性理財產品均未實現預期收益,收益很低甚至為零,還有部分不保本產品本金出現虧損。
銀行:規避結構型理財產品
一方面是是銀監會的嚴厲監管,另一方面銀行自身對結構性產品的熱情也銳減。有關報道指出,從9月份開始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數量減少,10月份相比8月份減少了一半。11月份外匯理財市場100多款產品中,僅剩下14款浮動收益的結構性產品,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于一家外資銀行,國內銀行幾乎全面退出了高風險、高回報的結構性理財市場。在金融市場動蕩之下,銀行已經開始規避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風險。
對此,記者采訪了廣州某商業銀行工作人員林女士,她表示,在全球金融市場振蕩的今天,再頻繁推出高風險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顯然不合時宜,所以目前結構性理財產品已經不再是我們對客戶的主推產品。另外,對于銀監會的通知他們內部已經在會議上學習和討論過,到時候會根據總行相關要求進行改進,“尤其是風險教育這一塊”。
而記者日前到廣州多家銀行的網點走訪也發現,客戶經理目前向顧客推薦的產品已經少有結構型理財產品了,取而代之的大多是債券型基金、人民幣保本產品和分紅險等較保守的理財產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