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限、鎖波動帶來收益風險
□ 本報記者 張勝男
在深發展銀行網站上“聚匯寶”系列理財產品的眾多公告中,共有四個產品到期公告,其中三個產品到期實現收益為零。加上“聚財寶”系列中的兩款結構化產品,一款提前到期實現年化8%的收益,另一款依然零收益。深發展已深陷零收益泥潭。
上述零收益產品的投資期限短則1年,長則1.5年甚至2年,在如此波動劇烈的新興市場,通過結構化產品鎖定長時間期限內的股指波動區間,面臨很大風險。
有業內人士認為,結構化理財產品最能體現銀行的產品設計能力。也有人說,這類產品最簡單了,就是從外資投行手里直接買產品,回來打個包,起個名就行了。
熬兩年 到期收益為零
2006年6月,深發展推出的“聚匯寶”超越計劃股指掛鉤型個人外匯理財產品與新華富時25中國指數、日經225指數,以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表現掛鉤,到期公告稱:“最終收益為0%,投資者收回100%投資本金。”投資期限2年,投資者沒有提前贖回權,當時承諾產品收益率最低0%,預期最高總收益達16%。好不容易熬完兩年,結果到期收益為零,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實際收益率為負。
深發展當時的廣告詞是“炒股、炒匯風險高,還不如買——聚匯寶超越計劃”。不得不承認,該理財產品只是沒有得到任何收益而已,至少沒有虧損百分之四五十,比起兩年來的資本市場,風險還算相對較小了。
大面積零收益 非偶然
讓深發展的結構化理財產品名噪一時的是今年2月份到期的聚財寶飛越計劃2007年1號(股票籃子掛鉤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零收益。掛鉤的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三只香港聯交所的股票價格波動超過預定的15%。當時有其他銀行的從業人員不知是出于唇亡齒寒的考慮還是立場的確比較客觀,表示銀行的責任僅在于沒有提前對客戶進行充分的風險揭示,產品本身不存在設計問題。
現在,深發展的零收益紀錄已經達到了四個之多。其實,深發展的產品模型只有三個:一個是掛鉤指數(產品與新華富時25中國指數、日經225指數以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表現掛鉤);一個是掛鉤港股金融板塊股票(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最后一個是掛鉤港股能源板塊股票(中石油、中海油、神華能源)。只有最后一個猜對了,為“聚財寶飛越計劃2007年4號”和“聚匯寶超越計劃2007年3號”的投資者提前終止產品并分別獲得了8%和12%的年化收益。
深發展聰明的地方在于一個模型可以放在不同的產品系列中多幣種反復發行,這也是他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地方:錯誤的模型帶來了大面積零收益。
聚匯寶超越計劃2007年1號美元產品、聚匯寶超越計劃2007年2號港幣產品、聚財寶飛越計劃2007年1號人民幣產品,全部運用的是掛鉤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三只港股波動的模型,三只全部零收益。
打新收益高 公告難尋
當然也不是說深發展的所有產品類型都會出現這種零收益情況,產品結構相對簡單的打新類、票據類理財產品,深發展做的還是很不錯的。比如一年期的聚財寶騰越計劃(T計劃)07年2號新股申購人民幣理財產品,今年六月份投資者到期實現的絕對凈收益率為12.229%。
但是也有比較奇怪的現象,先于2號產品發行的聚財寶T計劃(騰越計劃)07年1號新股申購產品,雖于2008年4月18日發布到期公告,卻到現在依然找不到它的收益率公告。雖然當時的公告明確表示“產品將于4月19日開始清算,產品最終收益率將于產品到期日后7個工作日在深圳發展銀行網站公布”。4月18日到現在不知已有多少個7個工作日過去,但是該公告的芳蹤依然難尋。
不是誰都“深發展”
有投資者戲稱,自己又被“深發展”了,以此來表達自己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失敗心得。但是,也并非所有發行結構化理財產品的銀行都像深發展一樣,頻頻踩雷。
事實上,很多銀行一直認為4月的零收益風波炒作的成分更大,自家銀行的產品設計理念一直沒有發生改變,結構化產品的發行進程也沒有停止。比如光大銀行,一直保持著一個月一只結構化產品的發行節奏,用以豐富產品線,滿足各類投資者的需要。也有些銀行,因為特殊的市場環境,以投資者不買賬為理由,停止了結構化產品的設計發行工作。
據普益財富網的統計顯示,2008年第二季度,結構型理財產品發行了131款,每月的發行數維持在45款左右。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各家銀行共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40款,接近當月各類產品發行總量的10%。
持續發行結構化產品的銀行,以外資行為主。而近期幾家產品到期的中資銀行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比如光大銀行的一款掛鉤港股的產品到期實現了25.04%的年化收益率,而民生銀行的一款同樣掛鉤股票的產品提前終止,實現了18%的年化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