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金融脫媒日漸明顯 倒逼銀行盡早放棄吃利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03:34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本報記者 秦媛娜 鄒靚 柴元君 自股市新老劃斷、啟動再融資以來,企業融資已經超過1600億元;企業債券去年全年發行總額首次超過千億元;短期融資券自2005年亮相債市以來,累計的發行規模也已達4480億元。而剛剛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將加快企業債市場建設,擴大企業直接融資作為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 種種跡象表明,企業直接融資正在提速。 這一現象背后,是“金融脫媒”現象的日漸明顯,即企業融資渠道不斷擴大,對銀行貸款的依賴性正在減小。以傳統存貸利差為主要利潤來源的商業銀行正面臨“金融脫媒”帶來的利潤壓縮的挑戰。 儲蓄搬家 半真半假 上周一,央行發布的2006年12月金融運行數據顯示,2006年全年,居民戶存款增加2.09萬億元,同比少增1125億元。這主要緣于2006年5月份以來,由于股市上漲較快、成交量較大,分流了一部分居民儲蓄存款。 與此相對應的是,2006年國內股市一路沖高,吸引了大量資金入市,僅在全年最后一個交易周里,滬深交易所新增A股開戶數就高達17.58萬戶,創下2001年以來的天量。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戴國強表示,資金不存入銀行,而是在銀行體外通過股市等其它途徑直接提供給企業,可以看到,“金融脫媒”的現象正在加劇。 對此,銀行業人士并不認同。某國有商業銀行戰略部人士表示,現在還不能說是“金融脫媒”,因為畢竟銀行存款總額并沒有減少。“目前超儲率高達4.78%,銀行不愁資金來源,這和上一波牛市時的情況不同。” 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殷劍鋒針對“銀行存款總額并沒有減少”指出,股市的“賺錢效應”只會帶來商業銀行存款結構的變化,而不會帶來存款總量的變化。股市分流出的儲蓄存款可能會反過來引起上市公司存款的增加,因此并未對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產生實質性威脅。 不只是股票,基金、保險等其它投資方式也在或多或少地對儲蓄存款產生替代效應。這從嘉實策略增長基金年末一日募集400億元的盛況中就可略見一斑,“基民”的強大力量正在將銀行存款從儲蓄戶頭搬到證券、基金的賬戶之下。 “散戶投資有著明顯的‘羊群效應’,”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可以判斷,在購買基金的資金來源中,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于居民儲蓄,因為看到他人在牛市中賺得盆滿缽滿,亦“倒戈”將資金投向股市。 對此,申銀萬國宏觀經濟分析師梁福濤擔憂地表示,目前儲蓄存款的活期化無論是流入股市還是進入消費領域,最終都流向了企業。而企業短期交易活躍的現狀也引發了企業存款的活期化現象,長期來看不能不引起重視。 企業直接融資擠壓銀行信貸 換一個角度考慮,更為重要的是“金融脫媒”導致對銀行信貸通道的擠壓。 首先,股市火爆的同時,銀行正面臨貸款客戶流失的尷尬。數據統計顯示,自2006年5月新股發行開閘以來,企業通過股票市場募集資金已經超過1600億元。股票市場給企業提供的直接融資便利,正幫助資金源源不斷直接流入企業,部分取代了以往從銀行貸款的方式。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總量還不大,提供的融資渠道有限,”戴國強說,“但是隨著資本市場不斷成長,銀行必須正視‘金融脫媒’的問題。” 除了股票市場之外,其它渠道也在為滿足直接融資而躍躍欲試。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就在新年伊始指出,今后一段時期,要積極推動市場創新,逐步形成由主板、創業板、場外柜臺交易網絡和產權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這意味著,不同層次的直接融資需求可能會有更多的求解之道。 殷劍鋒認為,“真正能夠給商業銀行造成挑戰的,應該是企業債券的發展。”他指出,“金融脫媒”現象最早受到關注是在美國,作為銀行貸款的競爭品種,企業債券在美國較為成熟,因此企業有直接融資的便利,產生了脫媒現象。 目前企業債券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的比重還非常小,去年的發行規模僅占債市發行總量的1.7%。但這也意味這,企債市場還有相當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數據顯示,2006年企業債券的發行總額首度超過千億,達到1015億元,比2005年快速增長了55%。一旦新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出臺,企債發行制度上的一些障礙被排除,這一發展勢頭還有望繼續加速。 此外,作為2005年出現在債券市場的創新品種,短期融資券的問世也給企業提供了籌集短期資金的便利。截至去年底,銀行間債市已經發行了4480億元短期融資券,亦對銀行的貸款業務產生了分流作用。 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展給銀行帶來的可能性威脅,某種程度上已經引起銀行業人士的關注。某國有銀行企業信貸部人士指出,原先的“抓大放小”觀念已經過時了。從企業信貸的角度來說,不單是國家號召關注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商業銀行逐漸進入市場化運作之后,從自身盈利角度出發也開始重視中小企業融資業務。 去年以來,從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到城市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一方面簡化貸款審批監督流程,一方面頻繁推出適合不同地區特征和行業特征的融資新品。小企業融資洽談會、銀團貸款協商會在江浙滬一帶首先興起。 上述企業信貸部人士坦言,越來越多有能力的企業選擇借助直接融資渠道,確實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這也是銀行業急于在企業融資業務上轉換思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銀行流動性問題或加劇 “金融脫媒”也可能使銀行流動性過剩問題進一步加劇。 一方面,資本市場火熱分流的銀行儲蓄中,有一部分通過企業存款形式又回流到銀行,一方面銀行信貸通道受到擠壓,不利資金流出。在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情形下,這可能進一步加劇流動性問題。 流動性過剩帶來的資金過多是銀行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央行上海總部此前發布報告認為,我國流動性過剩問題短期之內難以緩解。 戴國強認為,由于流動性過剩目前較受關注,因此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金融脫媒”的問題,“如果股市一直火爆下去,企業直接融券規模進一步擴大,儲蓄存款增量還可能進一步減少。” 而這也意味著上述兩方面的問題不但繼續存在,而且對銀行影響也將逐步擴大。在央行今年繼續執行宏觀調控,適當控制信貸投放規模政策的情形下,銀行將面臨更為艱巨的流動性困境。 銀行坐食利差難再持續 需早“介入”利率市場化 “金融脫媒”現象的顯現,也引發了對我國現行利率管制制度的爭議,銀行首先直面的可能就是利率管制下坐食高額存貸款利差的不可持續性。 “銀行現在很吃利差是很舒服的,”戴國強指出,但是這種情況顯然不可能一直持續,“隨著利率不斷市場化,銀行的風險會越來越大,利潤會越來越小,開展其它業務迫在眉睫。”新華遠東資信評級也曾發布報告,對商業銀行面臨的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表示了擔憂,“它們仍然過于依賴利息收入,而且風險管理體制尚不夠成熟。” 目前,國內銀行存款利率上限、貸款下限受到管制,銀行業事實上處于價格的半壟斷狀態,存貸利差一直是銀行重要的利潤來源。表面看,銀行坐享著這種壟斷帶來的豐厚利潤。但一方面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必然要逐步推進,屆時銀行利率將通過市場來定價,相關利潤可能會縮小;另一方面,相比企業債、短期融資券市場利率市場定價的優勢,銀行貸款的利率受管制的不足也將逐步顯現,這些不但會直接影響銀行收益,同時也進一步加重“金融脫媒”現象。 在企業債、短期融資券等利率市場定價的情形下,如果現行銀行貸款利率高于這些債券的由市場給出的利率,那顯然企業將更愿意選擇通過債市而非銀行融資,管理層對企業發行債券和短期融資券準入門檻的放寬也將為企業進入這些市場創造便利條件。有研究債市的人士表示,不少企業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來償還銀行貸款,因為相比于1年期貸款利率高達6.12%的利率,目前短融券的發行利率普遍不超過4%,對于企業有著顯而易見的吸引力。 “最根本的問題還是銀行業的轉型,從國際經驗來看,大部分國家銀行業中間業務的發展總是替代不了存貸利差收窄所造成的損失,”殷劍鋒指出,面對“金融脫媒”的趨勢,銀行只能著力加快中間業務的發展。 從目前來看,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之中,今年1月4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正式運行,基準利率雛形初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正駛入新的階段。但從銀行機構的角度來看,加快適應利率市場化下的經營和盈利模式則應提前就備足功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