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理財打起價格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15:01
北京晚報
本報訊(記者熊焱)工商銀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剛剛募集結束,昨天,中行和匯豐銀行同時開始對機構及個人用戶發售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加上于8月8日上市的交通銀行的"得利寶"和"匯聚通"兩個品牌的代客境外理財計劃以及將于8月21日上市的東亞銀行首推的是境外非常流行的"反敗為勝"單邊觸發看跌型匯率掛鉤產品,本月將有四家銀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可供投資者選擇。而昨天銀監會又傳出消息批準花旗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待外匯局批準其額度后該行就可向市場推出理財產品。
昨天是中國銀行開始面向所有投資者辦理具體認購業務的第一天,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就接到了眾多個人客戶的電話咨詢。中國銀行總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第一天發售,又是新產品,需要投資者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所以現在判斷投資者的購買熱情還為時過早。
相比較起各家銀行對境外理財產品的熱情,個人投資者并不積極,甚至與往日銀行網點所銷售的國債、人民幣理財產品"一搶而空"的銷售局面產生巨大反差。業內專家認為,投資者購買任何產品的最根本決定因素是收益率,而投資代客境外理財產品獲得的最終收益有可能只略高于同期存款。但該產品在流動性和安全性上卻又都不如儲蓄存款。另外,產品設計過于專業也是QDII產品遇冷的另一原因。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要透徹理解產品所包含的風險和可能獲得的收益情況,需要具備一些對于國際市場的專業知識。
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各家銀行在理財產品手續費上打起了"價格戰":東亞銀行免收認購費、管理費,只收0.15%的托管費,交行則表示,銷售管理費以及托管費全免。與此前工行產品銷售管理費加托管費0.4%和中行高達0.9%的費用比起來,交行和東亞顯然欲用減免手續費提高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