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銀行 > 正文
 

錢越存越少 銀行收費讓小額儲蓄變消費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9日 14:31 《理財周刊》

  文本刊記者 江南

  提要:

  最近,由交通銀行率先開張、四大行隨后跟進的對銀行卡跨行、跨境查詢收取手續費的消息引發了全國民眾巨大的爭議浪潮。

  盡管一年多來屢見銀行卡收費的消息,但像此次收費這樣四大行同進退尚屬首次,而且在此后,普通民眾幾乎無法徹底規避掉所有的收費項目,儲蓄已經接近一個“消費項目”!鑒于此,不僅普通民眾反響劇烈,甚至驚動人大代表提案要求暫停收費。

  “爸爸,老師不是說要勤儉節約把壓歲錢存進銀行,錢就會越來越多嗎,可是怎么越來越少了?面對女兒的疑問,我無法回答。”鐘先生打電話到本刊編輯部傾訴了他的煩惱。

  鐘先生的女兒去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學校有門興趣課程講“少兒

理財”,孩子學得很認真并在老師的指導下把400元壓歲錢存進學校附近的一家大銀行,孩子存的是3個月定期,年利率為1.71%,滿一年后扣除利息稅能拿5.47元利息,不過扣掉10元年費后就剩下-4.53元。“最近,麻煩更大了。”他告訴記者,“現在銀行卡跨行查詢要收3角錢一次,而我家小區隔壁的銀行跟女兒學校那里的是兩家銀行,女兒平時到雙休日經常會去查查看看,要是小孩子每星期查一次,一年就又是15元開銷,到年底400就只剩下380了。我看學校的理財課是講不下去了。”

  儲蓄竟成消費品種

  鐘先生的抱怨當然是特殊情況,但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從2006年6月起,手持銀行卡的普通民眾幾乎很難回避掉所有的收費項目,一個不留神就得為自己的儲蓄買單。

  事件最早從交通銀行5月正式宣布將于6月起收取銀行卡跨行查詢費,并且最終確定的收費總額達0.3元開始。2006年5月18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同時宣布了將從2006年6月1日起收取銀行卡跨行、跨境查詢手續費的消息。四大銀行采取了一致的收費標準,持卡人在境內其他銀行ATM機具上發生的查詢交易,按每筆0.3元的標準向持卡人收取跨行查詢手續費。對在境外銀聯網絡上發生的ATM查詢交易,將按每筆4元的標準向持卡人收取跨境查詢手續費。另外,四大行還調整了銀行卡在境外ATM機具的取現交易手續費,調整后為每筆12元+交易金額的1%。

  此前,銀行卡已經收取的費用包括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等,各銀行收費標準不等,一般在收費的銀行里設立一個小額賬戶(日均存款不足500元)年費用總額在20元到24元之間。而在實際使用中,在四大行等銀行ATM機上跨行取款要收取每筆2元,如每季度跨行取款一次需支出8元。在跨行查詢也收費后,如每個月跨行查詢一次,年支出為3.6元。如此一來,一個小額賬戶在沒有異地、境外存取的情況下,年支付費用可達30元以上。

  在宣布收費的同時,建行等一些國有大銀行在重慶、青島、深圳等一些城市宣布將小額賬戶活期利率由0.72%降為0.01%,也就是說,一個400元的賬戶一年活期利息僅4分錢。換而言之,對小額賬戶持有者來說,儲蓄已經是現金流為負數的“消費”而不是“投資”品種了。

  或將有上百項收費纏繞銀行卡

  專家透露,銀行跨行查詢收費歷經四次時間試探、三次收費標準變動,最終才得以實施,足以說明此項收費之困難。

  早在2004年3月1日施行的《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就曾對銀聯卡跨行查詢收費作過說明,但未明確收費具體事項,只表明“暫不規定ATM跨行查詢收費”。細心的讀者應當記得,當時,因嫌銀聯向商家收費比例過高,由四川成都商業企業行業協會公開倡導商家拒刷行動全國拒刷風波,而在上海,由永樂家電倡導的每周一天拒刷銀行卡的行動也開展得轟轟烈烈,最后以降低收費比例、雙方妥協告終。

  2005年10月 中國銀聯對各大銀行下發《關于收取品牌服務費、對跨境跨行查詢交易收費以及調整跨境取現交易手續費標準的函》。計劃2006年1月1日起,銀聯卡跨行查詢開始收取手續費,其中境內查詢單筆手續費為人民幣0.15元。當時銀聯表示此項收費只針對發卡行,是否轉嫁給持卡人由各銀行自定。各界再次對此爭論不斷。中國銀聯原定2006年1月1日起進行收費因此而推遲。

  2006年2月10日 中國銀聯表示,目前相關具體收費方案仍處于協商、準備之中,尚未確定,具體實施方案將會在銀行的正式公告中予以明確。

  不過,僅僅一個月后的2006年3月,便傳出4月1日起跨行查詢開始收費,同時中國銀聯將跨行交易收費標準修改為發卡行向銀聯和受理銀行各支付0.1元,也就是將0.15元提高到了0.2元。

  2006年4月11日一些媒體傳出中國銀聯初步定于5月8日起對銀聯卡跨行查詢收取費用。4月27日 銀聯相關人士在媒體澄清,媒體關于銀聯卡5月8日起開收跨行查詢費的說法純屬空穴來風,并稱:“跨行查詢收費目前暫無時間表。”

  然而,僅僅一個月后,這個“暫無時間表”的說法成了一個大笑話,2006年5月8日 交行在其官方網站宣布旗下太平洋卡跨行查詢收費標準:境內跨行查詢手續費0.30元/筆。5月18日,四大行便同時宣布收取相同數目的境內跨行查詢手續費。

  有統計表明,從2003年10月新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施行以來,銀行的收費項目已猛增了近30項。而銀行業人士介紹,根據銀監部門和發改委的有關規定精神,商業銀行可以收費的項目細化起來多達約100項,目前尚未正式收費的仍有一多半,比如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查詢費、短信息通知費,還有尚未全面鋪開的“大額取款”、“零鈔清點”等,此外如賬戶管理費,目前已有銀行只是針對小額賬戶收費,以后或許會擴大到所有的賬戶不分大小額都要收。

  按此趨勢發展,一張存了500元錢的借記卡的年付費額很可能會超過一張能透支50000元錢的貸記卡的年費,以往很多媒體寫到銀行卡收費時愛說“告別免費午餐時代”,而現狀是“進入高消費時代”。

  受到“2億人”反對的收費

  新浪網上一項超過3萬人人參與的調查中,超過91%的人表示不能接受ATM跨行查詢收費,由此可見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不受歡迎的程度。

  央行副行長蘇寧日前透露,截至2005年底,全國銀行卡發卡機構為175家,發卡量為9.6億張。另據有關統計,截至2005年底,銀聯卡發卡量累計已達到5.5億張。這意味著,銀聯有關收費將影響到至少5.5億張銀聯卡持卡人。如果可以援用新浪調查的數據比例,全中國可能有2億以上的人反對這項收費(以人均持有2張銀行卡計算)。

  但各家銀行均表示,收費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他們的收費是有理有據的。

  多數參與收費的銀行均在收費公告中表示,收費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有利于交易各方進一步改善服務。對跨行查詢收費是想通過價格杠桿作用,引導持卡人更多地使用發卡行提供的查詢渠道,減少不必要的跨行查詢,減輕網絡資源占用壓力,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由于跨行查詢對于持卡人來說并不是必需的,持卡人完全可以無須支付跨行查詢手續費即可進行查詢,因此并不是必然給持卡人帶來經濟上的壓力。

  中國銀聯也在網站上就此發表聲明:“銀行卡ATM跨行查詢交易與取現、消費等其他基本交易一樣,也是一種金融服務,需要占用系統和網絡資源,因此對于銀行卡ATM跨行查詢交易收取一定的費用,是符合市場經濟有償服務原則的。”而更有銀聯內部人士表示,每筆0.3元的跨行查詢費用只是象征性和引導性的,如果按照實際成本收,可能每筆要收1元以上。

  四大爭議

  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消息一出,社會各界議論紛紛,甚至有人大代表上書要求停止,記者綜合各界輿論,發現主要有以下爭議圍繞著這項收費。

  首先,收費是否要聽證?有專家認為這類涉及面廣的、帶有公共服務色彩的跨行收費,應該走聽證程序。但銀行及銀聯人士表示跨行查詢“銀行中間業務”,屬市場調節價范疇,不在國家規定和調整范圍內。但也有專家認為,把這項收費歸入市場調節范疇的正是《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而據《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其他商品和服務價格,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認為有必要的,也可以實行聽證。兩個法規,在此事件上哪個更優先?

  其二,銀聯是否利用壟斷地位制定收費標準。質疑者認為,中國銀聯是由80多家國內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制公司,首期發起股東有85家,其中包括4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國有四大銀行是銀聯最大的股東或合作方,也就是說,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更有擁有合謀與壟斷的機會。具體來說,銀聯說自己成本是1元,收0.3元不高,但這個成本是否真實呢?如果它說自己成本是10元,要收3元,消費者也一樣只能任其宰割。銀聯雖然辯稱并非強制收費,還有一些小銀行不收費,但實際上在中國廣大的二級城市和農村,要找個非四大行的ATM機并非容易的事情。

  其三,查詢收費違反《合同法》。依據《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不得擅自變更合同。因此,即使一定要收這筆錢,也應當設立緩沖區,讓已經辦卡的消費者有所區別。

  最后,除免年費的外,銀行卡已經收取年費,在收取年費后再收取其他服務費屬于重復收費。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初各銀行在對持卡人收取10到12元不等的年費是都用了這么一個理由:銀行卡終端提供金融服務需要占用系統和網絡資源,為彌補這部分成本對持卡人收費無可厚非。那么,這部分成本在已經得到彌補的前提下為何還要再次彌補?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