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降成本并非一定要降息 利率市場化改革仍在路上

證券時報:降成本并非一定要降息 利率市場化改革仍在路上
2021年10月09日 06:09 證券時報網(wǎng)

  相關新聞:

  劉國強:深化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

  恰逢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兩周年之際,央行行長易綱、副行長劉國強近期先后發(fā)文詳談利率市場化改革成效。

  曾有國內(nèi)知名學者講過,把中國利率體系捋順搞明白,是門很大的學問。那時的背景還是2013年以來央行先后創(chuàng)設了SLO、SLF、PSL、MLF等多個有著英文簡稱的貨幣政策工具。這些被外界戲稱為各種“粉”的工具不僅承擔著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數(shù)量型功能,其利率價格也成為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的組成部分,發(fā)揮著貨幣政策工具的價格型功能。但政策利率多了也容易向市場釋放混亂的政策信號,以至于有段時間不少機構研報一通分析揣測,到底哪個工具才是真正的利率之“錨”。

  答案隨著2019年LPR改革的推進日漸清晰。自改革以來,央行逐漸形成每日開展逆回購、每月開展一次MLF的操作慣例,強化這兩大貨幣政策工具作為利率“錨”的地位。易綱在撰文中也明確指出,MLF利率是央行中期政策利率,與公開市場操作7天期逆回購利率共同構成了央行政策利率體系。

  政策利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在整個利率體系中有著“定海神針”的作用。然而,政策利率如何有效地傳導到市場,為市場主體在日常交易中提供資金價格參考,并發(fā)揮政策利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宏觀經(jīng)濟調(diào)控作用,都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經(jīng)過近30年持續(xù)改革推進,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其中,“MLF利率-LPR-貸款利率”的傳導機制是影響實體經(jīng)濟融資成本變動的關鍵。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化,上述三級利率傳導機制中,包括LPR、貸款利率在內(nèi)的市場利率為市場主體留有自由調(diào)整的空間,這兼顧了微觀主體對資金價格的不同敏感性,并為實體經(jīng)濟融資成本的調(diào)整提供了更大的騰挪空間,共同推動實體經(jīng)濟融資成本的調(diào)整。因此,降低實體經(jīng)濟融資成本并不意味著央行一定要降息。

  盡管我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市場化利率體系,但利率市場化改革仍在路上。正如易綱所言,利率市場化既要“放得開”也要“形得成”。除了LPR、貸款利率定價放開調(diào)整空間外,包括融資平臺預算軟約束、存款無序競爭等在內(nèi)的阻礙市場化利率形成的諸多障礙也需逐步破除,從而進一步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jīng)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利率 實體經(jīng)濟 LPR MLF 降息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jīng)公眾號
新浪財經(jīng)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jīng)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0-12 久盛電氣 301082 --
  • 10-11 德昌股份 605555 32.35
  • 10-11 嚴牌股份 301081 12.95
  • 10-11 百勝智能 301083 9.08
  • 10-11 福萊蒽特 605566 32.21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