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雄
編者按:當前,投貸聯動在業界受到密切關注。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明確,將選擇金融機構試點開展投貸聯動融資服務。為此,我們約請了多位銀行、投貸基金等領域的專家,就投貸聯動業務模式、風險管理及監管政策等內容進行探討。
近期,業界對投貸聯動支持企業創新,尤其是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創新發展有不少討論,主要是圍繞有關銀行貸款風險怎么防控,風險與收益如何匹配等。這當中確有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
投貸聯動的關鍵是如何覆蓋貸款風險
投貸聯動是指在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對初創期企業進行投資的基礎上,銀行經評估選擇跟進,為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形成股權投資和銀行信貸的聯動融資。這種投貸聯動本身關系并不復雜,銀行的角色仍然是提供商業性貸款。這就是說貸款的本質屬性及其風險防控等基本要求也沒有變。
投貸聯動所要研究和改變的是:銀行突破傳統的信貸領域,與投資機構合作進入風險更大的初創期企業,尤其是初創期科技型企業,這個以往主要是風險投資的領域。對輕資產、高投入、高風險的初創期科技型企業進行貸款的難點在于,商業銀行作為信用中介,與風險投資機構不同,不宜過度承擔風險,在現行的法律法規下,如何防控、覆蓋貸款風險。
投貸聯動作為一種金融創新,本身就意味著風險,需要有一定的風險擔當,但必須是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投貸聯動不能僅以提高銀行貸款風險容忍度為前提,更不能拿未來不確定性很高的收益來補償或覆蓋當前的貸款風險損失。只有守住了實質風險的底線,投貸聯動才有可持續性。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機制與風險投資完全不同,而投貸聯動需要將審慎的信貸風險管理文化與激進的風險投資文化相結合,這是擴大銀行信貸經營領域的探索與創新,但更多的是對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挑戰。
需強調的是,投貸聯動并不意味著銀行貸款變相轉變為對企業的直接投資,不能把投貸聯動理解為投貸一體化,也不是投資與貸款同步進退、同擔風險。由于投資與貸款的收益模式不同,必須要在風險承擔上有區別,貸款必須要有償還安排和風險緩釋要求。尤其要避免出現以投貸聯動之名,把投資領域的風險更多地引向銀行,把銀行有效的風險管理簡單地視為不適應創新發展的傳統東西,把非理性的放松信貸風險防控視為金融創新。任何創新都要敬畏風險,并且不能把不同特性的風險相互混淆,否則就會觸發更大的風險。投貸聯動必須要在法律框架內依法進行,越過了法律紅線就是違法行為、違法經營。這也是投貸聯動等金融創新最基本的要求。
為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各類風險投資愿意承擔比銀行貸款更大的風險,其所募集的資金都是來自于愿意承擔較大投資風險來獲取企業未來認股期權等權益性收益的高資產凈值投資人。而銀行貸款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公眾存款,保護存款人利益是商業銀行最基本的經營之道,穩健是商業銀行信貸經營最主要的特性,故不宜把貸款投向風險難以把控的領域。否則,到期不能收回貸款,存款人就不能提取存款,就會使銀行信譽受損,嚴重時還會發生擠兌。正因為這樣,在法律上,規定銀行不得持有非金融企業的股權,貸款形成的債權在企業破產清償時相比股權有優先受償權;在監管上,也對銀行的信貸經營行為進行約束,以保護存款人的權益。
事實上,存款人把錢存入銀行的行為本身就說明了其具有較為審慎的風險偏好,不愿承擔較高的投資風險。所以銀行必須審慎做好每一筆信貸業務,在放貸前仔細調查了解借款人的償債能力,把控住借款人的違約風險,不能為了高收益而冒險,更不能與借款人共擔風險。
由此可見,商業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的區別、貸款與投資的區別,其實質就在于資金來源的性質。不同屬性的資金來源有不同的風險承受底線,進而形成了風險管理的差異,決定了兩類機構不同的風險偏好和經營行為。在投貸聯動中,商業銀行必須要切實有效地做好貸款風險與投資風險的隔離,落實各項風險防控措施,這不僅是銀行風險管理的基本要求,更是防控系統性風險的基礎。
銀行貸款風險如何覆蓋是投貸聯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由于受現行法律法規的限制,只要商業銀行的屬性不變,銀行就不能以獲取非金融企業股權作為貸款收益,也不能在貸款利息之外,再以認股期權之類的權益性收益來補償風險,否則不僅有法律風險,還會有把貸款視同或異化為投資之嫌。盡管有美國硅谷銀行等成功案例,但那也是特定條件下的個案,并不是銀行的普遍做法。銀行經風險評估確定投貸聯動中具體企業的貸款利率,其后不論企業有多成功,都只能收取合同約定的貸款利息,當然也只承擔與其收益相匹配的風險。所以銀行在投貸聯動中的風險管理仍應重點關注企業現金流或其他資金來源能否保證按合同約定還本付息。
積極審慎開展投貸聯動
商業銀行與私募股權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等合作進行投貸聯動,向風險較大的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除了法律法規約束外,還必須按市場規則開展,在對風險能有效防控或覆蓋的情況下,銀行貸款才可以與投資聯動,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風險投資機構可向銀行推薦其已投資或擬投資的企業或項目,由銀行從中選擇一些風險相對可控的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實現投貸聯動。由于風險投資機構能以豐補歉,投資失敗的損失可以通過持有投資成功企業的股權收益來彌補。而承擔同樣企業創新創業風險的銀行只能通過收取利息來覆蓋本筆貸款風險。即便根據實際用款企業或項目的風險確定利率浮動的幅度較大,仍與投資機構的收益有較大差異,更無法覆蓋其他投貸聯動中的貸款風險損失。為爭取銀行對其投資的企業或項目提供貸款等融資,風險投資機構可向銀行貸款提供保證擔保,如出現風險就由其代償。
當然,銀行也可選擇一些股東有其他綜合收益的科技型企業,如其已獲得風險投資,且有初步科研成果,銀行可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提供貸款等融資支持,并由企業股東提供有效資產抵(質)押擔保。貸款到期后,如企業尚無能力償還,股東以其他綜合收益來償還。
在投貸聯動的模式下,也可探索銀行把貸款直接發放給有實力的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機構,由其選擇企業或項目,使風險投資與銀行貸款直接聯動。對此類貸款的風險防控,銀行不僅要選擇投資經驗較豐富的投資機構,而且要在其選擇投資企業或項目上擁有否決權,還要有工具能對投資企業或項目進行實時的風險穿透監測。為確保貸款安全,銀行還應要求借款的風險投資機構將其所持有的其他股權、資產等辦理抵(質)押來覆蓋或緩釋風險。
銀行還可接受政府及有關部門、社會機構委托,以委托貸款的方式與風險投資機構進行聯動。委托方可以給出一個需融資支持的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名單,委托銀行在此名單內選擇合適的企業發放委托貸款,收回后可再循環周轉使用。委托方可與風險投資機構一樣,以取得企業認股期權等權益性收益來覆蓋風險。這樣既能以金融支持的方式來提高這部分專項財政性資金的使用效率,也給科技創新型企業一定的壓力,改變科技發展資金、科技創新資金等財政性資金無償劃撥的投入方式。在此過程中,銀行只收取委托費,不承擔客戶違約風險。如風險可控,銀行也可再配套提供先于委托貸款償還的商業性貸款。
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后,業務范圍擴大,金融服務功能更全,投貸聯動的方式也更多了。一些銀行通過在境外設立全資控股子公司的方式,與境內外各類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機構合作,對境內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進行聯動投資。在這里,盡管股東是商業銀行,但這類子公司通過投資可依法獲得并持有企業的認股期權等權益性收益來覆蓋風險,所承擔的也是直接投資風險,不是客戶違約的信用風險,除資本金外,其投資的資金主要從市場募集。這種方式顯然不是投貸聯動,而是銀行子公司與風險投資機構的投投聯動。
如這類銀行境外子公司對境內創新企業進行投資,并與境內銀行進行合作,通常是與本集團的境內機構進行合作,由境內銀行發放貸款,則形成投貸聯動。對此類聯動,還需特別強調相關業務的風險隔離,并要滿足境內外監管要求。銀行境外子公司的投資與境內銀行的貸款等融資、境內銀行吸收的存款與境外投資銀行募集的資金要嚴格分離,必須獨立營運、獨立決策、獨立核算,不能相互混淆,最終各自把資產負債及收益等經營結果并入銀行集團。
此外,銀行可以以理財資金投資各類私募股權基金、產業創新基金等,或直接作為基金管理人來募集資金,與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合作投資初創期企業。在這里,銀行的角色已不是以吸收的存款來發放貸款的信用中介,而是投資中介或投資代理人。銀行通過代理發行信托計劃或資產管理計劃等專項投資產品方式,向愿意承擔投資風險的投資者募集資金。這些資金雖與銀行有關,但其投資運用與貸款沒有任何關系,當然就不是投貸聯動,而是一種投投聯動。需強調的是,銀行理財業務與信貸業務、自營業務與代客業務必須嚴格分離,理財資金運用必須獨立于銀行信貸業務,更不能用貸款去接續到期的理財。至于銀行為客戶投資提供財務顧問等服務,與投貸聯動更不是同一層面的問題。
做好投貸聯動中的風險管理
初創期科技型企業風險大、難把控,缺乏穩定的現金流,又大多屬于輕資產型,沒有可供抵押的實物資產。企業雖然可以以自身的股權或認股期權來向銀行貸款提供質押,但這種質押的權益尚未有實際價值,不是有效的第二還貸來源,并不能真正緩釋風險,一旦企業創新失敗,這種股權也就同時滅失。
為使投貸聯動可持續發展,商業銀行需不斷完善投貸聯動的風險防控保障機制。要通過深化改革,提升和挖掘風險管理的效率與潛力,優化內部信貸業務操作流程,制定相應的配套辦法,強化和明確風險管理要求,完善風險評估與防控機制,更要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和風險識別能力。
同時,要明確投貸聯動不是有風險投資機構投資,銀行貸款就必須聯動跟進。絕不能為了開展投貸聯動業務而改變貸款的特性和風險偏好。在投貸聯動的順序上,原則上應由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先篩選其投資的企業或項目,然后銀行根據自身風險偏好等情況,在對企業或項目進行審慎風險評估后,再獨立作出何時聯動跟進的決策。只有當企業的風險可控或可承受時,銀行貸款才可跟進與投資聯動。
對于私募股權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等機構對初創期企業的投資比重要有約束,投資杠桿要適度。在投貸聯動中,要避免銀行承擔過大的企業創新風險、投資風險。上述機構對初創期企業風險投資的比重不宜過低,至少應占50%。投資的比重越高,銀行貸款就越有意愿聯動跟進。對不同風險程度的初創期企業,在投貸聯動比例上要有一個控制要求。對初創前期的企業,風險投資的比重應更大一點,對初創后期的企業,銀行貸款的比重可適度提高一點。銀行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與投資機構積極配合,彈性把控,做好聯動銜接。這也有利于投資機構在投資企業的選擇上更為審慎,盡可能減少盲目投資。
要有明確的集中度風險防控措施。盡可能避免對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投資(包括代理投資)與貸款都由同一銀行集團包攬,承受過大的風險。同一銀行集團的風險文化、風險偏好以及風險分析角度與方法相同,風險的識別、判斷會有一定的局限性,進而會使得投資風險與信用風險難以有效隔離,易引發操作風險、法律風險,還會有關聯交易之嫌,增大經營風險。銀行在具體貸款投向上,也要注意分散行業風險、創新風險,對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貸款聯動跟進時,不宜過度集中在某個行業或領域,對風險較大的新興產業、產能過剩行業等應設定可控的風險限額。
要明確各級政府對于投貸聯動的扶持政策。除了商業銀行自身努力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外,各級政府為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應當對此類投貸聯動提供盡可能多的扶持政策來緩釋或補償銀行貸款風險損失。如可由政府出資設立科技創新企業融資專業擔保公司,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以鼓勵銀行貸款更多地參與投貸聯動。由于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風險較大,擔保公司的杠桿不能過高,可通過向上級政府出資的科技專業擔保公司或其他有實力擔保公司再擔保的方式來分散風險。政府還可出資設立初創期科技型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一旦投資失敗,為降低銀行損失,可提供一定的貸款風險損失補償,以鼓勵銀行積極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參與投貸聯動。
要充分發揮創新創業企業在投貸聯動中的積極作用。商業銀行不能以企業的認股期權等權益性收益來覆蓋貸款風險,補償損失。因此,在現行法律下仍可探索一些其他有操作性的方式或路徑來緩釋投貸聯動中銀行貸款風險。如保險公司可設立科技型創新企業貸款風險責任險,初創期企業可以以認股期權為銀行貸款購買責任保險來緩釋風險,企業到期不能還本付息,銀行就能獲得相應的保險理賠補償;初創期企業也可以找愿意接受其認股期權、確有實力的擔保公司為銀行貸款提供擔保;等等。
要明確對投貸聯動的監管要求,確保投貸聯動健康發展。既要避免因有銀行貸款的聯動跟進,使得投資者過度激進,也要防止為獲取高收益,使銀行貸款承受與其收益不相匹配的過大風險,確保投貸聯動有序開展。投貸聯動要嚴格依法合規,法無禁止的可以做,法有禁止的就不能做。要強化投貸聯動監管,提高監管的頻率,以便及時發現風險、完善監管規定,不要等出了大面積的風險問題才提示,尤其要加強跨界聯動監管,避免大量的風險跨市場、跨領域傳導到銀行,釀成更大的風險。■
作者系中國工商銀行首席風險官
(責任編輯 賈瑛瑛)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